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1 章 柳氏三大定律(2 / 2)

加入书签

“…确实是有几分本事。”这说的是柳文正书写出的新字体,有形有势,自成一派,确实是有点本事在身上的。

【后来,神昭大帝将之前的印章都扔了,转而又用这种字体雕刻成了印章,并且在此之后,柳文正还特地出了不少字帖,让神昭大帝作临摹用。】

有这么一

个文化大佬当老师,古古羡慕,叹息,【唉,真是当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啊。神昭大帝呢,也没有辜负他的辛劳,慢慢的,不用印章自己也能写出正经的龙正体了。】

说完,不等柳文正苦中作乐的刚想扬起嘴角,正觉得欣慰和松口气呢,古古又好死不死的补了一句。

【可惜就是没继承柳大佬写经作赋的能力。】

【不过也没事儿~】

古古满不在意,不代表柳文正也这样想。

柳文正此刻只觉得嗓子眼堵的慌,好像被古古凭空塞了团空气噎住了。

柳文正:不!什么没事儿!这对于我来说是大事好吗?!

【现在大家知道柳章章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了吧?据悉,柳文正一生会四种书法,分别是雅体、龙正体、柳文体以及云窈体,实乃当之无愧的大书法家。】

说着,古古又依次展示了这四种书法的古字画图片,个个各有韵味,还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来的。

光幕外的人欣赏之余也不得不感慨,柳尚之才当真不是浪得虚名。

看古古跳过先前那茬,开始说起了正经内容,柳文正的脸色才总算是好看了些。

大书法家啊,没想到,他在书法一道上竟能成就大家之名~

【除却字体呢,咱们再来看看柳文正所作的经赋。】

古古展示的第一篇赋是《秋山云海赋》。

光幕外的众人一边看着赋文,一边听着古古讲解。

【这首赋出于景德三十一年十月,当时时值壮年的柳尚回乡探亲,路过景云山时正好被山上秋天的景色所吸引,于是携妻子孩子登山游览。】

【也就是在登上山顶之后,柳尚见到山林枫红如海,云如锦织,霞光铺满大地,一时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震撼下提笔写出了这篇《秋山云海赋》,其词语之优美,描写之生动,令后世无数文人敬仰佩服,并流传至今。】

紧接着,古古又讲解了好几篇写人和写景的赋。

本来还听的认真,就见古古忽得叹了口气,脸上扬起一抹浅浅的笑意。

坏了!

一见这抹笑,柳尚就心里打了个跌咧。

果然,下一秒预感成真。

古古的调侃又来了。

【在成为神昭大帝的老师之前啊,柳尚的经赋多是写人写景,对象不一,有欢喜有悲伤有哀愁。但是在当了神昭大帝的老师之后啊,他的文章基本就分三大类了。】

【许多人根据他写的文章,粗略的总结了一下他的心理状态,总共可分三重境界。】

【最开始时,是我教了个蠢货学生,我好惨,我每天都要被气死了,想我柳尚才高八斗,取字文正啊!为毛我教的学生如此蠢笨?我郁闷了,我不开心,我要写赋抒发一下自己的情绪。】古古表情悲愤叹息,演的是绘声绘色。

柳尚:“……”

全大宸:沉默和哄堂大笑齐飞,有人无语,有人笑的打鸣。

古古语气一变,略带惊喜,又接着道,【然后他发现自己的学生其实不蠢,是个过目不忘的天才,可就是懒的学。

虽然他是天才,也是个明君,但他就是不想当个好学生。

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就是没用,我无颜面见先祖、我愧为人师,我丢脸,我想哭,我想创死所有人。

写赋,成了我抒发心情的唯一方式,苍天啊,为什么要让我遇见这么个学生!!】

古古双手上举,仰头问苍天,一字一句感情充沛,演起来自己都沉浸在柳尚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古古:我真是最敬业和宠粉的主播了!看我演的好不好?

可在他一声一声、声情并茂的独白下,柳尚燥的脸颊通红,尬的脚趾都开始抓地。

此刻,府门外的大笑声都能穿过院墙传到他的耳朵里来,还不知道此刻大宸有多少人在狂笑。

柳尚:救命!求求了!你闭嘴吧!要说我就好好说,别再尬言尬语了,我真的求求了!

【最后,他摆烂了。是的,在这场不想学习的天才学生和才高八斗的棒槌老师他们几十年的交锋中,宁死不屈的柳文正先屈服了,他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学生是个作赋毫无天赋的‘笨蛋文盲’。

但事到如今,还能咋滴?

不认也得认啊。虽然他不是个好学生,但他是个好皇帝啊,于是柳文正转而帮起了自己学生掩饰文化差的事情,只求自己死后不要因为这件事被人戳脊梁骨。】

古古说的别提多开心了,继续代入柳尚,大手一挥,【赏乐不知道对方弹了个什么玩意儿?

没关系,看我的!老师夸什么,你就夸什么,直接往上套就行了。】

古古笑的见牙不见眼,端的是挥斥方遒,他表示:【不会写赋?那有什么关系?你可是皇帝诶,谁敢逼你写?!要写啥文章老师私底下通通帮你搞定!】

【俗话说的好,柳氏三大定律之:一怒;一悲;三打不过就加入,只要没人知道你学的不好,那我就教的没问题!哈哈哈哈!】

“夫君?!”

“夫君你怎么了!”

余光瞥见旁边人身体猛的往后倒,柳夫人赶忙回神扶住,脸色焦急。

柳尚……柳尚快要被头顶的古古和未来的自个儿给气死了,眼前阵阵发黑,指着天空的手指都在颤抖。

苍天啊!他到底造了什么孽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