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章 我的天后堂妹(2 / 2)

加入书签

李治为了太子继承皇位的顺利,曾经大规模安排了两次宰臣任命,一次是以戴至德为首,令其辅

佐太子李弘;第二次是以刘仁轨、裴炎为首,是为太子李显而备。

第一次以太子李弘和戴至德的去世而告终。第二次是他在服饵之前,任命了刘仁轨、裴炎、崔知温和薛元超以备他发生不测之后辅佐太子李显。

这次帝后二人来东都之前,留太子在京师监国,命令刘仁轨、裴炎和薛元超三人辅佐太子,剩下的崔知温则随帝后来了东都。

但李治闲暇下来,发现这四人到显儿时,能用的怕只有裴炎和薛元超了。刘仁轨年过八十,崔知温虽年轻但他素来体弱。这次来东都时,他又病了,仍不见好。

李治冷眼观察了几个月,提拔了几个资历稍轻的官员进入宰执大臣的行列。

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中书侍郎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并同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①

任命之后,李治对崔知温说道: “郭待举这些人资历浅,经历的事情不多,我先让他们提前参预

政事。但你们和他们是不同的,所以我给他们任命了平章的使职以作区分。”②

崔知温巴不得宰臣只剩下自己一个,但天皇发话了,他能怎么办,只能答应。李治做这个决定之前,提前知会了武媚娘,武媚娘也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

算起来,武媚娘处理政务的时间比李治还长。现在,她对于权术的应用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李治提这件事情时,武媚娘就明白了这事背后的含义,无非就是增强太子的力量。李治说这话时,武媚娘心中就瞬间涌现了几个如何处理不听话宰臣的法子。

抓住重点,一击必中。

在李治不知道的时候,武媚娘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太宗皇帝身边,武媚娘耳濡目染,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一切知识。在李治身边时,她利用在之前学过的知识辅佐李治处理政务,不断积累经验以及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帝王之道。

在李治的打磨和时间长河

的冲刷之下,武媚娘变成了一颗璀璨的宝石,变成了李治理想中的继承人模样。

可惜这样好的继承人却不是大唐法理上的继承人。

这一点李治至今没有想到,他就只觉得看太子李显哪哪都不满意,都不顺眼。除了李显姓李这一条。

四月大旱,五月东都又连日下起了大雨,洛水溢出河道,冲毁了不少民宅。

六月久旱的关中迎来了雨水,但淫雨连绵多日,淹了农田。雨晴之后,又是大旱,夹杂着蝗灾,百姓被变了脸的老天折腾地精疲力尽。

然而这些还都没完,疫病又在百姓之中蔓延,即使朝廷开仓赈济,派大夫诊治,但死者仍然不计其数。

武婧儿整理奏章时看到这些,心情愁闷,感叹民生多艰。然而,又出现了一件让众人措手不及的事情,裴行俭在单于都护的任上病逝。

大唐天灾不断,周围的部族蠢蠢欲动,之所以没有敢反大唐,主要是因为边地驻扎的悍将铸就了一道长城,镇住了那些人的狼子野心。

西北的王方翼和库狄云珠,西南的秦梦年和黑齿常之,北面的裴行俭,东面的薛仁贵。

武媚娘在继任单于都护的人选上陷入了犹豫之中,单于都护府在几个都护府中离长安最近,又由于其安置了东突厥降部,这个位置极其重要,需要一个文武全才的人去担任。

西南的吐蕃是劲敌,而且现在双方还在打仗。临阵换将兵家大忌,因此西南的将领不能动。高丽新附,东面的也不能动。

合适的人选就在王方翼、库狄云珠、以及随裴行俭平叛的程务挺、张虔勖之中产生。

王方翼是王皇后的堂兄,武媚娘对他心存芥蒂。张虔勖名声不显,资历尚浅,怕担当不起都护一职。程务挺是武媚娘在京师军中的势力,她不想将这枚暗棋下到千里之外的漠南。

那就只剩下一个人了。库狄云珠。

平定过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之乱,素有仁名,阿史德氏的外孙,昭武九姓之女,上一任都护裴行俭的妻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