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0(2 / 2)

加入书签

阿四喜欢的东西太多,一时半会儿猜不出来,只能先按捺住,等到家再看。

回宫路上照常的太平,凑巧碰上出宫的玉照,她驱马上前问候:“四娘这是从三娘处回来了?”

阿四的行踪向来是满宫尽知的,玉照应该知道她今日的去处才对,怎么还要问?阿四虽然感到奇怪,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三姊最近在赵孺人娘家小住,邀请我去做客呢。”

玉照就笑:“三娘和赵氏相处的不错嘛,这都能给赵家当家做主了。”

“也没有这样夸张吧。”阿四自车窗探头打量玉照身后的障车,“玉照阿姊怎么带着长寿出宫了?”

玉照道:“整日在宫里住着我是省心,奈何家中大母思念小孩,见天地念叨曾孙记不得曾祖母。我只好将长寿带回来,放松放松起茧子的耳朵。”

长寿这一年都是和长庚在一起养的,阿四立刻意识到,长庚大概也回楚王府生活了。这桩事姬赤华盘算好几个月了,可算落到实处。

东宫的催生压力就连阿四也有所耳闻,太子开年二十八,在这个三十多岁能当大母的时代,已经是相当让人操心的年纪了。东宫上一批进宫的小郎快要变老郎,奈何太子本人不动如山。

东宫的师傅们都已经开始联合司天台测算谁家男儿更利于子嗣了,一心要从鼎都里翻出一个能让太子入眼的男人。

阿四对此并不看好,只能祝福师傅们早日看开。

“改日我再去端王府上探望长寿呀!”

阿四赶着宫门落钥前回家,匆匆结束了和玉照的寒暄。

负累沉沉的马车刚刚驶出视野,玉照转头就宣扬了宋王和赵家亲密无间的关系。一面宣扬宋王娶赵家独子将赵家吃干抹净鼓励广大女子效仿,一面说宋王贪花好色一定不会和病弱的赵孺人长久,年近二十正是挑选小郎生育的好年华,号召老老少少别盯着太子了,太子妹妹也是很有前途的嘛。

说得多了,玉照回府将女儿长寿往大母怀里一甩,自个儿凑到老头子面前问:“阿翁早些年还想给我做媒呢,现在还有合适的人选吗?要无母无父家境殷实端庄貌美的那种,出身不要紧。”

端王气笑了:“你是何等的远大前途,竟长了这么大一张脸,就你在外的好名声,我上哪里去给你找好亲事。”

玉照从没要过脸的,理直气壮:“我要好名声做什么,我可是来日的端王,难道不能仗势欺人吗?”

这话说的,他是上辈子欠了孽债。端王刚想斥责,转念一想,孙女终于想要安定下来,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努力从老友中翻出一个合适的人选,试探问:“我看王家小郎多,给你配一个怎么样?”

王家是鼎都富商,富有到可以跨越阶级,曾受太上皇召见,堪称大周第一富。玉照对王家的财帛是满意的,但也有缺点:“他家孩子太多,我就是娶了一个,也分不到多少。阿翁和王元宝关系好么?要不干脆让他把三个孙男都嫁给我吧?”

端王忍了好大一口气才没唾她:“滚滚滚,我就是蹬腿西去了,临死前也张不开这口。”端王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伸手拿过桌上的书来看,对孙女眼不见为净。

玉照在老头这里吃一堑,转头又去找大母:“阿婆,我听说王家小郎不错,会理家,我想娶一个回来,免得后院那些个男人还要你操心。”真是孝顺到了极点的大孙女。

“你能收收心我就放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