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3(2 / 2)

加入书签

叛臣手中兵马数量不多,并不愿意长久耗费在端王府外,等到门童带着端王的答复匆匆赶来,隔着一道厚重木门,外面就是半身漆黑的崔大和长刀架在脖子上的临月。

叛臣要的是端王——一位德高望重的姬姓宗王成为叛党名义上的首领。

端王太老了,老得不能预见明天。

红木的棺椁和陵墓二十年前就已经准备好,玉照和长寿在新都,她们才是端王府的未来。崔大是弃子,疼爱二十年的弃子。

他选择卧在王府某间屋舍中,充耳不闻。

于是,崔大被浇了五次石脂水、也烧了五次,因剧痛昏迷又被冷水泼醒,反反复复,在漫长的折磨中停止呼吸。临月被架在刀口,无力拯救,逐渐疯狂。落在外人耳中,便是一句:崔大一朝祸事临头,死在乱军中了。

叛臣见端王狠心若此,又赶时间,不得已采用了备选的人,赵家的乡下越王男和远亲宗室子。

寻常死法也就罢了,崔大死得这样惨烈,临月折了半条命,端王也病了。赵老翁又怎么能不担心玉照的报复,甚至皇帝的怒火。

再落魄,临月也当了四十年的郡公主,端王稳坐宗王三朝。端王府是皇帝拥趸,又有血脉之亲,而世家却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清算起来,是无可抵赖的天大祸事。

赵老翁作为当年赵家族老在叛臣面前和稀泥的知情人之一,选择自绝留书谢罪,保全老小。

这样的死法骇人听闻,又是亲子,无怪乎临月惊吓生病,一年就病死了。

便是姬无拂从前对临月与崔大有再多的恶感,而今人死账消:“我明白了,你坦荡得让我喜欢,等过一年孝期,应当会得用的。今日谢过你的茶点,不必留客了,我明日便去望海州,不会继续停留,你们大可在此休养生息。”

赵娘子送人至院中,在姬无拂即将上车时,忍不住开口问:“鼎城中禁军层层护卫,仍旧危机四伏,秦王独自行走在外,万事留心。某祝愿秦王布帆无恙、福星往矣。”

姬无拂想的却是,反正在哪儿都不安全,里里外外的人何必这样劳心劳力地操心她的安危。不过赵娘子这句话说的不错,她是注定福星高照的人,命长八十呢。

马车将将回到姬无拂落脚的宅院,赵家的仆人就奉上一筐新鲜冰镇的樱桃,说是赵家提前送秦王的生辰礼。姬无拂点头令人收下,夕食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今日听闻写成书信密封,交由西州刺史杜仲雅代为送往御前。

虽然赵娘子口中赵老翁已经向皇帝交代过,但人有不同,事情过了许多的时日,祖孙所知肯定有差别,保险起见姬无拂肯定是要向皇帝再次说明。

回头再看,姬无拂才十六岁,却见证了这么多人的死亡。

叛臣、叛军的出现不是偶然。这片土地上从男人企图站到女人脖子上那天起,就充满了争斗,兵器、火焰、疫病从未远去。刻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