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5(1 / 2)

加入书签

“果然啊,咱们谁都翻不出安礼的手掌心。”董贞小声逼逼。

左安礼只凉凉地看他一眼,就让左二郎下去了:“别打扰他们写文了。”

左二郎神色怏怏道:“是。”

白谨在一旁偷笑,他让系统赶紧将这一幕拍下来,取名为“长兄训弟”,也不知道日后他将这些画下来,左二郎会不会气得追他八条街。

左安礼只需一个眼神,就能看出白谨在打着坏主意,他不像刚才摆出严兄的架子来教训幼弟那样。

只将手指弯曲,轻轻敲在白谨的额头上,“还不快些写你的心得,之后忙起来可就没时间了。”

白谨叹了口气,也不摸鱼了。

他现在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早晨背书练画技,中午写文章做功课,下午就去巡视自己的田地,顺便看看有无要补充的事。

田地不是日日都要去巡视的,这时间就挪用在教导工匠上面。

白谨虽说许多年不曾接触过物理化学这些知识,但捡起来总比从未学过的容易。

他仔细地学习,挑选几个天资聪颖的,好为人师般打算让他们掌握初中的物理化学。

不说别的,等这些人出师后,他安排工匠研究物品就更容易些,也师出有名。好歹还能改善一下条件,尽管对剥削阶级来说,在物资匮乏的古代都能享受。

白谨写完一篇文章,不断地修修改改,纸上满是大大小小的墨点。

他回忆着此前下乡看到的场景,生态循环农田的念头就是在这时忽然从脑中冒出来。

在古代要是实施这样的农业循环,肯定不如现代那么高精尖,主要是打造传统复合型农业生产。

比如说后世的桑基农业。

白谨曾经的公司团建就去参观过贵州等地的桑基鱼塘,“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生产既高效,又能充分保护生态环境。

他也想试试类似于桑基鱼塘的农耕最高级形态。

白谨将此事告知左安礼,对方眉眼弯弯,鼓励道:“青奴可以试一试,我相信你对这些都胸有成竹。”

他没有说白谨一定会成功的话,只是轻轻的一句鼓励,就足够给予对方信心。

白谨听后果然眉开眼笑,坚定地嗯了一声,认真地做起了计划。

桑基鱼塘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他们这儿是北方,不太合适这种模式。

是以白谨决定在官田附近的那方小山上种果树,里面圈一大片地养殖禽畜,它们的粪便也能肥地,供养果树。

而果树坠下的,吃不完的果子就会掉落在地上,给牲畜食用。

田地里可以轮耕、休耕,用之前研究出来的肥料养地,农具耕种。

像是这样的生态农业一般都是因地制宜,并非一地通用,所以他们干脆就自己养殖、贩卖,用以盈利。

如果最后证明这样的生态农业高效有益,广兴县的百姓有意的话,也可以自发报名学习,带动整个县城繁荣。

从白谨提出这个想法到现在,已经是一年过去了。

他们今日来巡察,就是看生态循环进行得怎么样了。

偏就是这么不巧,白谨前几日感染了风寒,和左二郎一起被塞进马车里过来。

两人掀开帘子,看着左安礼他们鲜衣怒马,策马驰骋的潇洒模样流口水,同病相怜的二人差点就在一起抱头痛哭了。

“算了,咱们还是别凑太近了,要是给你传染上风寒就不好了。”白谨吸了吸鼻子,抱着手中的热茶离左二郎远了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