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5 章(2 / 2)

加入书签

只不过,他们运的是侵略者。

而王叔他们运的,则是能将沉入海底的英烈送回岸上的设备。

面对三米高的甲板落差,一众水下考古的精英想了半天也没想到更好的办法,只能用绳子一点一点的把它们拉上平台。

“水下考古的确是体力活儿啊,”小鲁一边拽绳子一边笑道

,“咱们这是冉阿让了。()”

在平台上负责抽沙的广州打捞局潜水队员的帮助之下,花费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他们终于把设备拉了上去。

而面对更大的空压机,就只能交给甲板上的长臂挖掘机来起吊了。(是的,在浙奉662的甲板上还有挖掘机)

所有的物资都运上船之后,还要进行登记、设立备品库、充气站、人员安置宿舍等等一些列工序。

考古工作并不是穿上潜水服下海就行的,这些看似无聊的准备工作也是考古生活的一部分,逃也逃不脱。

等把这些忙完,已经到了中午了。

大家第一次凑在一起,在海上吃了工作餐。

简单的家常小炒,配着刚出海的海鲜,就是想难吃都难。

楚孑和鲁小达上午都花费了太多力气,此刻也吃的不亦乐乎。

再之后,他们参观了一下浙奉662。

浙奉662上的条件其实十分艰苦,目前只上来了4个集装箱,有2个要给打捞局的潜水员住,1个用来当做厨房做饭,还有一个才是他们的临时宿舍。

这一个小小的集装箱里,要住7名队员。

也是趁这个时间,总领队周春水(水哥)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未来的工作安排。

他们和另外一组潜水员轮流来浙奉662上工作,三天一轮换。

而他们的主要目标则是要找到水下这艘钢铁沉船是“经远舰?[()]?『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的铁证。

他们对比了经远舰的设计图,认为之前用多波束声呐扫描出的长环型物体是经远舰水线位置的装甲防护带,又被称为“铁甲堡”。

副领队又来介绍了铁甲堡的水下位置和渔网的扫除情况,一场会议就算是开完了。

之后,楚孑他们四人就回到了小宿舍,开始进行组内的会议。

何领队让楚孑这位经验最浅的队员负责水下摄影的工作,正好之前也有些摄影方面的经验,楚孑也迅速领命。

很快,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把相关的设备都运来了。

楚孑看着这茫茫多的器械,也严肃了起来。

这次没有秦铎和屠銮教授给他兜底了,这也不再是一次实习或者“看看”,他必须成为一个真正的队员,独当一面。

他当即把摄影器材转运箱里的东西清点了一番。

照相机、防水壳、水下摄影灯、浮力夹臂、蝴蝶夹、充电器等等,一应俱全。

楚孑不仅把数目一一清点清楚,还分别试用了每一个设备,以确保不会出错。

连何领队都过来亲自表扬了楚孑的细心,楚孑这才稍微缓解了一丝紧张感。

再之后,楚孑又把所有的设备擦拭干净,甚至把密封圈都拆下来清理了,还重新上好了硅油,最后又进行了防水性测试,这才觉得安心。

然后,他们当晚也没下船,就在风浪中度过了一夜,平静地等待第二天的到来。

一大早,总领队水哥就站在了甲板上,和广州文物打捞局的人一边画图一边说着最近几天潜水工作的进度和遇到的问题。

水哥是一名经验非常丰富的水下考古潜水员,很快就给文物打捞局的人指明了他们抽沙抽泥的具体位置。

打捞局的队员们很快就忙碌了起来,把巨大的抽泥管送到遗迹的预定位置,工程潜水队员接连进行抽泥抽啥工作。

他们的忙碌也让剩下的所有人都进入了工作状态。

楚孑开始感到有些紧张了。

紧接着,水哥就亲自下水了。

这是他的工作习惯,在派遣手下的小队下水之前,一定会先自己下水。

一来是看看打捞局队员的工作位置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也有更多时间观察水下的位置。

这就是一个成熟的华国领队的责任感吧。

楚孑觉得心里暖暖的。

而他们还没下水的人,也在甲板上负责着各个环节的辅助工作。

比如潜水员潜水设备下水前的安全检查,下水人员的工具递送,以及对下水人员产生气泡的观察(通过气泡观察水下人员的具体位置和呼吸情况)等等……

水面上下一条心。

整个水下考古队就这样在共同的努力着、紧张着。

不多会,水哥就上潜了。

他将把今日水下的第一手情况告诉他们。!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