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2(2 / 2)

加入书签

而大臣们,虽亦需反复斟酌修订新朝诸事章程, 忙得脚不沾地常常半夜归家。

但人均瘦了一大圈的秦臣们, 面上却一直挂着欣喜而激动的笑容——他们何其有幸, 能亲眼成为这伟大秦国的见证者, 成为新王朝诸桩章程的亲历者!

身为人臣,他们不再是七雄之一的秦国之臣, 而是统揽天下日月的大秦帝国之臣,他们虽自忖并无商君张仪范雎之才,却窃喜自身运道,要比商君张仪范雎诸人,胜出数百倍乃至千倍。

他们怀着无以复加的激动自豪心情,兴奋得夜以继日地,为迎接这个盛大的喜悦春天而忙碌着。

在此期间,深知复国无望的齐地儒者,亦纷纷追随列国诸家的步伐,入秦助李斯修文教诸事,心情复杂地亲身体验着这场属于秦人的大狂欢,咸阳博士学宫之中,挤满了齐地享有盛名的数百大儒。

在这时期,人们认为新王朝取代旧王朝,乃是遵循天道而为,新君登基之时,必顺天意而改君号,名号若不改,何以称成功取代了前朝?

是以,夏启开国而称君为“后”,商汤开国而称君为“帝”,周武开国而称君为“王”。

如今开辟新王朝的大秦,自然也要为君王拟定新的尊号,于是,群臣们在早朝纷纷上奏,恳请君王下诏拟尊号,先前乱世诸侯效仿周天子而称的“王”,到此时,已再也配不上一扫六合的强秦之主。

嬴政欣然应允了此事,下诏让大臣们议尊号。

虽然,他早在前些年便从“三皇五帝”中,为自己挑出“皇帝”二字备用;后来从自家小崽心声得知“始皇帝”三字后,又遂甚为满意地暗将此选做尊号,始者,万物之初也,彩!

但该让臣子们走的过场,总要循例遵法走上一趟的。

在大臣们暗藏兴奋的热烈讨论中,qQ群搜索81④巴⒈⑥⑼63,加入可看小说漫画广播剧王绾提议王上尊号当称作“天皇”,亦有朝臣认为该尊王上为“地皇”,而齐儒们则认为,三皇之中泰皇太昊最为尊贵,君王登基之时,当改尊号为“泰皇”....(1)

令嬴政意外惊喜的是,并不知情的韩非却真心实意站出来道,

“臣以为,王上既有平定五百年乱世一统华夏之功,又有尧舜善待天下万民之仁德,无论三皇还是五帝,其功绩皆不足囊括王上之嘉德浩功...王上不妨兼取“皇”与“帝”二字为尊号。”

在大臣们暗叹韩非竟这般会拍马屁的震惊目光中,原准备压轴出场的李斯,见韩非的建议已十分接近标准答案,急忙出列附和道,

“王上,臣附议右丞相之言!王上平乱之功盖三皇,爱民之德兼五帝,我大秦之粮仓谷粟,更远胜上古三皇五帝之时,世间唯有‘皇帝’二字,方能匹配王上之煌煌功绩...”

韩非笑着颔首赞同,只听李斯罕见地神情激动道,

“再者,臣纵观历代开国君主,夏启之国来自大禹所赠,商汤之国来自灭桀之功,周武之国来自牧野伐纣,或是承袭先贤基业,或是起兵反事而得,无一朝如我大秦这般,以仁义之君堂堂正正吊民伐罪,以一国之力而灭六国荡平五百年乱世!自王上灭六国起,中原大地不再有铁戟干戈,天下百姓皆可凿饮耕食,华夏,亦不再面临沦为夷狄部落四分五裂之危机,此乃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