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2(1 / 2)

加入书签

……不过,听说这些小商品一样的法器大多是手工制作,倾注了诸位高人们的心血。而林貌一一目测估计之后,心里则难免生出一点嘀咕——在他看来,即使高人们真有这么任劳任怨,愿意如流水线一般的日夜加工,那在他们费力完成如此巨量的法器之后,那估计也会留下什么难以疗愈的肌肉磨损。

王博士显然留意到了大手子这点小小的疑虑,并微笑着向他做了保证,告诉他所有转经筒都是有专业人士——譬如“活佛”亲自绘成,绝不掺假。

“……是吗?”

“当然。”王博士平静道:“您是认为数量不够么?这一点也可以放心。只要有必要,我们可以立刻行文有关部门,请他们额外再批准一批活佛转世。”

·

即使动静已经极为惊人,出现在林貌家门口的仍不过只是庞大机器的冰山一角,即使再如何怒不可遏,组织总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强悍的暴力——难道要在新闻上堂而皇之的告知民众,他们所熟悉的那个平和、稳定、神秘近乎于消弭的世界面临着动荡,某些脑子坏掉的疯批正试图以术法影响长江与黄河的源头么?

考虑到“天人之誓”的效用,他们当然不能不忍耐,并设法以各种名义掩饰事实。

但在“门”的另一边,失去了一切顾虑的组织便表现得相当之暴烈了。在长孙皇后以皇帝特使的身份同意军事协定的两个小时后,李先生便动用了事先铺设好的临时线路,紧急接通了与长安皇宫的通讯。尽管此时还是凌晨,但简单问候之后,他仍旧毫不犹豫向皇帝陛下转达了上面的要求:

“我们希望大唐军队能立刻发起攻势,在两个月之内解决掉吐蕃,或者至少也能占领靠近陕、甘的藏区。”李先生神色郑重:“我们必须立刻将三江源掌握在手中,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用于通讯的屏幕上跳出了吐蕃藏区的地图。为了增强说服力,李先生选用的是描绘高度的三维地图。在这种地图中,青藏高原之于周遭平地的海拔优势简直是一目了然,广袤的高原拔地而起,向整个川蜀盆地,乃至陕、甘投射下巨大的阴影——毫无疑问,只要稍有地理常识的人,都能一眼看出藏地在军事上无可比拟的优势;所谓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从藏地进军,胁迫成都、关中,乃至长安,实在是太容易了。

要拱卫关中,就不能只拱卫关中。如果控制不住藏地,那么就只有在成都与长安消耗光帝国的血肉。皇帝不应该不明白这一点。

显然,这是相当直白的暗示。只要朝廷能够配合,那么在清理干净三江源的“隐患”之后,组织会非常愿意帮助大唐牢牢掌控住这块战略要地,彻底消弭腹心之处的大患——要知道,大唐鼎鼎有名之“国都六陷”,其中可也有吐蕃的一份功劳喔。

这样的诱饵实在太令人心动。皇帝不能不表示犹豫。但作为军事领域最为权威的将领,被深夜召来的李靖却严辞拒绝:

“仓促兴兵,岂非是陷三军于死地之中?臣不敢奉诏。”

李先生并没有展示出什么情绪上的波动。他依旧沉着而从容,镇静的询问李药师缘由。

“‘战虽胜人,久则无利’。劳师远征,不能反复。”李靖道:“先前已经征伐过突厥,仅仅一月不到,岂可再动干戈?士卒疲惫不堪,哪里还有战意?”

“我想,朝廷也可以挑选先前尚未出战的精锐。”李先生缓缓道:“至于士气……我向诸位保证,但凡愿意出征吐蕃的将士,都可以由组织出钱,每人发放一百两白银的军饷;战死者则可得白银千两,其余物资另外计算。不知这样是否足够?”

李靖眼皮狂跳,不由瞥了一眼陛下——大唐尚未完成整体的货币化,西南等地仍有大量以物易物的残余;但若以关中繁盛之地计算,即使吃穿不愁,有一二仆役的中等之家,家产也不过只在两百两上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