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2 / 2)

加入书签

他说罢,看向宣睢,宣睢却神色淡淡,问道:“还有别的吗?”

宋檀翻了翻手边的一摞,道:“这些都是言官上奏弹劾沈大人的奏折,京中官员也对沈大人的行事颇有微词,有御史上书,虽未像其他人那样弹劾沈大人擅权,但觉得沈大人行事过于高调,急功近利,恐使江西生乱。”

沈籍下江南已经三个月了,大约也摸出了一些头绪,不然不会有这么多弹劾他的奏折。这些奏折多半是江西那边传来的,京城的官久居权力中心,还算沉得住气,只找了个御史上折子试探。

宣睢通通不理会,所有的折子都留中不发,也不曾在朝堂上议论过此事。

宋檀忍了又忍,还是问道:“陛下觉得沈大人在江西真的横行无状吗?”

宣睢反问,“你觉得呢?”

宋檀道:“沈大人不是那样的人。”

宣睢看了他一眼,道:“朕也相信沈籍的品行。”

宋檀看向宣睢,正对上宣睢的目光,“朝士半江西,动江西就等于与整个仕林做对。遍观朝野,唯有沈籍,不畏难,不求名,不怕死。这就是朕为什么让他去办这件事的原因。”

“至于擅权,”宣睢理了理衣袖,不以为意,“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沈籍身处的境地特殊,兵行险着也在情理之中。只要能从官员手中拿回足够多的土地,就是逼反了江西,朕也算他有功。”

这是宣睢作为一个年轻的,锐意进取且掌握实权的皇帝的底气。除了权术之外,他也在意王朝真正宝贵的东西,土地和百姓。

宋檀愣了一会儿神,心说永嘉公主要是在这里,大约也能称她的父皇做圣人了。

今日的晚膳是宋檀点的菜,赶着雨前摘下来的槐花,加了盐醋凉拌,拌一点虾米,鲜的不得了。槐花肉末卷,用的是精肉,油豆皮儿薄的跟纸一样,吃到嘴里还微微发着烫。有一道鸡汤,用火腿和鲜笋煮的,底下偎着细炭,盖子掀开的时候滚烫滚烫的。

夏天里宣睢胃口不好,但今日的饭菜用得不少,不知道是尝新鲜还是给宋檀面子。

宋檀侍候的也殷勤,宣睢怀疑他是又想出宫。不过一整个下午,宋檀陪了宣睢午睡,起来后陪他看了会儿奏折,然后自己描了几张大字,其余时间就坐在一旁的圈椅里,慢慢的剥莲蓬。

莲蓬的清香弥漫在整个书房,盖过了潮湿闷热的气息。

北安门外北镇抚司,贺兰信从外面回来,穿着飞鱼服,但未着绣春刀,应当是从府中来。校场上有不少人正在演练,他目光扫过去,却在校场边瞧见一个青色的身影。

“那是谁?”贺兰信问。

那人也看到了贺兰信,他走过来,客气地向贺兰信问安。

“宋公公,”贺兰信打量他两眼,“你怎么来了。”

“来送陛下密旨。”宋檀道。

贺兰信看了看他,随后转身先行一步,“跟我来吧。”

宋檀与他走进内室,贺兰信挥退旁人,宋檀从袖中取出密信,“陛下命你调派一队锦衣卫,即刻下江南协同沈籍押送犯官,并护卫沈籍安全。”

贺兰信挑眉,“这是陛下的旨意?”

“自然。”

贺兰信抽出信,信是宣睢的笔迹,印也是春在堂的印。

“我知道了。”贺兰信道。

宋檀看他一眼,道:“一定得尽快赶过去,那边的局势已经十分险峻了。”

贺兰信将信收起来,不冷不热道:“中贵人挂心宫里就是了,外面的事不劳费心。”

宋檀瞥他一眼,没理他。

两人从内室走出来,宋檀还想去校场看看人家耍功夫,贺兰信却站在宋檀身边,看样子要亲自送他离开。

路过校场,忽见校场之上站着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子,身着飞鱼服,一把白麟鞭耍的虎虎生风,破空朝宋檀的方向飞来。

宋檀眼瞧着这鞭子要落在自己身上,躲闪不及,贺兰信伸出手,一把接住了鞭子,手上顷刻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