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6(2 / 2)

加入书签

他侧头看了一眼老态龙钟的老友,暗暗做出一个决定...

...

果然,心系代郡万民的李牧,待亲眼所见、亲耳听完地动预测后,便对秦国有仙人襄助一事深信不疑,立刻跪地恳求亲自率军前往代郡迁移百姓。

嬴政将昨晚想好的迁移补贴方案公布后,便让他暂且统管北地数郡,再与蒙恬即刻带人启程赶往代郡,二人急急领命告退而去。

待散朝后,被君王留下来的李斯便上前劝道,“王上,既然我秦国此番已获悉燕国亦有地动将至,不妨顺势再做一回善人,早些将两地地动消息散播出去,如此一来,天下皆会赞王上您仁义,而燕王却未必会迁移百姓...”

一个为了苟且偷生、连亲儿子的首级都能割来讨好秦国的姬喜,岂会舍得为迁移百姓而耗费贴补粮食、舍得让上谷郡水草肥美之地沦为荒野?

以李斯对此人的揣摩,想来他宁愿相信秦国巫师在胡说八道,宁肯等地动真来了再想办法,也绝不肯提前下令让百姓迁移。

君王神采奕奕笑着看向李斯,“爱卿此计甚妙!届时,待代郡地动一来,想必上谷之民定会学代郡之民迁移,而燕王为打消国内流言,却绝不会任由他们四处迁移...”

李斯笑得如同一只狡黠的老狐狸,“王上所言极是!而我秦国北地守军却心怀仁慈,愿接收那等走投无路之上谷郡万民,如此一来,燕人必对王上感怀于心!”

当日梁城地动一事,为何会让韩国举国之民对韩王咬牙切齿?因为无论何地之民,皆会对苦难中的百姓生出悲悯之心——这种悲悯之心,源于物伤其类的恐慌蔓延。

换而言之,百姓们会把自己代入同样惶然无助的场景中,与灾区百姓产生强烈精神共鸣,如此一来,他们岂能不怨恨早获知预言、却不肯救灾区百姓的君王?

嬴政当场便下诏,命探子即刻赶赴燕国各郡,散播秦国巫师占出代郡与上谷郡将有地动之传言,总归,这等能得名声又能得劳力之事,他是很乐意顺手一为的,想来以李牧的性子,无须他特意叮嘱,亦绝不会见死不救。

三月春耕之时,赶往代郡的李牧一边派人将君王的诏令交给雁门、云中各郡郡守,一边将四月地动一事公布出去,与蒙恬一起马不停蹄帮代郡百姓迁移财物牲畜。

而与代郡仅有一关之隔,同样听闻地动传言的燕国上谷郡郡守,不由得暗暗着急了起来——眼看代郡都快搬空了,他们的君王,却迟迟未下诏让他们及早撤退!

相反,燕王近日正忙着以雷霆之力,压制国中突然盛行的地动流言,他下了诏令:此乃秦国之诡计,所谓地动卦象,乃是意图扰乱燕国人心,想坏了燕国之春耕大计,凡敢在燕地提起‘地动”一事之人,官吏可当场斩立决,燕国全境照常春耕!

可上谷郡许多百姓在高处山坡以石锄耕地之时,总能远远看到往雁门、云中一代迁走的代郡百姓,心头的焦忧不免与日俱增。

上谷郡官吏与民众心中,渐渐生出了同一个疑惑:若秦国真想以卦象扰乱燕国人心,为何又要兴师动众、让数十万人与牲畜动身迁移,它难道真会以荒废代郡春耕为代价,来哄骗他们?

随着代郡迁移的队伍越来越短,随着卦象流言中的四月越来越近,上谷郡郡守再也坐不住了,他连夜快马加鞭赶,往百里外的燕都蓟城进宫面君,跪于殿中恳求燕王,

“王上,如今非但代郡人畜已撤离大半,连代郡秦军驻关士卒,亦已撤离乐徐、平阴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