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5 章(2 / 2)

加入书签

苏轼有点脸色已经柔和下来了,“什么嘛,好好的朋友见面,这李一姑娘说得真是。”他好气又好笑,想起王公,却忍不住点头,“那确实是高风亮节之人。”

不同时间线的王安石轻哼一声,没有早点跟随,那这次记得赶早。

他傲娇的想。

【“可惜这一次看望后没两年王安石就过世了。

不过后来明代冯梦龙在他的《警世通言》卷三写下“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

在小说家的笔下,这段文人之间的友谊,终究还是大团圆结局了。”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在冯梦龙笔下王苏的故事简直可有意思极了。

比如写王安石曾经迷上了研究汉字,经常把汉字拿过来做拆解、释义。王安石说“波”是水的皮,苏轼怼:那“滑”字是什么?水的骨?

苏轼:“你那么会解释,你来说说这个牛和鹿谁壮?牛壮。牛和鹿谁跑得快?鹿跑得快。那为什么三个牛组成的“犇”字却是跑得快的意思,而三个鹿字组成的‘麤’字却是粗壮的意思呢?

王安石说得无言以对,直接气走。”

“还有,苏东坡从湖州刺史任上回到京城,一日去拜访王安石,等待时分瞥见书桌上放着未干的笔墨,还有一首未写完的“咏菊”诗。

诗句云:“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心里想:菊花开在深秋,最能耐久,至死并不落瓣,怎么能说“吹落黄花满地金”?

于是他提笔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等苏东坡走后,王安石见书稿被人续完,便猜到一定是苏东坡所续,再一看诗句,顿时呵呵笑了,都说菊花落瓣你不信,不信还反而来说教我。

于是秉持让苏轼知道什么叫做实践出真知,到了明日早朝,王安石上奏将苏东坡外放到黄州做团练副使。”

“苏东坡到了黄州,一日秋风过后,苏东坡拉上好友陈季常一起去后院观赏菊花。

他们来到后院一看,苏东坡登时目瞪口呆:满地铺满金菊花片,哪里是他印象中的不落瓣的菊花?

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同样是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的区分,而这黄州菊花就是落瓣的。

这一么一看,是他见识浅薄还妄自尊大了。

苏轼是错了就改的人,后来回京他就找机会探访王安石,并对当初错题菊花诗一事致歉。

王安石又问了苏东坡许多事,觉得他见识长了,人品也磨练得谦虚踏实了,于是又奏禀让他回京担任翰林学士。”

“怎么样,有没有觉得两个人之间的相处很有意思,冯梦龙简直太懂了好吧。

王安石年长苏轼十几岁,两人之间有种亦师亦友的感觉,王安石对苏轼是怜惜其才又看不过其浮躁,于是总想打磨他。

而苏轼知道好歹,两个人最后都理解彼此呜呜呜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吗?这朋友之谊不比什么都好磕嘛。”

李一激动完后还是解释一下,“其实菊花这事也并不是苏轼的错,时人对菊花普遍都是这种认识。”

“同样是宋朝时期,诗人郑思肖就写下过一首很有名的咏菊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丛,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由此可见大众对菊花的认知都是如此,所以才一向被文人诗人所喜爱引用,以花明志,却不知道有个地方有一种菊花它就是落地的。”

“嗯,这里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就是单纯就事论事哈。”李一很有生存欲望的补充一句。

“所以故事里苏轼以普世的大众思维来说是问题不大的,就是有点好为人师,还去给人家王安石补诗句,嗯,这王安石不给他点教训都说不过去了哈哈。”】

苏轼挠挠头,嘟囔一句:“那确实以前都没有见过啊。”所以他才想纠正一下,嘿嘿直接丢人了吧。

再一想,这就是个后人写的故事,和他没有关系,还好还好。苏轼拍拍胸口,幸亏不是真的,那不得丢脸了。

郑思肖也觉得有点尴尬,这么一说,他还引用错了?

没事没事,天幕都说了这是普世大众的观念,不能怪他。

冯梦龙倒是很惊喜,自己居然上了天幕,这意味着什么,流芳百世啊!

他抱着自己写的《警世通言》宝贝的亲了一口,通俗文学也有春天嘛。

友人:你怎么没有写写我们之间的故事.jpg!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