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章 争议(1 / 2)

加入书签

有一说一,吕雉说得在理吗?

必须得在理,刘邦最大的敌人究竟是谁,刘邦心里有数,不过是听了李世民那一句话,他是觉得自己也不是不能学着点。

作为一个皇帝,其实刘邦也是有野心有目标的。他现在成了皇帝不假,但要说当了皇帝就能高枕无忧,才怪!

震慑边境其实算是相对比较能够让大汉上下都对他的本事有所了解的方式。但这样的方式,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偷鸡不着蚀把米。

吕雉的提醒是让刘邦清楚的想明白一点,他但凡要去试不是不可能,后果他自己想想清楚,是不是把这天下赌上他都乐意?

那必须不能。

他好不容易打下的天下,绝对不能给人可乘之机,夺去这个天下。

于刘彻来说,李世民的方式不能说不好,但他要的是完全从根子上灭匈奴,唯有把他们连根拔起,把他们全都解决,他们才真正的永远不会危及大汉。

李世民对自己善于用人,也用得好人,自是非常自傲的。目光落在朝中一干重臣的身上,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贞观十五年十一月,李世動被征调入朝,任兵部尚书,没等他回京,薛延陀真珠可汗派其子大度设率八万兵马南侵突俟利可汗阿史那思摩部。朝廷收到阿史那思摩的求救,立刻派兵求援,同时也出兵薛延陀。李世動为朔州行军总管,率轻骑三千追击薛延陀大军于青山,大败其军,斩其名王一人,俘获首领,俘虏五万人。战后,李世民论功行赏,惠于李世動之子,封一子为县公。】

虽然各朝代的人都不想承认,但真就不得不认可沈悠一开始说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的武将,真就是论灭国之功的,看看李靖,再看看李世動,就是想不服,能不服?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为保全儿子们,李世民是三思之后决定立他与长孙皇后的三子,也是九皇子李治为太子,这一位正是我们大名鼎鼎的唐高宗。李世民授李世動为太子詹事兼左卫率,加位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民对李世動说: "朕的儿子刚刚当上太子,你原来是他的长史,如今把宫中的事情委托于你,所以有这样的任命。虽然委屈你的阶位、资历,希望你不要见怪。"二凤,以一个帝王和父亲的身份对一个臣子如此推心置腹,李世動会有怨念吗?】

必须的不会!李世動相当肯定

的在心里回答沈悠这个问题。为君者不仅要为将来的新君谋划,也要为天下谋划,虽然压了压他的官阶,他差那点官阶吗?必须的不差。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李世民知人善用,这一生从未亏待于他。如今以未来的新君托付之,李世動岂有不助之一臂之力的道理。

相比起李世動关心回答沈悠丢出的那一个问题,其他人第一反应必须得是李世民再立的太子。

李治,竟然是李治!

李世民的那些个儿子们,包括长孙皇后在内都震惊了。这会儿的李治,嗯,有的尚未出生,有的也太小了,但他这成为太子,真是出乎意料。但对李世

民来说,却是理所当然。

如果不是李承乾,也不是李泰,必须只能是李治。

对贞观晚年的李世民来说,他是担心李治性格看起来颇是温和,心存仁慈,未必能够做好大唐的皇帝,可听完李治如何对付长孙无忌。好,他可以放心了。

【也是在这一年,李世民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像于凌烟阁,李世動名列其中,位于第二十三名。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征高句丽,授李世動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攻破盖牟、辽东、白崖等数城。唐军回师后,朝廷按功封李世動的一个儿子为郡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