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68 章(1 / 2)

加入书签

【“说起来,董仲舒提出符合汉武帝需求的思想,接下来应该是官路亨通的。

但是,紧接着他就被调去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

从中央到地方,不管怎么看,都是明升暗降,毕竟中央才是全天下的权利中心。

如果是那种地方大官,那还能说是被调去磨练什么的,但是担任诸侯王的国相,嗯,绝对的远离核心权利。

这大概就是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试图限制君王触怒汉武帝吧。”李一幽幽道:“哪怕是放眼整部华夏史,汉武帝都是最唯我独尊的皇帝之一。”

“董仲舒很幸运,他遇上汉武帝,正是千里马碰上了伯乐。

但是他又实在不幸运,赏识他的君王也是他最不愿意遇上的那一款。”

“所以说,得与失之间往往也就一线之差。”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也就明白,董仲舒对儒家的重要性,对华夏文化的影响了吧。

董仲舒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

这是他所以名传千古,被称之为董子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又说他骂名无数呢?

同样是因为他创新性的思想体系。

汉武帝元光元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尽管这深得汉武帝的赞赏,但是这份思想体系是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的帝制神学体系。”

“这也就是大家开玩笑说的,董仲舒把儒学改得孔子在世都不认识的新体系。”】

董仲舒:按天幕说的,。我只是顺应时代发展适当做出改变……

孔子:?

他当然不会觉得其他学说就比不上儒家学说。

他也曾学与老子,对各家学说都有深刻的理解,毕竟知己知彼嘛。

但是……孔子面露困惑之色,不是说不能变化,但是这是改了多少,才能连他都认不出来。

孔子想了想自己的,再瞅了瞅天幕所说的新体系,逐渐陷入沉默。

迎合君王,将自己涂抹得面目全非……孔子心想,若他想这么做,那么早就可以带着儒家去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成为君王的座上宾。

包括道家,墨家等,这一点他们谁不能做到。

可那也就不是他们创立学说的初心了。

让君王认同他们的思想,推行他们的思想,而不是自己去迎合君王的所需,这是这个时代他们这些人的坚持和风骨。

不是不懂,不是不能理解,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

但是终究令人怅然。

【“在国家民族陷入困境,不得发展,被侵略被践踏的时候,知识分子在疯狂的否定本土文化包括儒家学说。

在人民思想解放,女性意识解放的今天,人们深深痛恨曾经束缚,把女性贬低到极点的儒家。

随着独尊儒术,越往后的时代,儒家的影响力越加恐怖,儒家思想也变成人们那些当权者的武器,他们把儒学变成自己需要的东西,肆意在儒学上面涂抹。

挂着儒学的名头,卖着自己的狗肉。

尤其是宋明理学大行其道后,压抑人的个性,使女性地位前所未有的低。

被儒家思想所迫害的人,终于在忍无可忍之后爆发了。

他们疯狂的否定儒学的一切。

这大概就是因果报应吧。”】

朱熹,程氏兄弟等人都忍不住眉心一跳。

董仲舒延眼神有点发蒙,啊这,他的态度跟其他大儒不都差不多嘛?

【“而归根结底,儒家大改造不就是从董仲舒开始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