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 章 中秋宫宴(六)(2 / 2)

加入书签

梁朝就是燕朝之前那个朝代,皇子相争的时候,在场的诸位有些在朝中任职,有些在家中读书,总之都听过一耳朵,对当时京城的惨状也记忆犹新。

因为皇子太多了,还每个都很有野心,朝中的大臣们被迫站队,不然就要被官场排挤。

他们只能妥协。

可是站了队不代表就是安全的了,多方势力相争,怎么可能没有炮灰呢。

因此官员住的那一片儿,隔三差五就有人家挂出白幡,家眷泪流满面地扶灵回乡,导致朝中上下人人自危。

就连地方小官也都噤若寒蝉,心思涣散,处理灾情都不积极,导致民怨四起,各地接连爆发农民起义,如按下葫芦浮起瓢一般,直到燕朝建立才算是暂时得到平息。

在这种地狱模式下,梁元帝凭一己之力杀出重围,绝对是狠人中的狠人。

可惜兄弟们也不是什么善茬,下手一个比一个狠,梁元帝在争斗中中了招,即位才三年就已经是病骨支离,无奈撒手人寰。

等狠人梁元帝一死,没死干净的诸皇子们,如今的诸亲王,就死灰复燃又开始争斗起来。

【小皇帝镇不住自己那些皇叔们,诸王的封地纷纷发生叛乱,再没有人管百姓的死活,连带着一些颇有余财的地主家里也过不去,这天下就彻底乱了,四处爆发起义,梁朝也终于走到了尾声。】

讲到这一段时,沐沐的语气里充满唏嘘,升平楼内的君臣们也点点头,有些怅然。

皇帝叹了口气说:“想当年,梁太祖结束乱世时是何等英姿,没想到他的子孙却又带来了另一个乱世。”

臣子们纷纷感叹起来,不过也都和皇帝的思路一样,感怀的是梁太祖的英勇,和梁朝末年的诸王只知道争权夺利,毫无大局观的表现。

同样是在唏嘘,却没有一个人能领会到,沐沐是在为无辜受难的百姓叹息,而不是为了梁朝皇室。

只有谢昭感受到了,他若有所思。

看来这个世界的后世,也跟他上辈子一样,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怪亲切的。

【大概是看到了前车之鉴吧,谢伯庭对于皇子相争这事儿非常忌讳,屡次告诫自己的儿子们,不要重蹈梁朝覆辙,免得把燕朝也作没了。】

听到沐沐字正腔圆中气十足地说出‘谢伯庭’三个字,在场众人喷水的喷水,咳嗽的咳嗽,一个个脸憋得通红。

“她说什么?”皇帝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不然怎么好像听到这精怪喊他名字了?

“呃,这个……”众臣支支吾吾,不敢作答。

他们也没想到,这精怪恁得大胆,居然敢直呼陛下的名讳。

自从当年一起争天下的几个人死的死,远遁的远遁,谢伯庭成了皇帝,这天下就再也没有人敢叫他的名字了。

就连谢伯庭的亲生父母,已经仙逝的仁祖皇帝和皇后,都叫他皇帝了。

这个精怪居然敢当着皇帝的面,直呼其大名,这跟当面挑衅有什么区别?

要不是知道这精怪听不到,本身也不在皇宫里,皇帝真想治她一个不敬之罪。

不过,想到这精怪话中代表的含义,皇帝突然就没心情关心她恭敬不恭敬的了。

她从前朝诸王相争开始讲起,又提到自己,显然他的儿子们之间也发生了夺嫡之事,而且看起来阵势还不小,不然这精怪也不会特意提起。

一想到前朝末年时的惨象,皇帝就忍不住眼前发黑。

如果他的儿子们也犯下了这些罪孽……那他清除乱象建立燕朝的意义又何在呢?

【权力斗争必会招致民不聊生,谢伯庭看的明白,可惜他那几个儿子全是棒槌,没有一个能听进去老父亲劝告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兄友弟恭,实际上互相下绊子扯头花,搞得崇德后期,也没比寿光年间好多少。】

【本来谢伯庭在历史学上的评价还是挺高的,因为这几个坑爹货,导致他毁誉参半,好多人都说谢伯庭晚年是老糊涂了,才由着几个儿子胡闹。】

【皇子夺嫡就算了,更要命的是,梁朝的皇子们打架只能靠自己,但是谢伯庭的儿子们不是啊!他们背后的外祖父、岳父,都是开国功勋,手里还有兵权那种,他们打起来,那杀伤力可比梁朝的皇子们强一百倍!】

沐沐的语气中充满了调侃,她甚至还抬起双手拍了拍,那叫一个幸灾乐祸。

【让我们恭喜谢伯庭先生,他的儿子们将夺嫡这项事业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直接创造了历史新高!】

皇帝眼前更黑了。

梁朝末年的夺嫡已经够惨烈了,结果这精怪说什么?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那岂不是说,燕朝会比梁朝还惨?!

想想梁朝皇子夺嫡导致的结果是梁朝灭亡,那难道说……他刚建立十七年的大燕,就要亡了?

皇帝用手,从大皇子指到十五皇子,问:“说吧,哪个棒槌这么有本事?”

十四个棒槌羞愧地低下了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