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4 章 明末农民起义1(2 / 2)

加入书签

这是朱元璋心碎的声音。

李善长等人正喜滋滋的赶来想和陛下一起看天幕,结果刚到门口就听到了这句,简直想转头就回去。

但也只能想想,于是他们几个只好硬着头皮过去。

刚要行礼,朱元璋就摆摆手:“不必虚礼,都坐吧,让咱听听到底怎么回事。”

[明末,要我来说就四个字:一笔烂账。

如果再换一句话,那就是六个字:没救了,等死吧。

属于朱元璋重生,来当皇帝也不行的那种。]

被点名的朱元璋刚要喝水,听了这话差点掀了茶杯,室内一片肃静,大家都低头装死,谁也不敢说话。

咸阳宫的秦始皇却来了劲头:有多差?有多烂?比当初的秦末还差么?快让朕听听!

反正大秦现在不可能二世而亡了。

[明末的溃烂,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全面的、制度性的烂,不是一个天降伟人就可以解决的。

up主看过几篇明末的历史争霸小说,小白纯爽文不提,正经的那些,就算是穿成崇祯本人或者朱家太子

,套路也差不多都是先敛财,然后养兵练兵,不管外面洪水滔天,先要找一个根据地发展,撇开现有的官僚系统,发展一套自己的执政班子,然后再出去打那些起义军、军阀和鞑子。()

你说,这跟起义重新打天下有什么区别?

?想看八扇屏风的《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吗?请记住[]的域名[()]?『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可想而知明末的社会和朝廷是一副什么鬼样子。

就算是李世民来了,他可能也分身乏术吧,有没有太太写李世民穿明末的小说啊,我还真挺好奇的哈哈哈。]

李世民嘴角弯起了弧度,看来他确实是后世帝王的标杆,天幕总拿他来举例子。

[扯远了,回归正题哈。

就像是唐末的隐患80%能追溯到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一样,我觉得明末的隐患50%能追溯到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

应天紫禁城,永乐元年。

虽然自小生活在这,但朱棣住在这乾清宫里还不大习惯。

刚出现异常时他也吓了一跳,虽然藩王造反不好听,但他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重来一次他肯定还是要选择起兵的。

但刚当上皇帝就有什么不好的天象……那对他来说可以大麻烦,这些文官嘴里可不饶人!

不过看了两息他就明白了过来,赶紧让钦天监去编好话,自己则叫了心腹来,一边听一边商讨之后的对策。

明英宗?应该是他的子孙吧?

[明英宗啊,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吧,永乐大帝的曾孙,瓦剌留学生。]

哦,原来是他的曾孙,不过既然是和安史之乱相提并论,那肯定是个昏君。

他让人把自己的太子叫来,一起听听。

[他年少继位,接受的是四代明君经营后留下的大明,国库充盈,海清河晏,一派治世景象。

然而就是这种天胡开局,他竟然硬生生给玩脱了。]

朱棣看着大胖儿子走到自己旁边,抢先开口道:“听听,你的好孙子。”

朱高炽很委屈,他儿子才刚五岁呢,哪里管得着孙子什么样?再说,那不管怎么说也是他父皇的血脉,怎么能让他一个人背锅。

但胖胖一句话都不敢说。

[他不听辅政大臣的教诲,他妈孙太后也一味的溺爱,任由他宠幸一个太监王振,竟然叫他先生,让朝臣尊称王振为翁父,诸葛亮听了都得骂一句晦气。

王振说什么他信什么,一忽悠就有。这不就出事儿了嘛。

王振想给自己刷政绩,刷军功,正好瓦剌寇边,他就忽悠明英宗去亲征。

一个养在深宫妇人之手的少年天子,连杀鸡都没见过,如何能上战场?亲征也不要紧,那时候永乐朝的诸多将领都还健在,只要放手让他们去安排,自己乖乖当个花瓶摆设去见识见识,学习学习,也不错。

但他偏不,他就听王振的话,王振简直快出口成宪了。]

[先是调令匆忙,准备不足,大家都饿着肚子呢,武器装备也不合适,就这么出发了。粮食不够不不是很要紧,因为离得很近,到了地方再就食也行,但王振哪里管普通士兵的死活呢?根本没有后续安排。

然后打仗不听将领指挥,战略战术全都没有,就自己在那里作死,回去的路上还要摆谱不进城,在野外露营。

是真把这儿当打猎春游了哈?

最后的结果就是,被也先围攻,二十万大军一下子覆灭,靖难之役的许多将领如英国公张辅等战死。明英宗本人被瓦剌的也先首领俘虏,简直大明开国以来的最大耻辱,和靖康耻差不多能放在一起的水平吧。]!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