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56 章(2 / 2)

加入书签

在那人选择迎娶前丞相嫡女的那一刻起,此生他们之间的关系,便被“好友”二字彻底冻结,永远都不会再有更近一步的那一天。

时间一长,对于崔彧心中的情感,【陆琛】其实也已有所察觉。

只是在多次旁敲侧击、以半开玩笑的口吻劝说崔彧娶妻无果后,这位大景的新晋丞相便也只能长叹口气,对此事不再提及。

最后,这份高于友谊的感情终是一直持续到了大景国破的前夜。

轻轻将仅有龙须酥堆砌的贡果放在那人的灵前,已是户部尚书的崔彧紧随其后,以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并再度溯回到了十年之前。

**********

发现自己竟然得以重活一世,崔彧也曾恐惧混乱了数天。

但很快,能够与那人再度相见的狂喜和忐忑便充斥了他的心神,同时令他决意扭转前世友人的结局,即便要让自己以身为替也心甘情愿。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大家也都知晓了。

在给陆琛留下一张千两银票后,崔彧便独身一人北上入京,以烂熟于心的《陆氏无瑕考》夺得金榜头名、成功迈出了他改写乾坤的第一步。

然而,后续接连上演的种种,却俱是出乎了这位新科状元的预料——

这一世,发生变更的并非仅有榜单排列。

就连此世的那人,也不再喜欢吃甜。

看着手中自己精心保存了一路、粒粒完好无缺的龙须酥糖,崔彧心中的酸涩一时间无法抑制。

是了,他早该发现,此世眼前的陆琛仍是他的师弟,却不再是那个他曾经为之倾心、交换承诺的人。

哪怕这一世的陆琛比前世的那人更加完美无缺,就连本性也一转

那人的阴暗(),变得无比高洁;但崔彧却还是始终无法放下记忆中的那位大景丞相?[()]?『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转而爱上今生这个相同却又不同的人。

更令崔彧深感痛苦的是,此生的陆琛竟也不再抵触与男子相恋。

——只是他选择执手一生的,却另有其人。

**********

在一众重生者中,崔彧大概是最后一个知晓陆琛与裴玠相爱真相的人。

虽然也曾多次目睹过化名崔介玉的裴玠与陆琛相处时的种种,但前世记忆带给他的固有印象令崔彧从未细思过眼前两位友人的互动是否有点过于亲密;就如他打破头都想不到,身为一国之主的裴玠竟会甘愿放下身段、化作青楼楚馆的花魁娘子,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与陆琛一道回家。

可是,待他终于知晓了这一切,却已经太迟。

师弟的灵台又一次摆在了他的面前,只是与上辈子截然不同的是,今生的师弟获得了一场规格顶配的国葬,出殡当天举国皆白、万人空巷,相送的人潮多到一眼都望不到尽头。

就连他长眠的棺木都换成了一具双人长棺,身边有爱人相伴,想必在九泉之下也不会感到寂寞。

【这一次】,陆琛再不需要他的师兄为他买来一桌的龙须酥,也无需师兄亲自来殉了。

同样跟随在送葬队伍之中,一身白衣的崔彧脚步踉跄、神色恍然。

明明知道这是师弟的选择,明明自己一直期待更改的结局如今已经实现了大半,师弟再不会被万众唾骂、足以名留史册;但他却仍然红了眼眶,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不断滚落。

“……也许,这确实是一个好结局。”

在这一刻,他的心中有声音轻叹,语气落寞:

“但却不是我的。”

**********

在陆琛去世后的第三年,崔彧在满朝文武不理解的目光中辞去了户部尚书的高位,急流勇退、归返吴州。

在澹台书院中与他再次相会,仅仅几年不见便苍老了很多的童甫先生一句责怪他辞官的话也没有说,只是无言地拍了拍他的手背、将山长之位交付。

当晚,留宿书院的崔彧在老师面前狠狠地痛哭了一场,将经年积攒的苦涩和悲痛全都抒发出来,也引得童甫先生同样泪水涟涟——

当年明明是两个得意门生一同上京,如今归来的却仅有一个;不仅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送走的还是自己此生最为喜爱的学生,这是世间任何一个老师都无法接受的。

看着师长那满头的银发和通红的双眸,崔彧知道老师后悔了,后悔当年放那人北上、至此一去不回。

而作为师兄,他又如何不会后悔呢?

只是斯人已逝,往事终不可追。

作为被留在世间的生者,他除了回到留有那人痕迹的吴州、靠回忆舔舐伤口,也再别无他法来度过余生。

在往后的数十年间,接手了澹台书院的崔彧为大景培育出了无数人才,真正做到了桃李满天下;最盛时,朝堂之上的“崔党”一脉甚至涵盖了九品六部,堪称一大奇景。

自然而然的,澹台书院也成了大景最负盛名的书院,一跃成为十大书院的首位;在与天师府和重组芸台的陆芸合作后,这里也成了江南一带最先开辟女子学堂、招收女学生的书院,在青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是,即便有遍布大景四方的学生诚意相邀、朝堂再三恳求征辟,直至其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声名在外的崔山长也再没有走出过吴州。

**********

野史相传,崔彧崔景文深爱着这片江南的土地,是以天下各地都再无法入得其目,就连吃穿用度也都需取自吴州风物;唯一例外的仅有京城贵芳斋的龙须酥糖,每到清明寒食佳节,他都会写信嘱托留京任职的学生为他寄来些许。

不过,也因为此事由其学生之口不慎外传,自某年起,寄到澹台书院的龙须酥便多到崔彧一人无法吃完;不忍浪费食物的他便将这些酥糖下发、与书院师生共享。

至此,每逢节日澹台书院便会提供酥糖一事便作为传统流传了下来,一直存续至今;而在后人祭拜已经化身为学识之神的崔彧时,往往也会在其拱台上特意放一碟龙须酥。

只是无人知晓,当年崔彧在品尝这过甜的酥糖时,其实只是为了怀念一位早逝的故人。!

() 原味麻薯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希望你也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