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4.第 84 章 传承(1 / 2)

加入书签

陈珠怏怏不乐回到了院子。

她现在住的这个院子是冯初娘的院子, 冯初娘从荆州到这边需要久住,就在伊川县买了一套宅子,因为地势高所以没有受到洪水波及。

那天陈珠带着梁淑去看大夫, 正好遇到冯初娘,冯初娘还记得和她在码头边上有一面之缘的陈珠,看到她们孤女寡母,母亲又受了重伤, 便好心收留了陈珠母女。

梁淑这才不用和其他灾民挤在一处, 而是能有一个干净的小房间门养伤。

陈珠走到梁淑房门前, 强行扯扯嘴角, 让脸上的愁容变成笑容, 而后才推开门入内。

梁淑正躺在床上睡觉, 她的一条腿被布条吊在被子外面, 上面粘着被捣烂的草药。

因为在不干净的洪水中泡了太长时间门,腿本身又擦破了皮, 那一块肉全烂了,发炎流脓,大夫只能将那一块肉都给剜下来,可处理得不及时,在洪水中泡的时间门太长, 就算是这条腿勉强保住了,也只是不用截肢, 从外表上看起来好一些, 可还是瘸了。

陈珠轻轻坐在床头边, 看着自己在这世上仅存的亲人。

阿娘瘦没了,陈珠看着梁淑突出的颧骨,抬起手想要触摸梁淑的脸, 手却停在离脸三指高的地方迟迟没有碰上去。

罢了,还是让阿娘多睡一会儿吧。

梁淑在洪水中四天没有吃过一粒粟,又被发炎流脓的伤口带起了热毒,身上烫得厉害,头一天晚上发烧差点都醒不过来了,还是陈珠跪在梁淑床前哭着要娘不要丢下她一个人这才激起了梁淑的求生意志,硬生生扛过来了。

只是这一种大病也抽干净了梁淑的元气,梁淑睡着的时候比醒着的时候要长。

陈珠已经很庆幸了,不管怎么样她总归还有一个亲人活着。

转身将门轻轻带上,陈珠脸上强装出来的笑容瞬间门又消失了,她垂头丧气走进了堂屋,一抬头却惊讶地看到了冯初娘。

“冯娘子。”陈珠有些拘谨。

冯初娘温婉笑笑,招手示意她坐到身边。

“你这几日心情不好,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冯初娘柔声询问。

陈珠心里一惊,连忙挥手:“没事没事,我没有什么烦心事。”

本来她和阿娘一起住在冯娘子家中就已经给冯娘子添了许多麻烦了,怎么还能再因为她心情不好这点小事再给冯娘子添麻烦呢?

冯初娘笑吟吟:“你不说我也能猜出来原因,我举荐你做小管事,你因此受到了刁难是吗?”

“是我自己没用,冯娘子举荐我做小管事是一片好心。”陈珠脱口而出,随后才意识到她被冯初娘一句话就把心情不好的原因套了出来,脸顿时红透了。

陈珠偷偷打量着冯初娘,冯初娘只是温柔看着她,表情像是她阿姊一样。

每回她遇到麻烦事,她的阿姊就会露出这种温柔极了的表情安慰她。

想到这,陈珠不由鼻尖一酸,心中积压的委屈往外冒。

“他们都不服气我。”陈珠低声道。

冯初娘选了陈珠做她这个小队的小管事,可陈珠除了识字以外什么本事都没有,先前在县里也没有什么名声,她组中的人虽然碍于她这个身份表面上要听她安排,但是陈珠能感觉到他们不服气。

郑大家那个老太太总是想多拿一点饭,自己阻止她,她就会阴阳怪气数落自己。孙老三的婆娘被水冲走了,他不着急找他的婆娘,却总是贼兮兮地打量自己。最老实的赵老五一家,虽然面上没说什么,可陈珠也听到过他和他婆娘背后议论自己……

陈珠有时候想,要是她不做这个小管事,只做一个普普通通的灾民,是不是就不会像现在这么难过了。

“这样啊。”冯初娘轻声感慨了一句。

陈珠羞愧地低下了头,觉得自己辜负了冯娘子的期望。

冯娘子是看中她才会让她当小管事,可她却什么都做不好。

“我还没给你讲过我的事情吧。”冯初娘将陈珠拽到她身边,两个人挨在一起,肩膀贴着肩膀。

“你觉得我厉害吗?”冯初娘问。

陈珠瞪大了眼睛:“冯娘子当然厉害了!您什么事情都能做到!”

在连十个人都管不好的陈珠眼中,能管上万个人的冯初娘厉害得整个人都在发光。

冯初娘轻笑一声,抬手将陈珠掉下来的碎发掖到她的耳后:“我在你这个年纪,大字都不识一个呢。算起来你现在比我当初要厉害多了。”

陈珠面露震惊。

“三年前,也就是开元二十六年,我才开始学识字。”冯初娘眯着眼睛,缓缓诉说着她的故事。

“我年纪很小的时候,我阿爷去山里打猎,就再也没能回来。阿娘就带着我和妹妹单独过日子,我阿娘拼命种地,可她一个寡妇养三张嘴还是十分辛苦。哪怕阿娘没日没夜地干活,我家里还是一年比一年穷。”

冯初娘语气渐渐低沉:“孤女寡母在村子里只能任人欺负,有很多流氓会在我家门前冲我阿娘吹口哨,我家的地也一年比一年小,村里人欺负我阿娘一个寡妇不敢吵架,就把他们的田头往我家地里挪……”

这也太惨了。

陈珠面露心疼,她阿爷虽然不善经营把祖上留下的宅子和田地都卖了,可好歹她阿爷读书识字,能帮人写信,受人尊重,也没有混账流氓敢来欺负她们一家人。

甚至她们一家人比起普通百姓来说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能吃饱穿暖,阿爷赚了钱还会给她和阿姊买零嘴。

“后来多亏了李娘子。”冯初娘面露感激,“李娘子雇我阿娘卤货,而后又开办学堂收学生还教手艺,我在学堂上了一年学,又正好遇到李娘子和衙门一起收拢流民需要能读写的人手,我就报了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