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1 / 2)

加入书签

离经叛道起来,成了“简葬”的有力支持者。

这是好事,只是不完全贴合他现在的想法。

“陶氏当年阖族流放,是因为拖欠商税的缘故?陶氏现下可还有后代活着?”

祁峟漫不经心。

夏妍一下子就被问住了,她是镇国公府的女儿,少年时期总随着父兄守边打仗,近些年大祁军事远不如狄国强盛,北方防线一缩再缩,她也跟着辗转流离了许多地方,及笄后才回的京城。

她对京城早些年的八卦秘闻知之甚少。

崔海河却是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

他轻松接过了话题,解释道:“陶家说是流放,实际是满门赐死。陶家一应女眷孩子,还没出京呢,就死的死、伤的伤了。”

“大祁律法对商人尤其严苛,当年各地丰收,粮价大跌,陶家趁机敛聚了大量谷物,准备低价买高价卖。却不料第二年,百年不见的旱灾席卷各地,陶家囤粮无数,最终却没忍心高价抛售,只免费抵作了赈灾物资。”

“虽说陶家是无偿放粮的。”

崔海河补充道:“但当时国库颇丰,杜后和哀帝颁发了大量资金,以安置流民、重建灾区。”

“雄厚的资金被层层盘剥,落到陶氏手上,自然没剩几个子儿;旱灾饥荒过后,百姓的腰包更是一个比一个瘪,陶家的主要生意客户严重流失。但杜后哀帝不知晓这些,他们只知道皇家贴补了那么多金钱给商户,陶家却交不上税了。”

祁峟夏妍皆默然。

“然后呢?”

“然后皇商陶家就受罚出京,彻底败落,淡出历史了。”

祁峟没什么反应。

夏妍却连道可惜。

“以陶家人的经商天赋,若非遭遇如此天灾人祸,我大祁每年的商税不知道能多上多少,国库也不至于空虚至此。”

崔海河跟着感慨。

“太后所言甚是。”

祁峟不置可否。

他皇祖母执政初期,还是很有魄力手腕在的。当年饥荒大旱,很多商户大发国难财,高价抛售了不少粮食。除了陶家,余下皇商皆缴纳了数倍于往年的税收。

别人都交的,怎么独独你陶家交不的?

杜后心里忌惮陶家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

更何况当年的粮税全部免除,朝廷一应支出,不是啃老本,就是指着商税过活。

最富裕最发达的陶家交不上税,怎么想怎么匪夷所思。

当然最终杜后也逐渐清楚了其中隐晦猫腻,挪用灾款的大小官员悉数免职、驱逐出境。

陶家的罪名也被赦免。但陶家荣光,早已不复往昔;甚至陶家直系子嗣,都无一存活。

“孤记得陶氏外嫁女不少,她们现今如何?可有后代?”

祁峟继续询问。

崔海河年轻时是个顶顶八卦的,尤其他还特意关注过陶家,遂毫不费力地开口解释,“陶家得罪了皇家,陶氏外嫁女即便因为婚姻免去了罪罚,其夫婿婆家,大多也是难以接受她们的存在。”

“陶氏女多数‘被死亡’,没留下孩子。”

祁峟再次沉默,他突然想到了杜家的姑娘们。

不知他那些婚嫁了的嫂嫂妹妹、姨奶姨母,近来可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