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7 章(2 / 2)

加入书签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不如也。”李白低低一叹。

那些很喜欢评论天幕所说的诗词的人也都久久不语,这样的诗,这样的情景,还有什么点评的必要吗?

每一个看见这首的诗的人,谁能不动容呢?

【“文字是有魅力的,诗词的魅力更是流淌华夏几千年,刻入魂与骨。”

“当时元军主帅张弘范看后也不禁动容,最后笑着将其收藏,竟然不再逼文天祥,而这首诗也因此保存流传于后世。

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元军置宴犒军,张弘范说:“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心意,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皇上,不失宰相之位。”

文天祥含泪说:“国家沦亡却不能补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

张弘范感其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

当时元世祖忽必烈多次搜求有才能的南宋官员,降臣王积翁说:“南人中没有比得上文天祥的。”忽必烈于是派王积翁去传达圣旨,可文天祥不愿意,便也不强求。

“当时元朝对文天祥的态度是,想杀了舍不得,想放了又忌惮他的威望怕他在地方起事,于是就那么僵持着,而文天祥始终不改其志。

要知道,元朝上到皇帝,下到朝臣都有很多人欣赏文天祥,如果文天祥愿意投降,功名利禄顷刻间就可以得到。

可是,世界上还有比功名利禄更加重要,于文天祥而言,那是气节、是忠君爱国、是尊严、是他所热爱的民族......”

“最后,忽必烈召见文天祥,对他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

然而忽必烈还不忍心,急忙挥手要他退去。

有人建议答应文天祥的要求,忽必烈同意,不一会儿L又下诏加以阻止,但文天祥已经死了。”

“文天祥使敌人都为之敬佩叹惋,可于他而言,在宋朝灭亡的那一天,他其实就该以身殉国了。”

“在他死前一年,他就写下正气歌。

……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李一垂眸,悲悯道:

“在齐国有舍命记史的太史简,在晋国有坚持正义的董狐笔,在秦朝有为民除暴的张良椎,在汉朝有赤胆忠心的苏武节。它还是宁死不降的严将军的头,拼死抵抗的嵇侍中流下的血,张睢阳誓死杀敌而咬碎的牙齿,颜常山仗义骂

贼而被割掉的舌头。”()

“……管宁高洁的品格胜过冰雪,诸葛亮死而后已的忠贞让鬼神哭泣……这些浩然之气充斥天地间,他们正气凛然不可侵犯并且万古长存。

?本作者饼好吃提醒您《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可恨我不能杀敌,身在牢狱之中,阴冷潮湿的牢狱不能使我痛苦,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先贤们虽然已经远去,却永远活在我心里。”

李一长长一叹,“每次读正气歌,我都备受震撼。他们虽然死了,却永远激励着后人。

宋末三杰——文天祥,陆秀夫,还有一位是张世杰,他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名气,可是,他也同样的忠贞爱国,奉献所有。

当时张弘范让张世杰的外甥他前去招降张世杰,张世杰历数古代的君臣,说:“我知道投降了,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富贵,但是我为皇帝死的志向是不能动摇的。”

二月二十日,张弘范等人攻打崖山,张世杰战败,退保卫王所乘坐的船。

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死后,张世杰还想侍奉杨太后寻求赵氏的后代而立位,再图后举。

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赵昺的死讯后亦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

那个时候,天气很不好,也许连上天都为这样的悲壮而哭了吧。

当时将士劝张世杰登岸,张世杰说了句:“不必了。”然后登上柁楼,露香祝道:“我为赵氏,能做的事都做尽了,一君亡,又立一君,现在又亡。

我还没有死的原因是希望敌兵退,再另立赵氏以存祀啊。现在到了这个地步,岂非天意啊!”

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中溺卒于平章山下。

他没有和小皇帝帝一起葬身海底,可是,他们都身在华夏大地,死在哪里不能重逢呢?”

“宋末三杰,每一个都无愧于国,都尽忠而死。他们欣然赴死,给这个国家留下最后的尊严和刚烈。

也许很多人都投降了,选择了荣华富贵,选择了生命,可是不是所有人都那么“识时务”,也有很多人和他们一样,为国赴死,无怨无悔。”

“有人说宋朝是雪乡二圣,是完颜构,觉得宋朝就是烂就是没救了。

可是宋朝也是岳飞,是宋末三杰,是甘愿殉国的十万军民。”

“我怒其不为,恨其不争,可也哀其不幸。

敌人固然强大,可是扪心自问,真的没有抵抗之力吗?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

“宋朝的历代皇帝,你们真的要辜负这些殉国的臣民吗?

他们那么好,把一颗颗炙热的心捧在你们面前啊,真的能无视吗?”】

赵匡胤闭上眼睛,可脸庞却有泪水滑落,一滴一滴,他双手捂住脸,可是身体仍然不住的颤抖。

“不会。”他带着鼻音的声音满是坚定,“这一次,一定不会。”

他以大宋开国皇帝的身份发誓。!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