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 章(2 / 2)

加入书签

静香书院在京城五十里地外的一座山上。这里地处幽静,四周皆山岚,从山脚往上的路蜿蜒崎岖,走马车不顺当,反倒适合骑马而行。

阿黎不会骑马,容辞将她抱在前头,带她上山。

静香书院远近闻名,但书院并不奢华,相反,比起其他宅院来,这里建筑古朴简单。

从远处看来,倒像一座古刹。入口是一座石柱天门,门上一副历经岁月的对联:“世人争入市,吾道喜开山。”

入天门后,便能感受到静香书院与别处不同的书香之气。

容辞牵着阿黎走在小径上,听见一墙之隔有几人在吟诗作对,还有老者品评。

又走了没多久,闻见仙乐从云阁中袅袅传出,醉人心脾。

等走到静香书院中央讲堂时,又看到许多学子围坐一处辩论辞赋。他们慷慨激昂,各抒己见,年轻的

面庞上充满对学术的自信。

容辞站在堂外听了会。

阿黎问:“容辞哥哥,他们在说什么啊?”

容辞淡声道:“在论赋,阿黎还小听不懂,等阿黎长大就可以了。”

“我以后就来这上学吗?”

“阿黎喜欢这里吗?”

“喜欢,”阿黎说:“适才我瞧见门口有桃树,若结果子,桃子可甜呢。”

容辞莞尔,牵着她继续走。

静香书院不大,前院、后院,只需一刻钟便能走完。

带阿黎观看了环境后,容辞又带她去山下果园摘荔枝。

如阿黎的愿,容辞让下人准备了好几个筐子。容辞和阿黎摘一筐,其余几筐让下人摘满,然后吩咐送去国公府和襄阳侯府,睿王府也得了一筐。

临至申时,容辞带阿黎上马车。

阿黎瞧着马车外放着的一筐荔枝,好奇问:“容辞哥哥,这一筐我们留着自己吃吗?”

“送人。”

“送谁?”

“我现在带阿黎去拜访此人,过一会你就知晓了。”

约莫半个时辰后,马车在一座农家小院停下来。

小院很小,四周圈着竹篱笆,容辞牵着阿黎站在篱笆门外。

一个小童走过来,年纪跟阿黎差不多大,脑袋剔了头发,只留头顶一绺挽成小髻。

他竟是认得容辞,两眼弯弯,脆生生问:“世子又来寻我师父啦?”

“齐修,烦请告知你师父,故友来访。”

“世子请稍等。”小童立即跑进屋。

过了会,一个约莫五十年纪的人走出来,瞧见容辞,他面上些许嫌弃。

“睿王府世子出身金贵,怎么三天两头往我这地方跑?莫不是晓得我前两日采茶了?”

容辞笑:“介白先生怎知我来意如此?”

介白也笑起来,吩咐小童:“咱家有客来,快去煮茶。”

“好嘞!”

r />

“襄阳侯府的四姑娘宋槿宁。”容辞说。

“哦。”介白摸了把胡子,更嫌弃了:“你一人来还不算,竟是连那小媳妇儿也带来了。我可说好啊,我这么没哄小姑娘的糕点。”

容辞在院中的矮凳坐下,对阿黎道:“阿黎,这位是介白先生,快行礼。”

阿黎见此人面貌黝黑,衣衫洗得淡而陈旧。他虽脸上表情嫌弃,可瞧着是个好亲近的人。

她端端正正地作揖:“晚辈宋槿宁,见过介白先生。”

小姑娘长得娇憨白净,学大人们行礼有模有样,令介白忍俊不禁。

“坐吧,”他说:“我这虽没有糕点,但你们小姑娘喜欢的玩意儿还是多的。”

说着,他走到篱笆旁顺手扯了把草,然后利索地编了只蝈蝈出来。

阿黎瞧着神奇得很,欢喜接过:“多谢介白先生。”

小童上茶后,介白问:“容世子怎么得空来我这三寸茅庐了?”

“来送礼。”

容辞吩咐侍卫将那筐荔枝搬进来,说:“这是今日下午新采摘的。”

“只单纯送礼?”

“只单纯送礼。”

“我不信。”介白说。

两人分明一个五十老叟,一个才十三少年,相处间却如多年老友般,毫无违和。

“当然还有一事,”容辞勾唇,不紧不慢地掏出一把檀木折扇放桌上:“这个,物归原主。”

“没想到竟是到了你的手上。”介白微微窘蹙:“近日手头拮据,索性将它卖了。”

“介白先生贱卖如此墨宝,岂不可惜?”

“什么墨宝,也就几个字罢了,能换饭吃便是这些字的造化。”

“既如此,当初灵川侯以百金求字,介白先生为何不卖?”

介白不以为意:“我为何要卖?那灵川侯是个无知俗人,买字画纯粹是装样子卖弄风雅。我字画若是卖给他,实属牛嚼牡丹。”

阿黎悄悄问:“什么是牛嚼牡丹?”

/>

他又道:“实不相瞒,这把扇子并非我看中的。”

“哦?是何人?”介白问。

容辞视线落向旁边的小姑娘。

阿黎睁着大眼睛,不知他打的什么哑谜。

介白明了,倒是来了兴致:“不想老夫的扇子竟是被这位小友看中,敢问,当初小友为何喜欢?”

阿黎瞧了眼桌上的折扇,说:“我也不知呢,摊上有许多折扇,可我觉得这把最特别。”

“为何特别?”

“嗯......”阿黎歪头想了想,说:“看起来扇风很厉害。”

话落,介白哈哈大笑。

容辞也无奈轻哂。

“小友眼光极好,”介白说:“这一把扇子乃我亲手制作,扇骨齐整圆滑,扇面以多层薄宣粘合而成,确实扇风很厉害,若不是手头紧,我也舍不得。”

介白摸了摸胡子,看向容辞,不客气地揭穿道:“你这人,老成奸诈,今日来送礼是假,带小女娃来拜师是真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