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2(2 / 2)

加入书签

姬宴平知道阿四在问谁,也明白阿四今天叫她来的意思,于是她回答:“不,陈文佳已经死了。”

属于野外的花草终究不能在宫门内安家,它在不合适的环境下并非不死,只是死的更慢。

姬宴平丢开手中叶片,回首望阿四:“当年裴理在山水间无意捡到受了伤的好苗子、又想办法带回鼎都,这才有了我和陈文佳的相识。人生来有美丑、智愚,倾城的美人和才智无双的国士一样难得,文佳那样的人,如夜中星陨,一生碰见一次已是好运道了,我不奢求、也不希望再出现第二个这样的人。”

阿四从未听过姬宴平对一个人评价如此之高,可惜她与陈文佳并无见面的缘分,因此也无从考证其人是否如姬宴平所说。人死如灯灭,阿四不愿再追问姬宴平的伤心事,问道:“那阿姊最近的举动是为什么?”

姬宴平:“我在完成自己许下的诺言。我看出陈文佳在兵事上的天分,而她更在意家乡无法活下去的人。所以,她往北境参军,我要为她找寻当年迫使她流离失所、养母饿死的原因。睦州治下清溪县洪灾,因何不遵循律法免去租、调,赋税叠加,以至于民不聊生、卖儿鬻女。可惜的是,这件事我做的太晚,而世上之事,总是出乎人意料之外。”

依照律令,天灾下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损七以上课役俱免①。清溪县物产丰富,赋税也重,寻常人家依靠山水勉强能维持生计,可怜撞上百年一遇的洪灾,官府不但不赈济,并且照旧收重税。

其时,陈文佳正在乡宦人家帮佣,目睹乡亲惨状,这才擅自开仓放粮,招致毒打几乎致死。陈文佳被乡亲聚众救出后躲藏在覆船山养伤,偶然结识裴理一行人,受裴理帮助解困,而后与姬宴平结识。

但凡知晓前情者,无不惋惜陈文佳的遭遇。

阿四学律法日久,对于其中猫腻再清楚不过:“朝廷没有减免睦州当年的税赋,是因为时任江南东道采访使的嗣薛王诬告睦州刺史张悟虚报灾情,可现如今嗣薛王早就病死任上,早就是不能解的一桩冤案了。已死的嗣薛王姬氏无法为生前的举动付出代价。”

“是啊,此事早就无法追溯了。”姬宴平面色复杂,“所以她向我提出了另一个请求,她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再发生,至少不要降临到她的家乡。我答应了。我告诉她,她在朝堂之上走得越远,她的家人、家乡、乃至于睦州才会更加安定。”

姬宴平没能做到。

睦州境内爆出大规模的侵吞田地案,远在北境的军中校尉救不了睦州四起的民怨,积年的矛盾终究成为一场燃烧的火焰,裹挟着无数人成为城墙下的尸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姬宴平不是预知未来的鬼神,即使派出信任的亲随前往睦州照料陈文佳亲属,她也没办法立刻清除睦州积年的污垢和腌臜已久的血腥。

这是种种因果下必然要发生的反叛,来自百姓濒死的哀嚎。

阿四沉默良久,才说:“师傅们说,现在已经是数百年来最安定的盛世了。这些不是阿姊你的错。”

姬宴平笑了:“不算是假话。至少叛军没有一呼百应、兵戈四起。我和你说句大逆不道的,陈文佳是生不逢时,要是落在前朝末年她至少也能如昭公主起兵占据一方为诸侯。”

现在的大周,虽然有些地方因当政者的不法行为导致情况糟糕,但大体上是过得去的,没到各地百姓纷纷起兵搏命的时候。

“怀山昭公主最终也只是公主啊。”古时诸侯握有一方军政大权,而当时的公主且不如她们姊妹,更不要说古时诸侯了。

姬宴平启唇发笑:“我们的大母、母亲延续了大周的繁荣,你我不再是受同姓公爵主婚之‘公主’,而是姬姓的主人。这才是我们脚下的大周,在此刻处于千年难遇之盛世的缘由啊。”

阿四心底无由来的涌起一股骄傲,她当然知道母亲有多好,如今的局面有多么难得,几乎耗尽了姬家数代女人的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