阅读历史 |

第 32 章 渊源(1 / 2)

加入书签

陈回春倒也没有什么迂腐规矩,在医者眼里,不分男女。

更何况,只是看脚而已。

但李青梧毕竟从小接受的概念都在告诉她,女人的脚只有未来的夫君可以看,不可以轻易暴露在人前。

更何况,她知道秋澈似乎并不喜欢小脚。

于是连带着本来已经把自己这双小脚看顺眼了的李青梧,也有些讨厌起这双脚来了。

她怕看到对方厌恶的眼神,更不愿将自己的伤残处主动露出给旁人看。

即便她努力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在床榻边快要脱下鞋袜时,她还是没忍住,停住动作,转头看向了身侧的秋澈。

对方目光从她脚上顿了顿,又上移落到她眼中,像是疑惑她怎么没继续。

李青梧动了动唇,低声道:“你……转头。”

秋澈:“……嗯?”

李青梧抿抿唇:“别看我。”

避开秋澈不解的眼神,她有些难堪地垂眼,嗫嚅道:“丑。”

秋澈微妙地沉默了一下,见她僵坐在原地,最终还是在陈回春复杂的眼神,转过了头。

她听见陈回春问李青梧:“不知殿下是何时开始缠足的?”

李青梧声音低低的:“六岁。”

六岁。

秋澈冷不丁地想到:那就是李青梧说过的,刚被接出冷宫的第一年。

陈回春道:“原来如此。”随即不再说话。

不久,他起身,摸着胡子道:“好了。”

秋澈却还维持着背靠他们的姿势没动,甚至礼貌地询问:“能回头了吗?”

李青梧已经穿好鞋袜,意识到她是在问自己,忙道:“……可以。”

秋澈再转头时,果然见李青梧已经穿戴整齐,坐在床边双手交叠,姿态一如既往地端庄。

她看向陈回春:“如何?能治吗?”

陈回春沉思道:“实不相瞒,从古至今,从未听说有人能将已经折断的脚骨重新恢复如常的……不过,依老夫看,倒也不是全无机会。”

秋澈请他坐下说:“何意?”

陈回春却反问道:“两位——你们可确定,一定要医治吗?”

秋澈和李青梧对视一眼,见她默然,又回头道:“能治好当然是最好的。”

“老夫这里有两种方法,”陈回春慢吞吞道,“第一,由老夫亲自操刀将脚骨掰正,术后需扎针治疗数月,期间不可随意下榻走动,否则将功亏一篑。”

“确定能治好?”

“这就是老夫要说的,”陈回春叹了口气,“此方法从没有人试过,老夫无法确保一定能治好,并且……有十之八九的可能,操刀失败。”

“失败会有什么后果?”

“……双脚残疾,终身不立。”

秋澈立刻道:“第一种。”

“第一种更难,”陈回春苦笑,“南夷——不错,又是这个地方。”

“南夷野史中有本书,记载过许多奇闻异录,里面有一种药草,名为藤首草,传闻只要方法用对了,可活死人肉白骨……但从没人知道是真是假。”

“老夫也是从那本书上看到的关于过情关的消息。原本一直以为只是一些传说怪闻,不过,既然过情关真实存在,那这藤首草,也许未尝不是真的。”

屋内沉默片刻,秋澈问:“这藤首草,从何处寻?”

“南夷入境时,需要穿过一片密林,那里瘴气很深,却多奇药,常有熟悉密林的南夷人入密林采药,”陈回春沉吟道,“老夫以为,那里是最有可能找到藤首草的地方。”

“不过南夷那片密林,只有南夷人入境时能够不受瘴气影响,许多进入密林的外乡人,都没再回来了。”

“许多?”秋澈捕捉到这个字眼,“那就是还有人生还?”

“是的,”陈回春顿了顿,“不过听说活着出来的那几位,都已经忘了自己的名姓,变得终日浑浑噩噩、不知所谓了。”

秋澈沉默下来,像是在思索。

李青梧扯了扯嘴角,先开口道:“过情关也并非是已经证实过的蛊毒,你我都只是猜测……这样一来,那藤首草也不一定真的存在,何况前去路上危险重重……不然,就试试第一种吧。”

“不行,”秋澈立刻否决道,“万一医治失败,你这辈子都站不起来了。”

“不是还有十之一三的可能可以治好吗?”李青梧轻声道。“况且,陈大夫医术了得,我相信他。”

陈回春忙摆手道:“您可折煞老夫了。”

秋澈面色不改,反问:“你想拿你的下半生去赌?”

李青梧眸色微动,没说话。

可秋澈分明从她眼中看到了“也不是不行”的意思。

她闭了闭眼,有些无奈:“你可想好了,一旦失败,你就只能一辈子坐在素舆上了。”

李青梧默然须臾,道:“我只是不想让你太费心神。若是不治,也没关系的。”

反正她已经习惯了。

习惯了行走时的不便,习惯了疼痛与丑陋,习惯了缠足给她带来的一切。

“如果每一位缠足的女子都需要那所谓的藤首草才能医治,”李青梧抬眸,轻轻道,“那不如先在我身上操刀试试——”

“毕竟藤首草既然稀奇,恐怕也没办法轻易运回大夏。哪怕找到了、运回来了,也治不了多少人,又费时日与人手……没有意义的。”

秋澈摩挲着腰间的玉佩,没回话。

她没说同意还是不同意,只是这天晚上,公主府里的下人和夜明城里某一批死士都收到了同一道命令:寻找南夷藤首草。

李青梧听说后,也问过秋澈为何如此大张旗鼓,对方的回答是:让下人都去找,可以增加找到的概率,能找到最好,到时候治好了缠足,也不必对皇帝遮遮掩掩。

找不到也没关系,这就相当于在告诉皇帝,我们一举一动你都看得到,我对你

没有心眼(),不用担心我在搞什么幺蛾子。

李青梧便也默认了此举。

两人不约而同默契地揭过此事。

直到几天后?()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玉明来报,王氏被接来了。

按理来说,身为一个姨娘,即便是驸马的亲娘,在丈夫和正室都在世的情况下,也是不能被接来公主府居住的。

不过秋澈的情况不同。

秋初冬和秋哲这段时日很是安分,不敢来招惹她,对于王氏被她从秋家接出去的行为,自然也是敢怒不敢言。

秋澈也与李青梧提过,李青梧是不介意她将人接来公主府的。

本来王氏一直住在秋澈买的那间院子里,秋澈没将她接过来,意思是等她想明白,不再纠结要回去再说。

于是王氏一个人在那里呆了上十天后,才终于主动出了门。

这次过来,她显然憔悴了许多,却也不再提回秋府的事了,见到秋澈,开口闭口都是关心她的衣食住行,被秋澈一一安抚过去。

用午膳时,带着人出门巡查铺子的李青梧才终于回来,和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婆婆”见了第一面。

王氏也没有当婆婆的经验,一想到自家“儿子”其实是个女儿,现在不仅欺君,还奉旨娶了当朝公主,又是忧心忡忡,又是兢兢业业。

两人客套礼貌地礼来我往了一番,一顿饭用得颇有几分尴尬。

倒是秋澈始终脸色自如,该吃吃该喝喝。

吃完饭,王氏将她拉到一旁,还是没忍住开了口:“娘也不说别的了……你,你不想嫁人也罢了,可你如今娶了公主,不也是糟蹋了人家姑娘吗?娘听说她极受宠爱,若是往后因为无法同房,事情败露了,岂不是……”

岂不是罪加一等?

秋澈拍了拍她的手背,只说:“娘,安心。她知道我是个女人。”

仅仅这一句话,却惊得王氏几乎要跳起来。

她立刻捂住嘴,半晌说不出话。

秋澈却没再解释更多,让玉明将她安置好,扭头和李青梧一起回了主院。

她们这段时日已经养成了习惯,只要有空,都会由秋澈亲自对李青梧进行一对一的教学。

要问学什么?自然是朝野相关的事务了。

李青梧是极聪慧的,就像学习绣花下棋一般,学习这种事也是一点就通,秋澈教起来很轻松。

到如今不过上十天,她已经能在论事时,差不多跟上秋澈的思路了。

只是今日李青梧听着她侃侃而谈,却有些微微愣神。

等她说完,李青梧忽然问:“玉明也是你教的吗?”

“不是,”秋澈诧异地看了她一眼,“我没那么闲,她们都是自己学。文学武术方面的,我也请了师傅教她们。”

只是李青梧身份不同,请师傅进府难免引起皇帝的注意。

李青梧如今出了宫,并不想太出风头惹皇帝关注,秋澈便有意将李青梧培养成自己的一张暗牌,才会亲自教导。

() “怎么突然问这个?”

李青梧顿了顿,笑了下:“没什么,你继续说吧——丞相怎么了?”

“丞相与赵王,曾经都是先皇的左膀右臂。”

一个文臣,一个武将,和先皇一同开创了一个新的朝代。

只是后来先皇驾崩,太后下台,亲太后一派的赵王在此间收到波及,被贬出京至岭北,一晃三年,再也没有回来过。

赵王与吴相年少相识,关系情同手足,却从那次政变之后,分道扬镳,再无来往。

当时关于这两位大人物的传言众说纷坛,但都没有定论。

不过听说贬他出京的主意,便是吴如生亲自向皇帝进言的。

“赵王为人谨慎知微,在岭北安分守己,从没有闹出过什么乱子,”秋澈说,“三年前他能在那场政变之中全身而退,也是因为他没有留下什么投靠太后的证据,才能被轻轻放过。”

“那他投靠了吗?”

李青梧是知道秋澈已经和太后达成了短暂合作的,不过不确定秋澈会不会知道这些内幕。

但秋澈看了她一眼,还是回答了:“没有。”

“大夏开朝时,这两位大人就曾向先帝立誓,此生只忠于皇帝。”

这句话代表了什么,显而易见。

但显然如今的皇帝并不相信这所谓的立誓。

他不仅贬了赵王,如今还在忌惮着位高权重的吴相。

吴如生如何先不做评价,但赵王戎马一生忠心耿耿,最后却被贬离京城,去了岭北那种苦寒之地,一去就是三年,说起来谁不喊一句冤。

但古往今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已经是不成文的规矩。

最是无情帝王家罢了。

“赵王在岭北三年,收敛锋芒不问世事,就是为了不引起帝王忌惮。可偏偏,赵王的三个儿子里,出了个杨裘。”

秋澈笑笑,“他一身才学,又自认胸怀大志,自然不甘留在岭北那种地方。一年前你的及笄礼上,他借口献礼入了朝京,实则是为了参与科考。不多时又被赵王让人抓了回去——恐怕,他当时没能来得及准备礼物吧?”

李青梧点头:“他当场作了一幅画。”

便是后来传遍京城的“美人持扇图”。

说着,李青梧缓缓眨了下眼,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秋澈的神色。

秋澈并没有注意到她的表情,只是说到这里,突然抬头道:“对了,那副画——还在你这里?”

李青梧被她突然投来的视线惊了一惊,慢半拍地眼睫一颤:“在。”

就在她陪嫁的那些嫁妆里。

这画曾经被皇帝大方地挂在皇城口供人欣赏了一个月,后来临摹者不计其数,却无一人能画出其神韵。

秋澈饶有兴致:“能看看吗?”

她好奇这幅画很久了。

李青梧犹豫了下,还是起身道:“跟我来。”

公主府的书房,如

今一半是秋澈的地方,一半是李青梧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