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1 章 东厂,开门(一更)(2 / 2)

加入书签

而她们,确实本就是对女子足部最熟的人。

宁二娘还抱着女儿去了一趟最近的惠民药局,正好看给给女儿缠足的姑婆坐在里头,见了她还有心情玩笑道:“老身没想到这辈子吃上官粮了。”

然后又非拉着宁二娘给她签个字,留下家宅住地与姓名:教治一个缠足的妇人如何行走,如何做特制的矫鞋后,她是有额外的五十文拿的。

五十文对普通人家来说绝对不少:轿夫和搬运工辛苦一日才五六十文。

且五十文可以买一斤棉花或是两斤猪肉了!*

所以不轮值的时候,姑婆们都会向原来一样,走街串巷去拉客……只是原来是巧舌如簧劝人给女儿缠足,现在是主动劝人放足,而且特意留下自己下次当值的时日:以咱们的交情,可得把这五十文给我赚!

虽然宁二娘的女儿用不着,但来都来了!宁二娘被她缠不过,只好给她留了个名。姑婆也忙给她拿了一张鞋样子算作回送:“这是老婆子给几个从前缠足紧、有些伤着骨头的姐儿做的几双鞋里头,实实在在选出来的穿着最舒坦的好样子。”

因宁二娘是管着家里所有银钱的,出门的时候不由在算账:哪怕药局隶属官方,会抽查这些婆子的记录本,只怕也有些婆子会冒支滥领些,

再加上这印书的银钱、药局要免费发放浴足粉的银钱、五城兵马司加班加点也要多发的月例银……

朝廷此番很是大手笔,显然是哪怕被人算计些,多花些银钱,也要尽快将禁缠足和放足事推下去。

不愧是天家,真有钱啊。

*

当真是一笔巨款。

自九月十五日起,高朝溪是亲眼见到海样的银子,每日流水似的花出去!

姜离大致看了看账本——作为曾经的打工人,也不免被庞大的开销震惊地眼晕,感叹道:“多亏掏了王振的钱

包。”

毕竟王振捞的钱可是‘金银六十余库,市帛珠宝无算。’[2]

说起来当日王振的财产封存着由东厂交到她手里的时候,金濂还来暗戳戳打听过,直接就被姜离怼了回去:是朕的王先生(朕的钱)!

金濂难得败退:果然,王振就是陛下的龙之逆鳞。

光禄寺的银钱补了兵部国库亏空后,这份钱姜离就不会再放手了。

朝廷不会将大把的钱用在这里,她要用。

**

金鱼胡同。

“阿娘。阿爹回来了。”

宁二娘摸了摸女儿的脸,虽然从外头进来,但小脸蛋倒是不冷,于是又让她去院中玩了,适量的多走动下。

周坊一进门,宁二娘就知道他肯定有新的八卦聊,近来丈夫每次回家,都是这种老鼠偷灯油似的双眼冒光……

“今儿别卖关子,直接说怎么了。”

宁二娘若是眼前有镜子,就会发现她自己也双眼冒光。

“我前几日就跟你说过,自九月十五日后,锦衣卫和东厂就一直在各个官宦人家突查。”

是真的‘突’,两个大明如雷贯耳的部门联合起来,随机去叩官员的门。

进门就要查家里女眷有没有放足——锦衣卫控场,东厂查实。

若官员家中推脱:内眷不宜见人,自会随行的宦官站出来:咱家在宫里是连诸位娘娘们都见的,贵府内眷自然没什么不能见的。

而一旦查出来,就按照诰书免官、夺科举资格、罚银等一条龙服务。

甚至近来渐有检举之风:大明朝最不缺读书人,缺的是官位啊,多少举人伸着脖子好多年也混不上个官位,多少官员一辈子升不上去。

那现在……

举报上峰同僚违抗圣旨,多么正义的晋升空间啊。

“这回是哪家又倒霉了?”

宁二娘起初只是随口一问,因锦衣卫和东厂查的都是有名有姓的朝臣,当日在朝上既然‘自愿表了态’,那当然得说到做到。

那些个大官的事儿听个热闹,跟他们家是没什么关系的。

然而这次不一样——

“那皮作局的赵青,你也去过他家吧。”

宁二娘当即眼睛就更亮了:认识的人!

“你也知道他家老母凶的很,也轴的很,在家里什么都要说了算。”

“这次非不肯给孙女放足。”周坊顿了顿:“不知是不是被皮作局旁的人偷偷告到了锦衣卫那里。总之,锦衣卫就上门了,查实家中妇人女童皆未放足。”

“若是当场认错悔改也罢了,不过免官,谁知老太太犟的哟,问就是她老太婆不识字,耳朵聋没听说这件事,又嚷嚷着说朝廷也管不到她家里儿媳孙女的脚,当场就撒泼。”

宁二娘听的咋舌:真正的勇士总是以朴实无华的形式出现。

这可是锦衣卫和东厂啊!!

“然后呢?”

“东厂的人也不废话,当场摁倒赵青就缠足,老太太当场撅过去,又被掐醒了。之后才痛哭流涕服了软。”周坊一摊手:“你说何苦来着!”

然后跟妻子道:“以后不用跟他家来往了。”跟下一任皮作局的同僚交朋友吧。

*

夫妻俩亲密说着赵家的闲话,直到女儿飞奔进来,扑到宁二娘怀里。

见女儿奔跑过来,本来就心情不错的宁二娘,更是忽然就涌出来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宝儿?怎么忽然跑进来?是饿了想吃点心吗?”

“今儿娘带你出去喝牛乳茶好不好?”

如今市面上忽然多了不少牛乳茶的铺子,因用牛乳和糖霜,是寻常人家舍不得吃的贵价点心。

但今日宁二娘就要带女儿去!

六岁的女童先是欢呼了一会儿,然后才想起跑进来的原意:“阿娘,有人拍门。”

这个点?正是家家户户预备饭的时辰,谁会不打招呼就上门?

夫妻俩心道:大概是街里街坊要借酱醋吧。

直到女童的声音脆亮模仿方才的叫门声——

“东厂,开门。”

“锦衣卫,开门。”

周坊吓得当场掉凳:娘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