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章 番外十四(2 / 2)

加入书签

平日里常在身边晃荡的身影,忽然多出几分陌生遥远之感。

走近再看,竟与记忆中月安宫外被杖责的清瘦少年容颜慢慢重合。

皇帝从未在人前失态,可今日却实实在在地怔愣许久,以至于梁寒喊了几声“陛下”都未听到,最后还是王青从旁提醒,这才回过神来。

传人过来也就是细瞧一眼,并没有什么大事,随意问了几句朝中事务,梁寒一一禀报,皇帝也听得心不在焉。

梁寒是功臣,如今也是皇帝的左膀右臂,皇帝却从未如此细致打量过他的相貌,如今越看越觉得相像,当初那少年放到今日,大约也是梁寒这般年纪吧。

还未说到几句,皇帝忽然猛烈咳嗽起来,一方明黄绢帕上落了鲜红血迹。

皇帝面色苍白几分,将那帕子紧紧攥在手中。

梁寒瞥一眼那帕子,即便看不到内里玄机,也大致能猜到一二,拱手道:“岁末天寒,陛下保重龙体。”

沉冷的语调,是他一贯的风格,即便是关心的话,也听不出半点温情。

皇帝早已习惯他如此作风,堂堂东厂提督不需要那些没用的情感,更不需要谄媚逢迎的本事,只要差事办得周全妥当即可。

没有旁的事情交代,皇帝便拂手让他退下。

梁寒欠身应下,折身欲出大殿,身后却冷不丁传来肃正沙哑的声音:“祈萧。”

皇帝望着少年的背影,不由生出试探之心。

不得不承认,他能力极为出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他也极度危险,漆黑的凤眸中透着凶险的气息,皇帝明察秋毫,却似乎无法洞察他的内心。

梁寒的脚步顿了下来,皇帝慢慢眯起眼。

少年转过身,一如既往的冷静自持:“臣在。”

皇帝心中一惊,祈萧就是梁寒,梁寒就是当年的祈萧。

震惊的同时,也同样唏嘘不已。

他本以为梁寒和那几个档头一样,都是曹忠精心培养的义子,因而年纪轻轻便坐上东厂三档头之位也不算稀奇。

没想到幼时那个清瘦单薄的少年,短短几年间竟已经成长到如此之快,如今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甚至比曹忠更加出色。

皇帝见他并不隐瞒,反倒如此大方坦然,倒显得自己小人之心。

可皇帝毕竟是皇帝,什么场面没经历过,见此状也只是微微一讶,低低笑了声:“方才瞧见你的背影,竟有几分像朕见过的一个孩子,恍恍惚惚竟将那孩子的姓名喊了出来,原来你当真便是祈萧?”

梁寒勾唇,拱手淡声道:“臣在内操军中用的是‘祈萧’的名字,而后去了东厂,‘梁寒’这个名字是曹督公给微臣起的。”

他随口扯了个慌,横竖如今已经死无对证。

改回原本的姓名,一来“祈萧”是阉人之名,他并不喜欢,二来以自己后来&...

#30340;身份,根本无需面对普通宫监几年一次的验明正身,唯一的知情人庄平已经被他暗中处置,世上再无人知晓他的秘密。

皇帝抿了口茶,略略抬眸,随口问道:“朕记得,当时公主一直念着你,如今可还有此事?”

梁寒凤眸微微一沉,想到公主幼时常常夜间来他的庑房,公主不笨,绿袖也知道提醒,因而也会花点银子打点看守宫门的宫监。拿钱办事,没人敢泄露主子的秘密,否则按照公主来的时间和频次,一旦传扬出去便是石破天惊的大事。

他进东厂的那几年,也都是夜间翻入月安宫,只待上片刻离开,并无一人察觉。

皇帝如此问,梁寒也只是淡淡摇头:“臣卑贱之身,多年未见,公主怕是已将臣忘得一干二净。”

皇帝松了口气,也慢慢想通。

小丫头喜欢漂亮的皮囊,幼时不懂事才会那样护着一个阉人,况且小孩子不记事,遇到新鲜的人和事,三两日便能将从前的烦扰抛诸脑后。

退一万步讲,祈萧终归是宦官,即便她惦记,那又能如何?丫头长大了,自会明白太监与普通男子的区别,到时候唯恐避之不及,哪里还能上赶着去贴。

思及此,皇帝心情松快了不少。

年底的保和殿大宴,众人皆知太子到了娶亲的年纪,不少朝臣命妇都带上了自家嫡女,可婉妃身边的顾兰亭,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个。

薄施粉黛,淡扫蛾眉,妆容看上去清丽雅致,比起身边那些浓妆艳抹、衣着华丽的高门贵女,更显得端庄娴静,沉稳得宜。

皇帝十分满意,年后便为赵熠与顾兰亭赐了婚。

太子大婚事宜多半是内府督办,皇帝与婉妃免不得费心操劳一番。

四月二十大婚过后,皇帝的身体便每况愈下,又因抬轿的宫人脚底一个趔趄,皇帝当场受惊晕厥,自此卧床不起。

这么多年来积劳成疾,外在的强势终于遮盖不住内里的虚空,合眼之前,皇帝扫过病床前一众妃嫔和儿女,浑浊空洞的目最终落在自己最疼爱的小公主身上。

皇帝伸出枯瘦如柴的右手,抚摸着她泪痕斑斑的面颊。

公主眼泪扑簌簌地往下落,早已经泣不成声,口中直唤“爹爹”,却不知皇帝咽气的前一晚,已经暗中派遣梁寒前往江南处理近日爆发的流民动乱。

皇帝病中忧思过度,脑中反反复复都是公主幼时舍身护人的场景,再三思量之下,终于做了这个决定。

流民问题是大晋痼疾般的存在,一旦碰到天灾,江南流民便是最为棘手的地方问题。

此事交给梁寒去做,一来皇帝放心他的能力,二来此去江南路途遥远,若事情办得成,至少也得一年半载才能还朝,若办不成,最坏的结果便是大晋少一位能臣,却也可从此彻底断了公主的念想。

建宁三十五年夏,皇帝驾崩,太子赵熠即位,改年号为隆景。

夏尽冬至,春去秋来。

公主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姑娘,散落的刘海梳上去,露出白皙光滑的额头,头顶双髻也梳作京中闺阁女子最为时兴&#3...

0340;元宝髻,一枚精致的赤金双蝶钿花缀于发间,面若三春粉桃,杏眸流转间,满城盛景皆失了颜色。

只是先皇驾崩后这一整年,宫人们都很少见到公主笑了。

公主年岁渐长,有了自己的瑶华殿,平日要么去月安宫陪伴婉太妃,要么便往坤宁宫给皇后娘娘请安。

除此之外,便是日日遣人前往东缉事厂打听梁寒的消息。

可一年多了,回禀的宫人总是无功而返。

公主靠在殿外秋千上坐了一整日,一直到夜晚明月高悬,才恹恹地踩着满地月霜回到殿中。

熄灭灯烛,满室皆是浅浅的月光。

公主有些困倦,随手拉上拔步床边帷幔,抱着自己的小被子侧身欲睡,可眼前却倏忽亮起星星点点的光芒。

夏末秋初的最后几只萤火虫,在她枕边轻轻扇动着翅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