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9 章 019(2 / 2)

加入书签

元德发等了半晌才嗯了一声,他心里也乱糟糟的,不知道是酸楚还是别的。

大儿子之前说要给家里撑起来,他是高兴的,后来大儿子出的那些主意,更是让他与有荣焉。

儿子大了,能扛起家里的重担,对他来说,几乎相当于一枚荣耀的勋章。

虽然最后都不太顺利,但他还是觉得老元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村里多少的后生娃娃能跟他儿子这样争气?

都能给家里出主意挣钱了!

可这会儿元栋说让他出门去摘棉花,元德发又有点说不上来的感觉。

元栋的安排落在赵换娣身上时,他觉得这是儿子的“魄力”和“眼光”,落在自己身上时候,他才觉得有点苦涩。

他说不出自己不愿意去,当爹妈不就是为儿女奉献一切吗?

只是元栋这样理所应当的认为他应该付出……

这让元德发心里难受起来。

摘棉花啊,还是千里之外,新疆那么远,自己一把老骨头,连县城都没出过,儿子怎么就没想过自己路上万一有什么意外呢?

元德发在床上翻腾了半宿,第一天一大早就起床去田里转悠去了。

等到元栋信心满满的起床时候,元德发送来了一个消息

。()

“你说你不去了?”

?想看酥肉锅写的《九零之长姐不干了》第 19 章 019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元栋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一夜之间反口:“不是说好的吗?”

元德发脸色不变,但细看之下,发现面皮上有淡淡的涨红。

“你大伯家要起房子,我得给人帮忙的。”

元栋更是不理解:“大伯家……”

元家的大伯早就跟自家分了家,分家之后爷奶偏心大伯家,把好的地和老宅都给了大伯,所以后来爹妈都几乎跟大伯家不再来往。老人在的时候还每年过年在一起过,现在只有每年上坟时候才凑在一起。

可就这样的关系,爹说去给大伯家帮忙起房子?

元栋胸口堵了一堆的话,在看到父亲紧张的眼神后又苦笑一声咽下去。

到了现在还有什么问的呢?

父亲也只是普通的父亲,他不愿意去那么远的地方打工。不管是出于不想吃苦还是畏惧未知,都是人之常理。

再问下去,去撕扯父子之间那点遮羞布就没意思了。

元栋坐在椅子上,摊开手。

“行的,爹你怎么说就怎么办吧。就是元芹和元柳的学费……”

元德发赶紧接话:“这个你放心,爹砸锅卖铁也不会让你妹妹们不上学的。”

元栋心灰意懒:“那就行。”

他回了自己屋,躺在床上时候第一次后悔自己的重生。

为什么让他回来?

活在上辈子那个虽有缺憾但称得上幸福的家庭里不好吗?

为什么要让他重来一次原生家庭的困苦,直面父母的短处?

他翻了个身,一滴眼泪悄然落在,隐没在被褥间。

******

开学的第一个假期就这么快的过去了,元棠跟胡明说清楚了自己的时间,让胡明以后有周末的活带她一个,收获了胡明的一个大拇指后回了学校。

一中的老师动作十分快,周一上午就贴出了成绩。

元棠被赵霞拉着去看成绩,赵霞躲在她背后,眯着眼睛喊:“小棠,小棠,我第几名?”

元棠揪着一颗心从上到下,一中的高一有九百多名学生,她在中游部分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身后跟着名次,四百五十一名。

她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个名次已经在她的底线之上,至少是中游不是中游偏下。

赵霞还在催她,元棠从倒数往前看,在第七百多名看到了赵霞的名字。

赵霞一听七百多,居然蹦了起来:“七百多?哈哈哈我进校才八百多名!”

她开心的格格不入,引来不少人侧目。

元棠拽了一下她,两人回班去了。

临走前元棠扫了一眼光荣榜的前五十,一中是习惯的把前五十名放大单独写在一张红纸上的。

那上面的名字陌生,没有姓元的。

元棠想,看来要适应高中的不光是自己,也有元栋。

要知道元栋上辈子在一中就没下过前五十。

() 这也是此后几十年赵换娣一直挂在嘴上称赞的荣耀。

回到班级,大家都在讨论成绩,元棠自顾自的拿出书本开始看书。

一中的前五十名其实也没什么稀罕的,毕竟放在全市,白县是垫底的县城,就算考到前五十,将来也只是个大专。

元棠在心里想,她的目标应该是三年之内到前十。白县每年考上大学的只有几十个学生,要想好一点的学校,那就只在前十名之内。

元棠这边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成绩,另一边元栋才是如遭雷击。

那个一百零一的名次,狠狠给他一个打击,告诉他大学并不是他的囊中之物。

元栋整个人都不好了,班主任还叫他去办公室,告诉他他的成绩跟入学时候的成绩差的较大,让他抓紧,要是下次再这么差,就要请家长了。

多少年,元栋已经很多年很多年没有被人指着鼻子说过了。

这会儿被老师不留情面的指责,让他脸颊充血,离开办公室时候都差点没控制住关门的力度。

三班班主任在他走后跟别的老师对视一眼,轻轻摇了摇头。

这样的心性,一点都经不住打击,高中还有三年呢,到时候又要怎么办?

对元栋的那点好感也下去不少,总觉得这孩子不像表面那样稳得住,反而有点太好面子。

学习的重压下来,总算是让元栋认清了一个现实,那就是放下好多年的知识,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捡起来的,他也只能把心思回转到学业上来。

*****

一场秋雨一场寒,很快天气就冷了下来。

对元棠来说,每天早上起床就成了苦差事。重回年少,撑大的不光有胃口,还有那总是睡不够的觉。

早自习前的摆摊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披星戴月”,天色黑黑的,元棠只能又花八块买了一个手电筒。

天气冷了,县城的走读生们就开始骑车上下学,有家里比较宠的,父母也会早上送上学。

元棠的土豆泥事业也理所应当迎来了两次同行业竞争,先是一个卖饼的小贩偷偷算了下,觉得元棠的土豆泥虽然貌不惊人,但成本低,毛利很可观,所以自己也做了一锅来卖。

被元棠看见时候,那人还瑟缩了下,转而又十分的理直气壮。

眼神里仿佛写着“我就是仿你了怎么滴”。

元棠一点没觉得不舒服,不得不说现在的人大多还是很腼腆的,要是放在十几年后,她今个做个改样的东西,明个就敢有人来仿冒。哪儿跟现在一样,她都卖一个月了才有人跟风。

只不过那个小贩手艺不行,元棠只闻味道就能分辨出来,那人太吝惜调料油盐了,土豆本身没味道,油盐不重的话,土豆泥又有什么吃头?

果不其然,第一个同行干了三天就不干了,照旧做回自己的卖饼老本行。

第一个同行则是近期冒出来的,这人倒是谨慎许多,说不定还偷偷买过元棠的土豆泥尝过味道,仿出来的

味道有七八分,卖的更是便宜,一勺子四毛,两勺子的话卖六毛。

看到这个,元棠来了精神。

来了,来了,久违的内卷价格战!

元棠立刻启动了预案,她买了点肉沫回来,肉沫炖的汤汁里勾芡,再买了些酸豆角切成丁,她不降价,还是五毛一勺,八毛两勺。但加的肉沫已经等同于变相降价。

但出乎意料的是,她加了肉的土豆泥卖的比原来还好。

那第一个同行虽然生意还过得去,却也疑惑为什么会这样。

元棠倒是看的明白,因为这时候很多学生还有一种朴素的算账心态,那就是这玩意儿再好吃,它也就是个土豆,光为了口味买单,那是后来物质条件已经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普遍心态。这时候的人们普遍心理想的是,那玩意儿它再好吃也就是个土豆,又不是肉,不是肉你敢卖五毛?那我买了不就是个傻子?

元棠加上肉之后,就不一样了。加了肉的东西卖五毛,情有可原嘛不是,肉就是贵一点!

元棠算了笔账,加肉让她每天少挣了一块钱,但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另外一家虽然生意一般,但也坚持了下来,于是学生们都知道门口有两家土豆泥,一家是加肉的,五毛,一家没有肉的四毛。

如此这般过去一个月,元棠算了下收入,开学将近两个月,她赚了将近两百,但光是买衣服被褥表和一些杂七杂八,她又花了六七十,现在的存款是一百三十五块一。

至于她的成绩,在开学的四百五十多名之后,维持着每次月考前进几十名的速度,现在堪堪迈进了四百名的大关。

成绩稳步进步,收入也日渐增加,元棠只觉得自己像是从一个干瘪的果子,逐渐在日光底下变得丰盈起来。

揣着钱,元棠叫上胡燕,打算去趁着天冷下来之前买冬衣。自从上次在弹棉花那儿买到了被子,元棠算是发现了这个窍门,她这次还打算去找人买棉花,买了棉花之后再找人做衣服,这样总能省下钱来。

再次来到地毯厂,元棠这次居然见到了胡燕的大哥胡青。胡青长得高,眉目挺括,因为常年在外面跑大车,这年月劫道的多,常在外面跑车的人车上都放刀。因此胡青眉眼间带着点狠劲,一看就是个不好惹的。

胡青刚出大车回来,马上就又要走,因此过来看看胡燕,顺便给妹子送点南方的好东西。

元棠识趣的想要告辞,却被胡青看到她手上拎着的电子表。

“这是干什么呢?”

元棠有点无奈:“表坏了,拿去修。”

亏她还花了八块呢,三个月都没坚持到。

“别去修了,这东西里面都是塑料芯,修不好。”

胡青从包里翻出来一个电子手表,花花绿绿的表盘,看着就是小孩子喜欢的样子:“喏,这个,在南方两块钱就能买一个。送你了。”

两块钱……

元棠眼睛突然闪起光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