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5 章 明末下12(1 / 2)

加入书签

【士绅和皇权的对抗,不仅仅是局限于朝堂,还表现在舆论话语权。

大家应该都知道,文人的笔杆子有多能颠倒黑白。几千年来,受害者简直如过江之卿。

我这里就随便举几个洪武、永乐父子俩的例子,来给大家破一下洗脑包吧。】

【第一个,就是徐达。】

“嗯?”徐达惊诧的抬头。

【徐达是朱元璋的老乡,也算是第一批跟随朱元璋的人,立下赫赫战功,激动人心的北伐就是他挂帅当总指挥的。

他为人谨慎、胸中有沟壑,因此基本没犯过什么错误,一路扶摇直上位极人臣。洪武十八年因病去世后,朱元璋还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又为他御制神道碑文,允许其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

可谓是生荣死哀了。】

洪武十八年……他还能活十五年呢,他相信这十五年的时候足够把北元给打残了!

徐达起身,叩谢陛下隆恩。朱元璋也赶紧下了御座,亲手把他搀扶了起来,拍了拍徐达坚实的臂膀。

一时间君明臣贤,其乐融融。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被戏称为“洪武唯一一个善终的功臣”,竟然也被人造谣说是因朱元璋逼迫而死的。】

还没有松开手的朱元璋和徐达:“……”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为啥呢?

因为有一个民间广为传播的版本,是说徐达当时生了背疽,据说只要吃蒸鹅这种“发物”,就会加重病情甚至死亡。朱元璋知道以后,马上御赐蒸鹅给徐达,徐达知道朱元璋要杀他,于是含泪当着使者的面把蒸鹅吃完,不久后便病发身亡。】

崇祯也听过这个故事,给他讲经的翰林学士还暗戳戳对高皇帝这种行为表示不赞同。

【“送蒸鹅”这个故事最早的出处,是在明代中叶徐祯卿——没错,就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那个徐祯卿。

他写了一本野史笔记,叫《翦胜野闻》,里面记载了这个故事。但他也只是记载朱元璋赐给了徐达食物,并没有说就是蒸鹅。

至于可信度嘛……反正清代的《四库总目提要》说:《翦胜野闻》这本书里的内容,一点都不可信,“书中所纪,亦往往不经”。

然后到了赵翼这里,他的《廿二史札记》居然依旧转述了“赐食”这个故事,并且深度加工为“赐以蒸鹅,疽最忌鹅”。

但赵翼是把这个故事作为“传闻无稽之谈”来讲的,可是没想到传着传着,后人竟真的把这当成了史实了。】

啊……?居然是假的?崇祯表示震惊。

朱棣十分不爽,居然敢把他爹编排成这样,敢不敢把这几个人的祖宗都报出来啊,他绝对让这些人出生不了!

【说实话,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背疽根本就是不治之症,三国的刘表、后唐的李克用等人都是死于此病,如果朱元璋真想让徐达死,坐等他病死就可以

了,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让自己背负上“杀功臣”的骂名。

而且最重要的是,洪武六年之后,徐达就作为戍边大将军,常驻北平了。朱元璋还能千里迢迢给他送南京的“蒸鹅”?

别扯淡了。】

朱元璋喃喃道:“抗生素是什么?”

有了这个东西,老徐岂不是就不用死了?

【徐达死后几百年还要被人造谣,他的夫人也没躲过去。】

徐达内心默默骂街:这就过分了吧,怎么还扯到家中女眷了,有本事跟他单挑啊!

【嘉靖年间有个举人叫余永麟,他写了一本书来记载明代人物轶事,叫《北窗琐语》,里面记载了一则故事。

“中山武宁王夫人谢氏,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后□□登大宝,中山就封,每朝见太后,谢夫人时致不平,尝有“我家不如尔家”之言。太后以是语及□□曰:“枕边之言,中山宁无动心乎?”一日召宴内廷,中山与焉,命勇士杀谢夫人于其第。□□持卮酒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灾。”中山跪而饮之,然不知夫人就戮也。”】

【大意就是说徐达的夫人谢氏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无知蠢妇。在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后,谢氏进宫去见马皇后,竟然会说出“我家比不上你家”这样明显带着脾气的话来。而马皇后也完全不像正史之中那样贤德,竟然就在朱元璋耳边打小报告,怀疑徐达要造反。

最终老朱趁着徐达进宫参加宴会的机会,派人去其府中将谢夫人打死,还特地敬酒给不知情的徐达说:“今天你家算算免除灭族的危险了。”然后徐达这个憨憨就跪着把酒喝了,完全不知道自己老婆已经被打死了。】

徐达:无语就是我的母语。

【咱就是说,你编也得编的像样点吧?

在明朝称呼马皇后,不是应该称为“高皇后”或者“高后”么?太后算什么意思?马皇后可一天也没有当过太后!】

朱元璋心里一惊,那岂不就是说,秀英会比他早离开人世?!

人生无常,八八叹气,舍不得媳妇。

【而且徐达的老丈人是谢再兴,这人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朱文正,一个嫁给徐达。朱文正就不说了,这货是个憨憨脑子不好使,闹着要投降张士诚,让朱元璋给圈禁了最后郁郁而终。

谢再兴也不是什么正经人,跟朱文正一样心胸狭隘,也因为职位问题投降张士诚去了,结果后来被被李文忠大败,后被磔于市。

也就是说,谢氏娘家什么依仗都没有,她凭什么这么狂?

更何况洪武二十年,朱元璋还追封谢氏为中山武宁王夫人。】

这件事崇祯倒没听说过,听天幕这么一分析,觉得很有道理,太假了。

【既然编排了徐达老婆,那跟他并称“双雄”的开平王常遇春夫人自然也不会放过。】

殿上一阵沉默,因为常遇春前两天在北伐途中去世了。

朱元璋十分惋惜,要是有

天幕上说的那个“抗生素”,说不定就能保住开平王的命。

【这回是万历年间,一个被罢免的闲官王文禄所写的书,叫《龙兴慈记》。

“圣祖悯常开平遇春无嗣,赐二宮女,妻悍不敢御。晨起捧盂水盥栉,开平曰:好白手。遂入朝去矣。至回,內出一红盒,启之乃断宮女手也。开平惊忧,后入朝仪度错愕。圣祖问之不敢对,再三诘曰:面色非昔,岂谋朕邪?开平惧,尽吐其实,且叩头曰:圣上怜臣,赐二宮女,恩莫报也。今若此,有孤圣恩,万死莫赎,故连日惊忧。圣祖大笑曰:再赐何妨?且入宮饮酒解忧。外命力士肢解其妻,分赐功臣。上写曰悍妇之肉。开平回不见其妻,惊成癲癎。”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朱元璋曾赏赐常遇春两名宫女,因常遇春妻子善妒,常遇春不敢与宫女同房。

有天早晨,宫女捧着水盆给常遇春梳洗,常遇春赞叹宫女手好白。等到上朝回来,常遇春妻子送给他一个红盒子,打开发现是宫女的手。常遇春吓了一跳,上朝后也神情紧张。朱元璋问他怎么回事,常遇春不敢回答。朱元璋反复问他,并说:“你的表情异常,难道暗中想谋反吗?”

常遇春吓得只得说出实情,叩头道:“陛下可怜臣,赐给臣两名宫女,圣恩难报,现在有负圣恩,臣罪该万死。”朱元璋大笑道:“再赐你宫女又何妨?你暂且入宫饮酒解忧。”朱元璋于是命令武士肢解常遇春的妻子,分赐功臣,上面写着“悍妇之肉”。】

【《龙兴慈记》这书哈,据书前小引,书中内容是他年幼时听其母陆氏所说。

一个母亲,会给自己年幼的儿子讲这种血腥的故事么?

很难不怀疑王文禄和他娘的精神状态。

常遇春的长子常茂,约生于元顺帝至正十六年。从第一句“圣祖悯常开平遇春无嗣”来看,常遇春夫人被杀这件事不会晚于这一年。

但是这时候朱元璋刚刚成为郭子兴的一把手,并凭借攻下南京的功劳,在龙凤政权小明王手下做了个江南行省平章。怎么到了王文禄笔下,又是朱元璋已经有了许多宫人,常遇春还对其称呼为“圣上”了呢?

再说了常遇春向来以悍勇闻名,外号“常十万”,平生最喜欢的就是杀俘和屠城。这样一个勇将看到宫人的断手就吓得魂不守舍?

更何况常遇春的夫人是凉国公蓝玉的姐姐蓝氏!常遇春死于洪武二年七月,死后追封开平王,谥忠武。而《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十六》记载:“(洪武二十五年二月)辛巳,开平忠武王夫人蓝氏卒。诏赐钞百锭、绢百疋、米百石。”】

呀!朱元璋不关心这些只知道躲在阴沟里的臭虫伎俩,但听到蓝玉居然是凉国公时惊讶了。

自己肯定都是要按照军功来封爵位的,蓝玉这小子看样子打仗挺厉害的嘛,可以重点培养一下!

【再说说第二个皇帝,我们的明成祖永乐大帝,他的洗脑包可深。】

朱棣傲然的盯着天幕,看看后世到底能怎么诋毁他!

虽然他最

怕自己靖难落于后世悠悠之口,有些心虚。但天幕既然要说,那他就好好听听!

【成祖的皇后是徐达的长女,徐氏天资聪颖,温柔贤惠,喜读诗书,被人们称为“女诸生”,自幼便被选入宫中,陪伴在马皇后身边。两人青梅竹马感情一直非常好。

永乐大帝这辈子一共有9个孩子,其中三子四女都是徐皇后所生。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孩子生的太多影响身体,永乐五年徐皇后溘然长逝,享年四十六岁。】

朱棣如遭雷击。

大意了,没想到是这种噩耗。

“赶紧,让太医院的太医都去给皇后看诊,以后十日请一次平安脉,不行就找找民间的神医!”朱棣知道太医院这帮子人最喜欢用贵重药材吊着人,所以连民间大夫也要弄来。

他的皇后不能早逝!

朱元璋眼睛一眯,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他确实是打算跟这些功臣结亲家的,只是现在他的孩子们都还不算大,还在考虑中。徐达的大女儿……和老三老四老五的年纪都合适……

所以到底是哪一个抢了标儿的位置,成了这什么永乐大帝呢?

【痛失挚爱徐皇后的成祖变得性情暴躁,后宫人人自危,但他也没有做清教徒,之后也有新宠,甚至永乐七年还大封后宫。

但是造谣他因为暴戾活剐三千宫女就不对了。】

嗯……?崇祯奇怪的在心里盘算,宫里的宫女有三千人么?

【这则谣言跟上面说的那些野史或者闲书不同,它来自于正规史书:《李朝实录·世宗庄宪大王实录》。《李朝实录》是由朝鲜王朝官方修纂的编年体史书,就像是我们每个朝代都会修的实录一样。

在《世宗实录》中,朝鲜人记录了由明朝回国的金黑女士所描述的永乐朝宫闱秘事。

金黑是谁呢?是个会编故事的奶妈。

从元朝开始,高丽姬就是一种很高级很出名的人形“货物”,跟后来的扬州瘦马差不多。到了明代,朝鲜为表现自己的孝顺,经常送高丽贡女进宫给皇室享用,顺便还能给高丽姬打打广告——皇帝用过都说好!

永乐的后宫前后就收了好几个。

韩丽妃,本贯清州韩氏,贵族出身。永乐年间因美貌出众,被朝鲜进贡给明朝,作为皇帝的妃子。这位金黑女士,就是韩丽妃的陪嫁宫人。韩丽妃在成祖去世之时被殉葬,金黑作为乳母却活的挺滋润的。一直到宣德十年,新即位不久的明英宗朱祁镇下旨将包括金黑在内等五十三名朝鲜女子送归本国赡养。

结果没想到的这位女士竟然恩将仇报,回国之后开始编排永乐大帝的后宫。】

朱棣:“……”

恩将仇报就过分了哈。

朱元璋倒是不在意,因为很快就不会出现朝鲜这个国家了。

【在金黑的故事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贾吕。这位贾吕,是一位吕姓商人的女儿。

永乐七年,大封后宫,而且多是朝鲜妃子。其中权氏为

贤妃,任氏为顺妃。李氏为昭仪,吕氏为婕妤,崔氏为美人。贾吕因为和吕婕妤同姓,因此起了结交之心。但是吕氏瞧不起贾吕商人家庭的背景,对她不屑一顾。贾吕对此怀恨在心,一直寻机报复。

到了永乐八年,贤妃权氏在随侍成祖北征途中病逝。这个贾吕趁机诬陷吕婕妤下毒害死权氏,结果是皇帝就此赐死吕氏及其宫女、宦官百余人。

但是吧,当时韩丽妃尚未入宫,金黑对这一切并非亲历,无非也是道听途说而已。而根据她的说法,贾吕诬陷了吕氏之后,依然在宫中兴风作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