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0(1 / 2)

加入书签

开了。

不过这一句,在两个丫鬟听起来却异常敷衍。以前国公爷对阿元多关心啊,恨不得事事亲力亲为,如今呢……

知夏看着还在伸着舌头,甚至已经留下口水的阿元,恨铁不成钢:“你说你,摔了哪里不好,偏偏摔坏了脑子,如今国公爷也不宠你了!”

两个丫鬟都看明白了国公爷方才的态度,阿元如今,是毫无疑问地失宠了。

阿元还在傻不愣登地流口水。

楚慎也没有走远,他只是去了书房。京城的卫国公府并不是旧邸,卫国公府的老宅在山东,只是这些年楚家被皇上留在京城,甚少能回山东。

回了书房之后,楚慎便将先祖所有笔记、留在京城里的遗物、楚家的家训全都翻了出来,仔仔细细地翻看着。倘若元娘在宫里听到的消息是真的话,那这道圣旨,祖上肯定是有记载的。

楚慎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关了许久,直至夜深都不曾出来。

外头守着的韩奇几人虽说担心,可也不敢直接进去叫人出来,毕竟国公爷方才可是吩咐了,他在里头的时候,是不许让人打扰的。

眼看着时辰已经不早了,寻常这个时候,国公爷和阿元已经躺在床上休息了,可今儿国公爷突然发了话不让阿元进屋子,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东院上上下下都知道阿元貌似失宠了。

这都不是事儿,重要的是国公爷今儿也挺反常的。韩奇几个在外头又等了好一会儿,也不知过了多久,久到几个人都在打瞌睡了,里头突然传来一道冷清的声音。

“杜伍,韩奇,你们两个进来。”

韩奇精神一振,迅速地看向另一边的杜伍。两人站直了身子,立刻打开门进去了。

屋子里,楚慎正对着一本泛黄的旧书出身。

这是楚家先祖生前所写的杂记,里头所涉繁多,从山水到朝堂,从易学到农桑,但凡楚家先祖见过的听过的,都记在上头。这些东西楚慎也不是没有看过,只是先前都是匆匆掠过未曾上心,今日酌字酌句地看了一遍,才发现中间有一句写得莫名。

那一句与上文毫无干系,极为突兀地缀在后头。且那句话还写得极为隐晦,前头两个字被人刻意地涂点了,后面依稀可见八个字“置于楚家祠堂内室。”

楚慎对着这八个字,越想越出神。

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以至于让先祖这般慎而又慎,却又刻意地写在杂记中,给后辈留下些许蛛丝马迹。

圣旨吗?

那所谓的圣旨,究竟写了什么?思索的瞬间,韩奇两个人已经进来了。

楚慎回过了神。

……

谁也不清楚楚慎究竟吩咐了什么,这日晚上,东院的下人因为楚慎久在书房,所以一直没有敢睡。等到楚慎终于回了屋子之后,他们才终于敢撤了回去。

晚秋两个与其他的下人不同,她们只服侍阿元,原先阿元睡在国公爷的屋子里时,她们还得跟着守夜,如今,却是连守夜的机会也没了。

想想还真是叫人扎心呢。

屋子里,楚慎枕着自己的手,睁着眼睛望着账顶。

元娘不在身边,睡不着……

这段时间一直睡得不错,所以今晚的失眠,显得更加难熬。楚慎心里数着日子,想着什么时候去接元娘比较好。看楚家父子的态度,这是还得徐徐图之。

翌日,楚慎一早便去了演武场,东院上下皆知道国公爷有这样的习惯,所以楚慎出去后,各人便开始做着各人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