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章 量子速抄(2 / 2)

加入书签

更何况,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才,碌碌一生都没有被朝廷发现,又是一个损失。这样一想,大汉也太亏了。

整个未央宫都被笼罩在浓浓的冤大头氛围里,久久没人说话。许久,刘彻的声音响起,打破满殿沉默: “察举制仍需改进,朕要更多的人才。”

去岁举孝廉,许多郡连一个人都没有推举,陛下十分生气,说可能是朝廷的教化不够深入,但是各地郡守也太过分,该被治罪。

再一想到鬼才济济的鬼界,连素来温和的丞相薛泽,想想都会觉得肝疼。朝堂上便开始讨论。

“倘若能有各类经典各万卷,发往各郡,便可解了。”书是人才的种子,这谁不知道。

纸倒是不难,前段时间天目中的病历便是写在纸上,大汉研究许久,又请教过勾魂使者,如今已经有了思路,过不了几个月,大汉就能有一批价格低廉的纸张出现。

难的是把纸变成书。

抄书速度慢,大汉识字的人本来就不多,还要处理各种政务,分出人去处理鬼界送来的东西,为北边打仗做好后勤,腾出十个人已经是极限,哪里来那么多人去抄书。

而召集各地书生虽是个好主意,可一来他们来得慢,二来朝廷还要给他们发路上的粮食,太破费了。

大汉的猫稻还没种出来,不能乱花钱。

宋博士道: “臣曾见可双手写字之奇人,若是人人都能同时抄写两份,只需一半时间,便能抄出足够数量了。"

其他人驳他: “也只是节省一半时间,如今朝廷至多匀出十人,便是人人都能当二十人用,也还是太慢。"

都是熟读经典的,谁不知道那玩意有多长。宋博士悻悻闭嘴。

刘彻突然扭头,看向那博士: "卿此言有理。"他豁然起身,召集众臣,向开阔地方走去。重臣不明所以纷纷起身跟上。

刘彻便有边说: "倘若一人抄书,

同时可出万卷,此问题便可解了。"他叫来侍者,说了几句,侍者便退下,去往重重把守的库房。

不一会,数人抬着一个箱子出现,后面还有抬着木板、笔墨的人鱼贯而入。一名侍者捧着一只瓷盒,献给陛下。

瓷盒打开,里面是一只眼熟的戒指,戒指暴露在空气中后,箱子里随即发出躁动的碰撞声。"是……使者的定情之戒?"有人认出戒指。

刘彻点头: “不错。”

看到这戒指,与躁动的观音碎瓷片,众人更加疑惑。

碎瓷片遇到戒指会向着戒指冲去,可以用来定位,或者运送货物或者别的什么用处,可这和抄书有什么关系?

难不成碎瓷片看到戒指后,会奋发图强,努力变成个有知识有文化的碎瓷片?刘彻让人把纸钉在木板上,将木板竖起来,纸在木板背面,与人相对而立。侍者们取出碎瓷片,绑上炭笔,再将碎瓷片连同炭笔一起放到木板后。

因为戒指在木板前,碎瓷片们受到戒指的吸引,又被木板阻隔,二力平衡下,瓷片带着炭笔,稳稳停在了竖直的木板上。

看到这里,反应快的人已经明白过来,脸上恍然与赞叹同时出现: “如此,只要有一人手持戒指,写出字来,便可同时获得许多份了。"

刘彻点了宋博士的名,让他去拿戒指。

宋博士满面荣光,接过这伟大的任务,仔细净了手后,拿起戒指,手在空中轻轻移动。数十碎瓷片跟着同步移动,在纸上留下清晰的痕迹。

宋博士手一刻不停,白纸上便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捉着炭笔,留下一行微微颤抖,但足够清晰的字迹。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写完这八个字,宋博士手停留原处,将戒指在原地收回瓷盒,缓缓放下手。此时周围鸦雀无声,而宋博士的手已经微微颤抖。许多离得远的侍者们不知道这事成了没有,看到场上气氛,大气都不敢出。

片刻后,他们突然见董仲舒老泪纵横,许多起于微末的大臣手抚摸那些算不上好看的字迹,眼含热泪。

刘彻目露满意: “先抄一千份规格一致的虞书,发往各郡县。”这又让许多人不解了。

虞书是《尚书》的虞代部分,分五篇,这五篇虽然属于尚书,却算

不上最经典的篇章,也不是最有教化力量的,具有如此重大意义的第一篇转印成果,为什么要用这五篇?

在董仲舒小心翼翼求问后,陛下只简单地说: “因为长度合适。”

长度合适?这个理由,连大儒都有点愕然。

臣子们的表情太有趣,刘彻多看了两眼,才慢悠悠说: “抄好,发给各地后,顺便发一块碎瓷片。日后发布政令,也不必一地一地通传了。"

只要朝廷取出戒指晃动,各地的碎瓷片便会跟着动,各地只要按照敲击次数,便可以定位是哪一页的哪个字,一篇百来字的政令,至多一个时辰,便能传遍整个大汉。

听陛下说完,所有人豁然开朗,畅想着那美妙的情景。

只要有人求学,便有书可看,朝廷之令一日之内传遍五湖四海,这样的美好世界,就在一刻钟前,他们所有人都还觉得是遥远未来才能出现的盛世景象。

这都是托勾魂使者的福。

所有人忍不住心想:勾魂使者,再多死几个相好的吧。对不起,但它实在太好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