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4(2 / 2)

加入书签

...

春风煦煦暖融融的二月中旬,宽阔的六英宫亮如白昼,一场姗姗来迟的庆功宴,在大臣宗室们的言笑晏晏中拉开了帷幕。

原本,嬴政是打算在去岁秋收之后,便设下庆功宴犒劳一番群臣的,这可是秦国第一回 真正意义上的秋收。

哪知三国突然对集兵百万,秦国在忙完秋收后,嬴政君臣便将全副心力放在备战上,一时倒忘了这庆功宴一事,眼下赵国既灭,李牧蒙恬等人、很快便要去北地军营训练骑兵,这宴会便重新提上了日程。

今日,殿中早早摆好了一排金灿灿的青铜投壶,眼下君王还未进殿,桓猗正拉着李牧李信投射比赛呢。

说起来,缘分二字着实妙不可言。

原本,桓猗屡次与李牧对阵讨不到好处,便将李牧视为必需要攻下之死敌,而在史书记载中,桓猗更因攻赵死在了李牧手上。

谁又能想到,这对昔日之仇敌,如今成为秦国同袍之后,却发现对方的性子跟自己一般爽快,反倒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桓猗站在数丈外,瞄准壶口将一支箭精确投进去后,乐呵呵与李牧叔侄笑说着,“怪不得王上让人备下这投射之礼,今日我大秦这庆功宴,可是双喜临门呐,呵呵呵...”

在周礼之中,诸国宴客之时,皆喜设下射礼,其中又按天子、诸侯、卿大夫的身份,设下不同的规定。

譬如,天子祭祀之时举行大射礼,天子宴请大臣时则举行燕射礼,而诸侯拜见天子却要举行宾射礼。

这也算是贵族子弟修习骑射六艺之术的用途之一,后来,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和寒门士族的兴起,诸侯们为笼络那些不擅骑射的寒门大才,便逐渐将户外射箭、改为了室内投壶掷箭。

当然,这投射礼仪在讲究实用的秦国,是不太常用的,而如今秦王即位后,更恨不得宴会早些结束,他好回章台宫处理奏章,更是鲜少设下投壶,也难怪桓猗能据此猜出君王今日心情甚好。

李牧亦笑道,“是啊,此番我秦军伤亡不过上千人,便能借齐楚燕三国之手,接过他们打下的城池,真乃妙哉!”

拿三国这一趟的损失来说,算上他们自相残杀的,合计少说也死了十多万人。

再者,这趟若是秦国率先开启攻赵之赵,除却与赵军对战的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