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6 章 牵线(2 / 2)

加入书签

老的性子来的。所以才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和秦家人的气质不太搭。

秦阁老领着兄弟出来接旨,秦太夫人年高,圣人特免太夫人跪接圣旨,这是对老臣子的优待。

亦安当着秦家众人的面宣读旨意,于是秦夫人知道女儿L被赐婚给慎国公次子。

先前亦安让跟来的小内监向秦阁老透露过这是赐婚旨意,只是没有提及是哪家。

不独秦首辅,首辅的两个兄弟,儿L子也都愣住了。自家是清流文臣,怎么和勋贵联起姻来了?!

莫说清流和勋贵,就是清流和武将,那也是不搭噶的啊。除非那清流本身就是世族出身,像陆家一样。

秦家是从秦首辅这一代开始起的家,若说底蕴,自然不如慎国公府丰厚。可秦首辅是圣人看重的人,有大才,他的孙女有加分项。

事已至此,秦阁老还能抗旨不成?带着一家人接过圣旨,秦阁老就听亦安笑道。

“慎国公托我向阁老递个话。说是府上一公子已报了恩荫,成婚时会按着相应的品级来,不会委屈了姑娘。”慎国公确实是为家里孩子打算过的,长子是世子,不必操心。次子是庶出,便把恩荫给次子,成婚时按官员的等级来办,也体面不少。

秦夫人原还想着慎国公次子日后能有什么出路,勋贵人家的公子,能在科举上有成就的,简直凤毛麟角。很明显慎国公次子并不是在这一范畴之中,能走的也唯有恩荫一条路。

慎国公托亦安给秦阁老带这样的话,就是想让秦家安心,他的次子虽然读书不成,但也不会委屈秦家姑娘。

秦夫人私心里想着,便是赐婚,也是令国公幼子更合适些,怎么说给了慎国公次子?不是秦夫人不满意,实在是令国公幼子和秦珂在各方面看来,都是比慎国公次子更合适的。都是嫡出,年纪也相当。

秦阁老是首辅,虽不是勋贵出身,但嫡庶是可以挑拣下的。不过现在有了慎国公这句话,秦阁老倒是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了。

眼下让秦阁老更加在意的是,代替焦清出宫宣旨的人,怎么换成亦安了?焦掌印在他做首辅之前,便已经在替圣人宣旨了。如今把这位推出来,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秦首辅同样不是天真的人,只是他也想不明白圣人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向秦首辅告辞后,亦安便回宫向圣人交旨去了。

于是宫外开始流传,亦安这个御前女官在圣人面前极为得脸,已经夺了焦掌印的权,下一步就要左右圣意了。

这些话传得有鼻子有眼儿L的,好像亦安真弟的夺权成功,把焦清一脚踹开似的。

事实上这些流言散播的时候,亦安正听焦清说些宫廷往事,两人正在扯闲篇呢。

这两日徐沅姐妹和秦珂陆续出宫,只剩下广顺伯的孙女一人,这位倒不害怕,仍然笑呵呵地住在宫里。按照圣人的意思,左不过是赐婚给哪家公子罢了。犯不上忧心、害怕,只管坦然处之就是。

没过几日,赐婚的旨意果然下来,这回还是亦安去宣的旨,赐婚对象家亦安还挺熟,正是亦安外祖,陆家。

广顺伯的孙女和陆太傅的小孙子年岁相同,这时候赐下婚事,等举行婚礼时,便都是大人了。

而这不是让亦安犯难的差事,而是另外一件。

圣人让亦安拟旨,今年十六的荣康郡主,将要赐婚给令国公幼子!

别的不提,只说令国公太夫人,能乐意嘛?

亦安这时才恍然,怪道圣人没把秦珂指给令国公家,原是给荣康郡主留着呢。

直到这时亦安才明白圣人的良苦用心。荣康郡主虽有皇家郡主的名号,但到底娘家无人,日后圣人宾天,很难说婆家会对荣康郡主如何。

但眼下赐婚给令国公幼子,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荣康郡主的妯娌,未来的令国公夫人,就是临清公主!临清公主和荣康郡主可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情分非她人可比。

圣人把荣康郡主托付给女儿L,未尝没有让女儿L帮着照看的意思。

只是这个旨意却不好宣,令国公太夫人连慎国公夫人都没能磨动,又岂会看上一个娘家单薄的外姓郡主?

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亦安带着圣旨再次出宫,直奔令国公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