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00 章 四嫁可汗的公主(1 / 2)

加入书签

秦始皇听着这种种内容,和亲还能这样和的?

娶一个公主,把一个国家的精华,甚至这个国家的手艺全都学了去。

李世民也是相当的大度,毕竟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愿意将这些他们好不容易探索得来的手艺教给别人。

【不仅如此,文成公主一入吐蕃,更带去了不少文人士子,这些人入了吐蕃后,帮着吐蕃整理他们的文献,更教他们中原管理的方式,让吐蕃慢慢的变成一个正规的国家。也因为这样,关于文成公主的记载,吐蕃文献中比大唐要多。】

尚未让文成公主和亲的李世民听到这儿,默默的低下头,大唐的和亲公主,明明是于大唐有功的人,竟然是别人记载得更多,怎么有一种被打脸的感觉?

只能说,皇帝有时候计较的东西和正常人是真不一样。

【我们都听说过布达拉宫,有一种说法就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远嫁和亲的文成公主,是历史中记载着她拥有丈夫宠爱敬重的人。她不喜欢吐蕃人的赭面习俗,松赞干布便下令禁止吐蕃人的赭面习俗。松赞干布还亲自穿丝绸衣服,渐慕华风,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去国学以学习《诗》《书》。由此我们大概可以看得出来,文成公主的日子过得还好。然,文成公主和亲九年后,松赞干布于永徽元年逝世了。】

......刚想说和亲嘛,终于是有一个公主看起来稍好一点的,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结果下一刻沈悠却丢给众人一个噩耗。

【虽然史书并无记载文成公主的生年,后世通过研究猜测,大概当年的文成公主应该是十六岁左右和亲吐蕃,十六岁,九年后的时间,她才二十五岁,正是最好的年华。】长长的叹息,不难看沈悠眼中流露出的惋惜和怜悯。

【不幸中的万幸,吐蕃并没有要求文成公和再嫁,至于文成公主有没有想过再回大唐,不得而知。松赞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达30年,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以及推进藏族文化的功绩,至今仍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在汉藏民族间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藏人世世代代把文成公主视为菩萨,把她供奉在寺院中,万民敬仰,受持香火。到现在,西藏依然流传着关于文成公主的故事。】

【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有一座文成公主庙,又名“沙加公主庙”。相传文成公主前往拉萨途中,曾在此地停留很长时间,受到当地藏族首领和群众的隆重欢迎,她深受感动,便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文成公主离开这里进入拉萨后,这里的藏民便依据公主的画像,在石壁上造像,以示怀念,遂又建庙。此庙已经成为藏汉团结的象征,柏沟也成为玉树地区的一大圣地。数千年之后,时至今日,庙宇紧贴百丈悬崖,风景幽静。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长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

众络绎不绝。】

完全可以看得出来,

文成公主颇得吐蕃民众的爱戴,

这和亲,就不好再说不好了。

嗯,就是得忽略文成公主远离故乡之痛,还有她须得努力的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

和亲,有时候也是无奈的方式。既想要一个能够融入他们国度的机会,总不可能没有代价。

李世民同样也纠结了,听得出来,如今的吐蕃,将来也会成为华夏的疆域,而这一切和文成公主和亲息息相关。

要是不和亲,有些事是不是得变了?

【文成公主,以及日后同样嫁入吐蕃的金城公主,她们都是为民族的融合,汉藏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人。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记得她们。我就有点纠结了,我到底要不要说隋朝同样也是和亲的义成公主呢?站在大唐的立场,这位绝对是大反派,超大的反派。谁让她哪怕大隋已亡,李渊在位九年的时间里,她都在努力说服匈奴出击大唐,无时无刻不思复隋之江山?对于大隋来说,她同样也是忠贞不二,可歌可泣的和亲公主。嗯,立场不同,还是说说吧。】

沈悠提及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也带过了,她竟然一拐,拐回了隋朝。

隋朝义成公主,唐朝贞观这会儿的君臣们,谁还能不知道这一位。提起她来,少有不咬牙切齿的。可怎么说呢?作为隋朝的公主,这一位确实一心为大隋,她比任何隋朝的王室都要一心忠于大隋。至死,她都没有放弃大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