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6 章(2 / 2)

加入书签

这些楚孑都要知道才行。

于是,他也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变成茶痴,网购了几十种不同的茶叶,每天闲下来就泡一壶。

其实说实话,他在刚开始喝的时候,真的分辨不出白茶和黄茶,也分辨不出冻顶乌龙茶和铁观音等等茶叶的分别,甚至分辨不出来100块钱一斤的茶叶和100块钱一两的茶叶的分别。

他,楚孑,就是妙玉口中的大饮牛。

但在3月底的某一天,他早起照例给自己泡了一杯嘉义阿里山高山茶,之后又泡了一杯南投鹿谷冻顶乌龙,忽然一瞬间,他品出了这两者细微的差别。

虽然同属乌龙茶,但前者属于清香乌龙茶类型,在制作的时候是轻度焙火的,而后者则是中度焙火的,是冻顶乌龙茶的代表。

南投鹿谷冻顶乌龙明显有一股更浓厚、更深沉的草本香气,这是属于乌龙茶特有的香椿与甘甜,而高山茶品尝起来更加爽口,回甘绵长。

这一瞬间,楚孑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几乎在几天时间就品尝出了各类茶叶的异同之处,之前一些很缥缈的形容词,什么蜜香、木质香、果香等等,他几乎都有些感受了。

而在这些茶之中,楚孑也找到了自己的最爱。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第一次喝名贵的茶叶喝的就是明教授给他冲制的黄茶,他竟有些曾

() 经沧海难为水了,在众多茶叶之中最爱的就是霍山黄芽。

这种茶主要产地就在六安市霍山县,形似雀舌,细嫩而且有很多毫毛,它是黄茶中最为经典的代表,香气清高,醇厚回甜,而且细品有一种成熟的板栗香气。

如果把茶比作人的话,绿茶像是少年,带着一股冲劲,也是所有茶之中口感最“烈”的存在,而乌龙茶则像是壮年,有着特有的醇厚浓香,但也不失甘甜,而发酵程度在两者之间的就是黄茶了,它像是青年人一样,带着些稚嫩甘甜的口感,但又有一股馥郁的香气。

而且黄茶不像是绿茶那么寒凉,也不像是乌龙茶那么浓烈,清清淡淡,丝丝缕缕的留香也很让楚孑喜欢。

从他能品出不同茶之间的分别之后,他几乎每天雷打不动的喝一杯黄茶,只是再怎么喝都似乎没有明教授给他的那杯茶一样带着淡淡的麦子香气,那种如乡村般质朴,宛如田间耕作的青年一样的茶留给了他很深的印象,可就是找不到。

时间一天天的推移,就在一包霍山黄芽见底的时候,考研复试到了。

楚孑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到了一间教室门口,果不其然如他所料,这里就只有他一个人。

难道真的只有他一个报名么?

终于通知他进行复试了,他便也没再想太多,直接走了教室。

教室里坐着五位老师,都是生面孔,而明自得教授就坐在最中间。

复试面试的流程都差不多,先向他发问的应该是英语方面的教授,让他先做了一段自己介绍,之后又问了他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业知识方面,楚孑的英语本就很好,因此也算是对答如流。

再之后就是另一位老师,向他问了一些政治方面,尤其是最近新闻热点的问题,这方面楚孑也做好了准备,于是一一回答,应该也算是过关了。

然后,一位老师又让他从一盒子卡片里抽了一张卡出来,楚孑一看,卡片上写着一个问题——“请简述茶叶在汉朝时期的发展经过,限时5分钟。”

楚孑差点笑出声,这不是正中他下怀吗,他跟着屠銮教授学的就是秦汉史啊,看资料的时候也专门看了半天茶文化呢。

于是他就开始说,从《茶经》中记载的最初茶是从西南地区的贡品,进入宫廷,最后才进入百姓家中讲起,又讲述了汉朝时期人们如何开始种植并培养茶树,又讲了汉朝制茶的方式,以研磨茶为主,需要用到茶锅、茶炉、茶臼、茶碾等等设备,具体每一件都在哪个地方出土过,等等。

五分钟几乎完全不够讲。

终于到了最后,全场目光集中在了明教授身上。

楚孑本以为明教授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的,但没想到明教授却只是一脸严肃,言简意赅地问他:“你最喜欢什么茶?”

楚孑愣了一下,随即才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喝了多少种茶,最爱的还是黄茶,以及原因之类的说了一通。

当然,他没好意思问明教授“哪天您给我喝的是什么黄茶”,毕竟让别的考官知道这件事也会带来麻烦。

明教授听完,微微点了点头,只道:“你这个年纪,正像是黄茶啊,也难怪你喜欢黄茶。”

之后,他们就让楚孑出去了。

楚孑出去的时候,看到门口坐着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生,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不止他一个人报名,可能后面还有好几个学生呢。

但他也并不太在意,毕竟他是初试专业第一,自认为复试表现也还不错,于是就带着轻松的心情走出了云大。

4月底,正是云省春天最美好的季节,楚孑早起就看到公众号推送了一条消息。

【楚孑,你好。恭喜你已被录取。录取院校:云大;录取专业:茶学(茶文化及茶树栽培)……】

楚孑微微一笑。

终于,尘埃落定。

他新的征程,就要开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