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3(2 / 2)

加入书签

姬宴平听完便笑:“怎么这样的杂事都传到你的耳朵里了,看来曾家教男是很有一套的。你要是喜欢这样的,也往曾家去纳一个来,立个好榜样,府里的男人自然就会效仿了。”

姬无拂就道:“阿姊都知晓我晚上看杂书,自然我也会听到点阿姊后院的琐事了。曾家的男儿如今是吃香得很,比起外头那些世家大族吃喝玩乐样样精通、还想当家做主的小郎,很多女人更偏好能帮着料理家事、补贴家用的男人。我倒不是不想,就是嫌太麻烦,阿姊先与曾家人说说,帮我留个好的,再过两年我再去取一个。”

至少,她现在宅院里的男人还没有多到需要专门找个人来打理的程度。

姬宴平拈开一颗干果吃了,很不以为意:“也就是说的好听,实际上也就那样,男人做的总是叫人很看不上眼。除了让男人帮着管男人,平时王府王宅照旧是属官打理,我也不能放心把产业放在男人手中,最多看看账本。办了上千年的所谓正事,朝廷还是这幅样子,更何况从前都是女人打理的后宅。别让男人太空闲,但真想让它们做些正经的好事,那是很难的,别指望。”

时下的人,多少还是带点成家立业的意思,高门大族留女在家是常事,但很多老一辈的人都会再想着给女儿配个儿婿,似乎没有婚姻就不美满似的。

例如姬宴平,虽然人人心底都知道姬宴平未必是齐王与曾驸马之子,但说起曾家总逃不开曾驸马和姬宴平之间的父女关系。这层关系并非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人为捏造出来的,为的是增进家族之间的情谊。

只要齐王或姬宴平没有正式地否定,有曾驸马作为齐王的亡夫这层关系在,曾氏就算是姬宴平的外家,是三族内的亲戚。就连姬宴平取了曾小郎为孺人,在外人看来也是曾家借着旧情亲上加亲。否则宋王的孺人,哪里轮得到名不见经传的曾家。

“我是觉得像祈阿姊那样更好些,她有孕半年了吧,晋王府上清清静静的,连晋王母听到消息都长住在新都王宅不挪步了。”姬祈今年三十岁,又是晋王为承嗣过继的女儿,多少会考量到生育。姬无拂记忆里,并没有听说姬祈和哪个男人有什么亲近的意思,看来玉照当时花神赐子的名头捏得不错,现在没敢人急吼吼地跳出来丢人现眼。

姬祈如今在鸿胪寺任职,怀孕也不耽误她出入衙门,整日和蛮夷质子打交道,连夷人的话都学会了半成。她国质子和使节比从前懂事多了,都知道皇帝不嫁子,只外嫁男,而且是先收受大量聘礼,再给出吝啬的陪嫁与几十个男人。上一批使节取过公子,都知道没有嚼头,基本上都不再提出无理要求。只有像回鹘那样起了冲突,又战败的,才会送上丰厚的聘礼作为赔偿,然后带回大周皇帝赐下回礼——几十个男人。

事实上,北方蛮人南下,往往是天气恶劣、人口过多等种种原因导致草原戈壁上养不起人了,才会南下打打仗,要么把人死到合适的数量,要么抢回财物食物。

蛮人要男人有什么用呢?女人是壮大族群的关键,蛮人中管家理事的也多是女人,男人向来是用来消耗的。送了牛马羊不说,还带回几十张刁嘴男人,蛮人也厌烦,因此和亲公子及其陪嫁男子总是过得不太好,少有长命的。

不过嘛,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娶到真王男姬难的回鹘王阿史那德清。姬难是正正经经有陪嫁的安图县公、大周皇室族谱上正经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