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3 章 二合一(1 / 2)

加入书签

“这是你们在蒙学的最后一堂课,待三日后结业考试后,你们也完成了在上班的所有课程。”

“日后,唯愿诸君万里飞腾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教习站了起来,冲着堂下的学生拱手一拜。

学生起身回礼,齐声道:“谢夫子教诲。”

随着教习离去,学堂中仍是许久静默。

过了好久,才听有人恍惚问了一声:“我们……当真要离开上班了?我不是在做梦吧。”

有此疑问的并非只他一人,更有人哄着身边的同窗掐他一把,等手臂上传来清晰的痛感,他又嗷一声叫出来,说不清是哭还是笑。

“终于要离开了,呜呜我可终于不用再来官学了,之前也没人告诉我,蒙学的上班会是这样子啊!”

几人围在一起捶胸顿足,说起这两年的读书生涯,忍不住掬一把辛酸泪。

一晃眼又是两年过去,平淡的日子里,为数不多的波澜和惊心动魄,皆是蒙学给的。

正如时序之前所说过的,蒙学的上班不比从前,除了功课压力增加外,便是课程种类和时间都倍增。

以前在下班和中班时,每日在学堂待的时间也就三个半时辰,再刨去清早温书和中午用膳休息的时间,真正念书上课也就不足两个时辰。

可自从升入上班起,课时增加了足足一个半时辰,只要一进学堂,便是排得满满当当的课程,从经文韬略到弓马骑射,甚至君子六艺、女子八雅,无不涉猎。

学堂说是尊重学生们的意见,可以在六艺八雅中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可到了考试时,这加起来十几个方面,却总要一齐出现在卷面上。

以前考得不好,无非是得夫子两句训斥,面上有些丢人罢了,但在上班,比功课更繁重的,乃是各种各样、涉及方方面面的规矩和责罚。

上课走思者,罚。

功课懈怠者,罚。

考试退步者,还要罚。

若有人觉得,考试退步要受罚,那就索性垫底,让成绩退无可退,借此免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像考试退步了的学生,或许只会罚五下戒尺,那名次垫底的三人,则要受二十戒尺,若连续垫底,那便将垫底次数与受罚数累加。

曾有人连续垫底了三次,被当众罚了六十戒尺,最后整个左手的掌心肉都肿了起来,莫说拿放什么东西,就是被风吹拂过,都要疼得龇牙咧嘴。

在这种严苛的处罚制度下,学生们哪里还敢懈怠了学业,就算不想太过苛求自己,却耐不住总有比自己更努力的,若再一不小心被超过去……要命了!

加上上班的侍讲和教习更为严厉,又都是在官学授课了好些年的、有经验的夫子,底下学生有一丁点儿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就连时归这种在堂上一向乖巧的,也因课上走神被罚过两次,两下戒尺落在手上火辣辣得疼,虽没留下过重的痕迹,可那种感觉,她再不想多受几次了。

课堂上的状态或能人为控制,可频繁的考试成绩难免会有波动起伏。

想当初,在第一次了解到上班的惩罚制度后,时归还好奇过:“难道所有人都逃不过责罚吗?我记得太子哥哥是不是也曾在蒙学念书,也被罚过吗?”

同样为连续不断的考核搅得焦头烂额的周兰湘从书本中抬起头来,幽幽道:“可能要让你们失望了。”

“皇兄他每次考试,只要参加必是榜首,上课那就更别说了,皇兄像是会走思的人吗?夫子们夸他还来不及,哪里舍得用戒尺。”

“不像我,大大小小也是个公主,那戒尺啊,就没有一月能放过我的。”

非要说,那便是学神的世界,从不会为考试烦恼。

后来还是时序看不惯女儿逢考就心惊胆战,委婉与皇帝劝谏,蒙学上班的考核制度是否太严苛了些。

又有太子在旁附和,这才让考核制度放宽些许,改成考试排名前十五者,无论是否退步,都可免去惩罚。

正因此,才让时归从繁重的课业中得以喘息。

可以看得出来,蒙学是想将所有学生培养成全才的,就像女子同样要学科举经赋,男子也逃不了捏着绣花针扭扭捏捏的命运。

这些东西等出了官学,或再不会被学生们提起或用到,但至少要让他们知晓,是有此物存在的。

当然,若有学生对某一门功课钻研至深,夫子们也是乐见其成,碰上双方都有意向的情况,就此拜为老师的情况,也常在官学中出现。

只是时归并不在此列罢了。

按照她最初的想法,升入大班后她的精力主要还是放在外面,学业功课什么的,只要能到中下就好。

只后来为了她的掌心着想,才不得不多分出些精力来,打理家里家外之余,学业同样得看重些。

如今再有三日就能与这间学堂告别,学生们窃喜过后,也难免生出几分唏嘘。

学堂里太嘈太乱,时归她们就出去外面说话。

走在熟悉的竹林间,几人半晌无言。

最后还是许锦欢先开口说:“等结业考试结束后,我和妹妹就要被送回荆州老家了。”

“听我爹娘的意思,这次回去后,我俩要在荆州待上两三年时间,主要也是为了去祖母跟前尽尽孝,若有合适的人家,顺便也就可以议亲了。”

“爹娘他们不太想让我们嫁给京中的官宦,若是能在荆州寻到人家最好,若实在寻不到,再回京城来。”

可若是铁了心想寻人家,哪有寻不到的。

换言之,许家姐妹这一走,可能就再不会回来了。

这个消息给众人带来不小的冲击,卓文成第一个着急道:“那你们再不回来了,咱们的缘聚园怎么办?”

“还有之前说好的颐养院,你们不参加了吗?”

京郊的缘聚园开了三年,名气却不见分毫衰减,这两年时归忙于其他事,便与卓文成和许家姐妹商量后,将缘聚园彻底交给

他们几人打理。

不管是新奇还是什么,总归这两年过来,缘聚园在他们手上从没出过任何差错,每次园里添了什么新鲜玩意儿,也是他们宣传得最卖力。

缘聚园的收益,时归只抽走其中四成,剩下的六成里,三人各占两成,而就算只是两成,也让他们攒下不少的家底,至少在他们这个年龄段,足够傲视群雄了。

至于卓文成另提到的颐养院,虽跟时归也有些没关系,但主要还是将军府牵头,卓文成又与许家姐妹合作惯了,便商量着拉她们入伙,这并非是什么赚钱的营当,更偏公益性。

原是边关最近一年越发不太平,大大小小的战乱接连不断,战乱一起,难免就会出现伤兵老兵。

这些伤兵老兵无法再上战场,便是朝廷愿意放归遣返,可也有许多人根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镇西大将军又看不得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儿郎下场凄惨,便大手一挥,欲给这些人颐养天年。

这话说得好,可真做起来,那就困难重重了。

先不说这上千号的兵士往哪安置,就是面前找到地方安置了,之后生活中的吃喝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前些年朝廷尚会收拢一些军户,但随着边关的田地全部被分出,军户已有三四年没有再收了。

后来卓文成听母亲提起了这事,又将这等疑难说给了小伙伴们听。

周兰湘说是可以帮忙上奏给太子皇帝,但二者听后,太子直言难办,皇帝更是连回应都没有了。

就这么又拖了一年,边关的伤兵老兵再也无法逗留,镇西大将军无法,给家里的夫人来了信,想请将军夫人给想想法子,看能不能安置在将军府的山庄里。

这便给了时归一个启发。

她提出或许可以开办一家颐养院,专门用来安置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兵士,颐养院可以负责给他们养老送终,而退下来的兵士们也只需要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像是京郊庄子里的田地缺人,京南几个铺子里也缺看场子的打手,再不济了,当个武师傅也是好的。

至于到底需要他们做些什么,等他们进了颐养院再谈也不迟,只因中途各种意外,颐养院的想法提出小半年,也始终没有落到实处,至今还停留在选址上。

时归虽说能腾出两座京郊的庄子,但不管是为了将军府的颜面,还是为了时府的安危,总是不大合适。

恰好卓文成也不愿占她太多便宜,时归与阿爹商量后,就没再提这事,一直搁置了下去。

直到今日许家姐妹提出要离京,卓文成便着急了。

时归也沉吟道:“文成说得是,你们自小长在京城,为何长大了却要离开呢?再说你们在缘聚园耗费了那么多精力,就这么离开,不觉得遗憾吗?”

许家姐妹沉默良久,轻轻摇了摇头:“这事我们说了不算,要看爹娘的意思。”

“娘上月还说,我们也不小了,该嫁人了。”

她们两个还没有议过亲,便是寻到了合适的人家

,等走过一道道繁琐的流程,真正成亲也有十五六了。

至少在许夫人看来,若过了十六还没出嫁,就是留在家里的老姑娘了。

周兰湘听得眉头直皱:“什么老姑娘,国公府的千金,莫说才十五六岁,便是二十几岁,也是不愁嫁的。”

“母后都说了,我虽不成器,可毕竟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能多留几年总是好的。”

“不然我去找母后说,叫母后请许夫人入宫坐坐,到时再委婉提上两句,看能不能转变了夫人的想法。”

“这……”许锦欢有些意动。

“试试吧。”时归说,“还是你们也着急嫁人了?”

“当然没有!”姐妹两个异口同声道。

许锦愉一改先前的低落,面露两分嫌弃:“我跟姐姐这几年也攒了不少钱,便是离了许家,也能自己养活自己,既如此,谁又想放着舒舒服服的日子不过,反嫁给一个未曾谋面的男人,去照顾他们一大家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