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短歌行6(2 / 2)

加入书签

想到这里,刘彻又觉得哪哪都不得劲,今天也是想打匈奴但没打成的一天,他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像水镜给他塞的名字那样暴揍匈奴啊!

刘备别开脸不忍直视:备备是什么糟糕的称呼?还有他怎么就渣男了?曹贼果然心机深沉,写诗也不忘给他泼脏水。

【“契阔谈讌”这个宴会就更好解释了,备备,还记得我们当年在小园里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旧事吗?我们要珍惜那份真挚的感情啊,你不能做白眼狼,忘记从前我对你的帮助和恩惠。

大家看,前面是意气风发的长者招降年轻后辈,后面就打起感情牌了,呼唤老朋友重念旧情。如果叶老师的看法是对的,不知他们读到这首诗会有什么想法。】

孙权和刘琦别开脸:谢邀,想法就是很不爽。

刘备在军营里和诸人面面相觑,他早来也没看到诗,不过就算看到了,应该也会一笑置之吧!

他确实感念曹操当年的恩德,可大争之世,谁又不及谁?他乃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一身壮志,如何就要屈附曹操?那贼子挟天子以令诸侯,正名定分,他匡复汉家天下,更是名正言顺。

汉室,当兴!

曹营,夏侯惇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他和曹操是表兄弟,自曹操起事就跟着他,彼此亲厚,说起话来没有那么多顾忌,当下就开口问道:

“丞相,您那什么诗里写的,真是这个意思?”

曹操有些自我怀疑,我是这个意思吗?我有这个意思吗?我确实是想招揽敌方阵营中的人才,孙、刘底下的谋士将才他眼馋好久了,如果真能招降,必是一大助力,就算不能也可以挫一挫联军锐气。

可要是孙、刘本人来降,他们麾下必然相从,好像招来的人更多啊!而且招降主帅,好像更能搞对方心态?

曹操迷茫了,这真的是我的真实目的吗?

写诗专业户的曹操被后世的文本解读整得怀疑人生,连夏侯惇的问题都忘了回答。

【说到这个是想帮大家打开视野,诗的解读多种多样,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招降孙刘部署也好,还是招降孙刘本人也罢,这首诗在赤壁之战前夕写就,自然有他的政治目的,既为劝降,也有“求贤令”的效果,而他的求贤爱才之心,也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都没法否认的。

曹操真心地期盼人才尽聚麾下,天下归心,尽管后世许多人将他目为乱臣贼子,但当时,他是真的想匡扶天下。最后虽然位极人臣,老板也终究没有称帝,在名分上,他一世都是汉臣。】

许都,荀彧心神微震,眼中隐隐有光华闪烁。明公当真,还是汉臣么?他没有变,那是不是说,自己当年,没有看错人?

刘彻撇撇嘴,对曹操的印象勉强提到了个位数,算他识相。

曹操眸光微动,他之本心,自是匡复天下,后世区区如何能懂?

【关于这个大家可以看看老板的《述志令》,也写得非常好。虽然文并不全如其人,但字里行间的气却是真实可感的。

大家也学过他的不少诗,《观沧海》、《龟虽寿》,他反复陈说壮心,想要匡扶战乱,这一切的沉吟都凝聚在课文结尾的“天下归心”四个字里,魏武挥鞭,意气风发。

可曹老板没有想到,赤壁一场大火,生生烧破了他天下归心的梦。】

什么?!

三方势力一片哗然。

曹操猛然站起身,脸色阴沉得要滴下水来,赤壁一战他竟然是败了?败给了孙刘联军?!

南营。

鲁肃激动地抓住周瑜的手:“都督,你的计谋成了!我们打退曹贼了!”

周瑜也是难掩喜色,这说明他的火攻之计是可行的!但是他很快冷静下来:“水镜将我等计谋说出,曹贼必当有所准备,现在高兴还为时尚早。”

鲁肃也反应过来,蹙着眉,表情凝重道:“不错,都督计策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机密将失,还需从长计议。”

刘备显然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拿眼睛去看诸葛亮:“军师,你看”

诸葛亮微一沉吟:“主公,事不宜迟,我立即去与周郎商议。”

刘备略略定心:“好,辛苦军师。”

【曹操的北军不擅水战,荆州众人又不是全然心服,军中还爆发了瘟疫,运筹也不得当,可谓是debuff叠满了。

孙刘呢?占了地利,南军又擅长水战,再加上还有东风这个bug,天时地利人和全了。于是周瑜一把火放下去,北军直接落荒而逃,几十万大军打水漂,曹操由此元气大伤,再无力南下,也拉开了后来天下三分的序幕。

唉,说到这里本魏粉就要伤心了,天意何妒奉孝啊!如果郭嘉还活着,老板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多个人劝好歹更能听不是?】

她语气里的惋惜和遗憾过于明显,曹操一下子沉默下来。

是啊,天意何妒奉孝?他座下诸人,郭嘉最年少,他本想匡复天下后,将后事托付于郭嘉,奈何,奈何,天妒英才,不仅后事难托,连半生志向都无法实现。

天意何其残忍?

荀彧亦是垂眸,想起已逝的故友,不禁悲从中来。

【顺带一提,后来周瑜病逝,一个后起之秀出现了,他叫陆逊,行事颇有周郎遗风,火烧连营七百里,又把刘备打趴下了。江东纵火团,名不虚传!】

正在和周瑜商讨对侧的诸葛亮:

这是谈还是不谈?

突然得知自己死讯的周瑜:

谢谢,下次别说了。

早已体会过这种感受的秦皇汉武心里抽了抽,莫名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