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3 章 三章合一(1 / 2)

加入书签

张维说完了,也没放下那张照片。

她仔细地看着上面的每一个细节,有些东西初看没注意,一细看就发现了,后面隐约出现的汽车就不用说了,其他的差距巨大。

譬如她看了上面女孩穿着的T恤和牛仔裤,这个她倒是见过,广交会上外宾都这么穿,舒服又好看,可如今的夏国,一块的确良布料就能让小姑娘们高兴一夏天了。

她还看见他们脚上的运动鞋,看起来……很不一样,有着厚厚的鞋底,有着包裹着全脚面的鞋帮,即便是黑白色,也能看出非常软。

而现在,她看向了许如意,这几乎是她见过的最漂亮的小姑娘了,她脚上穿的是一双绿色解放军鞋,这是肃南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城市里,穿的最多的鞋子了。

轻工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的体现,虽然早就知道,我们还落后很多,但相距将近五十年,居然还差距这么大,她心里真是沉甸甸的。

张维忍不住叹口气:“你说有生之年,我们能追上吗?”

当然能!

但这样说怎么听都是空话,许如意就说:“您往前看!”

张维望过去,她们坐的凉亭就在大门的左边,这样正好能看到大门,明明熊广涛他们已经进车间去了,这会儿还是有人过来。

张清江正在接待,但显然,眼前来的两个人,他都不认识,“你是……”

为首的高个热情地伸出了手,自我介绍说:“张厂长吧,我是岁南县化肥厂的厂长罗小华,我看了锅炉报后,知道了燎原厂的事,出差的时候就专门去拜访过。”

“燎原厂的郭厂长接待的我,说是他们正在做沸腾炉改造,这位是我们县石灰厂的厂长厂长方明,恰好我们两个的厂都需要改造,这不,我们就不请自来了。”

张清江立刻说:“欢迎欢迎。”

许如意忙碌,这些接人待物的事儿,都是郭培生和邬汇雍做的,所以对方并不认识,他们进了厂区,就兴奋地往车间走去,边走还边说:“真是热闹啊,听说改造一年不但能够提高效率,还能节省将近十万块。”

“老罗,我看你是盯着这十万块了。”

“可不,我们化肥厂早就想上设备,一直没钱,要是能节省出这部分,我就可以上机器,到时候,说不定就不止在肃南市卖卖了,也能卖到其他地市去。”

这话张维显然也听见了,她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许如意的意思。

她笑笑说:“是我太悲观了,我们这么努力,即便这一代追不上,还有下一代,我们夏国儿女,什么时候都不会甘于落后的。”

许如意给她竖了大拇指:“我同意您后面那句话,可前面那句,我跟您想的不一样。”

许如意最会放奇言的,张维一下子就被她吸引了:“哦?你是怎么想的?”

“我认为,我们这一代就可以了。您今年四十岁,二十年后,我打包票,我们也能穿T恤牛仔裤运动鞋,很多

家庭都能用上电视电话,大街上小汽车遍地跑,到时候您退休了,还能全国各地逛一逛去旅游呢。”

这可是太好了,张维这会儿可是太开心,“如意,那我就等着。”

有了这段谈话,等着他们再进车间,看到了刚刚改造好,刷新一新的锅炉,看到了十数位专门赶来的厂长,饶是张维向来镇定,这会儿也有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看看我们的厂长们吧。

他们如此的热诚,如此的奋进,他们带领的厂子怎么可能追不上呢。

这会儿人已经来的差不多了,在掌声中,许如意就瞧见了张清江走到了中间,他不是个话多的人,但今天却是格外的激动,冲着大家说:“我是真没想到,我们一个锅炉改造验收,有这么多厂长们观看。”

这一句顿时让大家笑了起来,这真是很少见的事儿,一般这种就相关人员测试一下就好了。

那不就是因为这是如今名噪一时的燎原厂的第一个大项目吗?

大家相互看看,心知肚明,如果成功了,他们就要有动作了。

谁料到,张清江却这么说:“看样子还是我平时人缘好。”

这……

这也太厚脸皮了!

张清江居然是这样自信的人吗?平时可看不出来!

巨大的反差,导致大家忍不住的笑骂了起来:“张清江,你这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张厂长,你还挺幽默呢。”

张清江顿了顿,等大家热闹够了,才开口:“大家果然火眼金睛,我也有自知之明,冲的不是我,是燎原厂。”

这是说到点子上了,不过在刀厂说这个不合适,谁能想到张清江自己点出来了呢。

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张清江还说:“我理解大家的想法,当初我也是很忐忑,不过燎原厂的技术和服务说服了我。”

“所以今天,燎原厂的团队也来了,一个团队分为一个技术员和一个供销科科员,分别负责技术和服务,就在那边。”

他往那儿一指,大家扭过头去,这才发现,旁边站着十几位穿着深蓝色工作服的人,工作服上印的正是燎原县机械厂的字样。

他们的工服和刀厂的颜色有点像,大家的注意力不在这儿,也就没发现这里居然有这么多燎原厂的人。

张清江接着说:“各位厂长们,我们的验收马上开始,如果有需要听讲解或者解疑的,可以去那边找团队服务。”

这个一对一服务团队,但凡稍微打听一下的,可都知道。

但除了开始的六家厂子,真没人享受过,本来就好奇,何况能来这里,大家已经心里很认同燎原厂了,就想知道的更详细,怎么可能不动心。

话音一落,厂长们就已经往那边走。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挺顾忌身份的,不缓不慢,只是有人不讲武德,那个罗小华仗着瘦溜直接挤过去了,占了第一名。

顿时,厂长们都悠哉不下去了,一个个面上淡定,迈步速度却加快,

许如意看着眼皮都忍不住抽了抽,果然,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当然,这种验收都请了领导来了,肯定是需要张维来说两句的,张维上去前,点了点许如意说:“你们真是……”

她没说出来,许如意补上了,大概就是见缝插针之类的,不过许如意挺喜欢的。

这个团队过来服务是许如意要求的,但张清江的演说词肯定不是他自己写的,他不是这性子的人,他表面上在跟大家开玩笑,实际上紧张的另一只手在捏裤缝呢。

许如意感觉是唯一被她传授过技巧的徐磊写的,果不其然,她一扭头,正好碰上徐磊微微得意的表情,就是他了。

许如意给他竖了个大拇指,徐磊冲她拱拱手。

很快,大家都已经搭配好了,厂长来了足足十四位,团队却只勉强凑了八队——缺少的供销科成员由办公室两位补上了。

有的团队是服务一位,有的服务两位。

这会儿张维才上了台,跟着鼓掌两下后,她就说了一句话:“同志们,我们现在很弱,设备落后,产品低端,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迎头赶上!加油吧!我就不耽误大家了,我宣布,现在验收开始。”

她这话说的空荡荡的,不过这会儿的人对美好新生活的期盼都很热烈,还是报以热烈的掌声。

只有许如意知道,这是张维的有感而发。

沸腾炉改造完毕后,其实都要提前进行静态试验的,不过这一步早在今天之前就测试过了。而且锅炉已经试运行过一次,今天只是验收。

按理说,这种事情应该是由相关部门验收,但在1980年,夏国的锅炉行业还不正规,正式连生产锅炉必须要锅炉许可证的规定都没有。

——这也是燎原厂想生产锅炉就能生产的原因,要是再晚两年,它就得需要先设计出炉型,再申请许可证,转产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

这次验收本来说是由燎原厂和老山将的技术员一起验收,但考虑到大家都对燎原厂有些不太信任,许如意就做主,请了周城化肥厂的技术员。

这会儿,来自化肥厂的技术员小胡喊了一声:“点火!”

锅炉启动了!

这台锅炉蒸发量并不大,原本也只有4.5T/H,所以采用的是整床点火的方式,随着点□□喷火,整个料层开始燃烧。

刀厂的这台锅炉,原本的炉膛设计有问题,所以这次改造非常大,不但将整个炉膛重新砌筑焊接,改变了支撑方式,还重新设计了埋管方式,加上了回水系统,二次灰飞回收装置、省煤器,流量计等。

所以,几乎可以算是一台新的锅炉了。

很快,送风机开启,开始配风。

虽然看不到炉内的情况,但所有人都知道,此时此刻,煤炭颗粒已经被送入了半空中,整个炉膛中,从底料到半空都处于激烈燃烧的状态。

果不其然,小胡就喊道:“点火成功!”

立时掌声就响了起来。

但这一切才开始,随之,其他的辅机也陆续启动,整个锅炉房里只有机器运转的声音。

当然,有人还在小声议论着:“二次灰飞回收装置是怎么设计的?”“底料是怎么配置的,很成功啊?”“这鼓风机功率不小。”

不过这些疑问自然有团队的人回答。

许如意一直盯着,直到四十分钟后,爆燃开始,然后再开始给煤送风,锅炉依旧平稳运行中。

这就代表着运行完全没问题了,掌声又一次响起。

随后就是等待着各项数据,这需要不短的一段时间,不过车间里可不空闲,厂长们趁着这个机会,终于开始肆意咨询了。

厂子不同,问题也不同。

譬如赵光群他们都已经去过燎原厂了,对自身锅炉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都有了了解,这会儿主要是问的施工,工期还有成本。

赵光群就打听:“他们这个4.5蒸发量的炉子改造一共用了多少钱,成本多少,你们收多少?”

按理说,这都是各厂的秘密,是不能说的。

但这是80年代的夏国,大家亲如一家,根本没有隐瞒的想法,都不用供销科的王川华开口,张清江直接自己说了。

“我们锅炉改动比较大,炉膛重新设计,还要更换鼓风机,所以花费比较大,成本是两万三千块,燎原厂的人工费是六千元。”

当然,人工费其实收了他们4800块,不过这是前六个厂才有的待遇,许如意说了,后面来的都没有,所以,张清江根本没提这事儿。

改成了什么样,大家有目共睹,其实早在问之前,赵光群他们这群算惯了经济账的厂长们,心里已经有个大概了,也有了预期。

可有点不太一样。

他预估怎么也要三万五千块,而且根据经验,实际会比自己的预期多一些,没想到居然少了?

赵光群这些天可没闲着,虽然觉得燎原厂更合适,可也没少去夹具厂逛,跟北河厂的庞海他们聊天,听听他们对夹具厂锅炉的改造想法。

经过对比,还是燎原厂更和他的心意。

今天如果一切顺利,他肯定就签了,所以对价格格外敏感,但搞过施工的都知道,预算只有超的,怎么还能少了呢。

他这队是王晓宇和办公室的李远征配对,李远征笑着说:“我们尽量使用了刀厂原本的东西,还从相关厂里要了点别人不要的东西,所以降低了成本。”

他们上次改造就是这么改的。

大家都不容易,关键的东西该买就买,不需要的就想办法节省下来。

赵光群在心里又打了个对号,不但成本,连行事作风都符合他的预期。

而其他团队那里,虽然人数不等,但一样的热闹。

许如意也忙了起来,如同罗小华这样的,他们没有事先准备到,有些问题技术员回答不出来,许如意就被叫着各处给他们解疑。

就这么着,本来挺枯燥的验收,时间也过的很快。

直到负责验收的工作人员小胡,匆匆跑了出来,冲着张清江说:“数据出来了。”

大家一下子静了下来,全部盯在小胡身上,他手里拿着张纸,张清江立刻接了过来,匆匆扫了一眼,脸上马上就露出了笑容。

“蒸发量从4.5到8T/H,我们符合预定标准了!”

“锅炉效率从原先的60.9%打到了81.3%!”

“压力提高了0.2,炉渣含碳量从26.1%降低到了0.77%!飞灰含碳量从52.2%到了3.08%!”

大家都知道,张清江都笑了,这数据肯定不错,可谁都没想到,这也太成功了吧!

赵光群根本就等不及,立刻问:“耗煤量多少?标准煤耗和单位电量多少?”

张清江赶紧报了数字,耗煤量和单位电量略微上升,但标准煤耗却下降了,几乎同时赵光群就大致估算出了结果——成功,非常成功的改造!这一年能节省不少钱!

赵光群非常诚恳地冲着张清江说:“恭喜!”

张清江也是喜上眉梢:“许厂长,合作愉快!”

这一声合作愉快,让燎原厂的人忍不住都咧开了嘴,虽然报纸都发表了关于他们的文章,虽然有六家让他们改造锅炉,但结果没出来之前,谁也不敢保证。

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真的成功了!

年轻人们忍不住,有的握紧了拳头,有的拍了一下手掌,至于徐磊他们这些中年人,则腼腆点,就是脸上笑开了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