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四零章(1 / 2)

加入书签

【建文4年3月8日,蒙城。 (安徽毫州)

3月9日,燕军在蒙城边上的涡水(淮河支流)驻扎,并侦查到了尾随的平安4万步骑兵前锋动静。

这一路引敌,朱棣走了差不多1770里地,近一点的德州兵跟了差不多1240里路,远一点的真定兵则跟了差不多1360里。

漫长的行军正在朱棣的预料之中。

不过只把人引过来还不行,他准备先吃掉平安这只相对脱节的先遣军。

朱棣这一路走在都在挑选合适的决战地址,先时金铭等一百勇士争取到的时间,让他充分勘探了自宿州至蒙城间的地形地貌。】

傅友德感慨道: "燕王此刻已经完全拥有了选择会战地点的主动权。"

兄弟们点点头: "又要来了,老四最擅长的背刺偷袭。"

【沿途共3条大河。

1、焕水,又称浍水(《奉》称会河)

2、凝水

3、北淝水。 (《奉》称淝河,另有一条在涡水南面的西淝水,从逻辑上看,交战地点当在大营以北,故up认为战场在此。)

浍水四周林深木茂、河堤深隘,很容易设伏。而淝河附近一马平川、树林稀少,不令人起疑。朱棣认为平安被玩怕了,若是在浍水,是不敢出来和燕军决战的,只有淝水才有可能打成这一仗。】

大家肯定: "伏击,他能打;一马平川,他也能打。他能打,他厉害。"

"不过,”朱允蚊也开口,他悠悠说,“感觉碰上了平安,燕王的思维总要多绕几层。平安人称‘小朱棣’,这‘小朱棣’,真的没有说错呢。"

朱棣: "?"

这‘小朱棣’三个字,字正腔圆过了。不要乘机占便宜哈。

【朱棣令朱高煦守大本营,自己和2万精骑去往离大营百里的淝水畔。他总是劳碌操心命,给守家的众人安排好了简易联络方式+保护措施。这百里路,沿途设置简易烽火台。

若是有人偷袭发生较大规模的战役,则沿路点火,这样火把交相呼应,可吓唬敌军。若只是较小规模战役、且打赢了对方,那就没必要举火了。】

朱锐评: “看来你这领袖,还真是一刻也不得闲呐。”

朱允蚊又默默插刀: "毕竟张玉已死,四叔已经没有一个安心的人,可以坐镇中军了。"

朱棣:

够了!

【朱棣一行人,每人都携带了3日口粮。

由《北征录》所记述的漠北追逐蒙古人文字可知,缺水、一人多马的明朝轻骑兵有携带20日粮的记录。

为什么带的那么少?

而且在漠北,他要追击蒙古人,负重会拖累马匹速度,现在他只是在淝河岸边守株待免。难道不该粮食越足越好吗?】

朱楠: "对啊,难道不是粮草越多越好吗?"说罢,他还热心给金幼孜科普道:

“金小秘,记住这个《北征录》,你在里面还写了你晚上看不见四哥的宝纛,我猜那是夜不能视物的夜盲症状。动物肝脏,胡萝卜等都可以治疗这个,记得多吃这些东西啊!不然会遗漏我四哥的英姿的。"

金幼孜: "???"

等等,你?我?他?

什么《北征录》?

还有.…

金幼孜憋了半天,还是没有那句, “请别叫我金小秘”给说出来。

他喏喏说:"谢、谢谢周王。"

朱棣却及时地为金幼孜排忧解难: "不要乱跟着后辈叫金小秘,人家的正式称呼是金秘书。"金幼孜瞬间转向朱棣,眼中冒出了崇拜的星星。

【只见燕军在淝河等了“数日”,平安人都未曾前来,结合《姜氏秘史》,是等了4日。粮草马上就要没了,R卡们请求朱棣撤兵,朱棣劝他们再等一两天,平安一定会到。3月13日,平安仍未来。

R卡又请求回家,已是士卒无粮、马儿无草,再等下去没打就先困死了。

朱棣再次拒绝,并耐心劝说: “朝廷军走了那么远,锐意求战。平安他们派出的间谍,看到我们大军往南走,必定想要背后偷袭。我们若把它的前锋打败,他们就会害怕、胆怯,刀变钝。"

——诸位友友,朱棣说这话的时候,两万兵马已经至少饿了一天,他却还想等下去。】

/>朱精替这时候的朱棣补充: "‘别怕,一切尽在我的掌握中’。哥的下一句话,就是这个了!这群R卡们,我哥还时时刻刻照顾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呢!"

李景隆也揪心的补充道: “燕王一定跟着士卒同甘共苦,士卒们饿肚子,燕王也饿肚子,他要是饿了,怎么骑马冲锋呢?"

大家: "?"

差不多了,也不必一个个舔的这么争先恐后吧。

【我们反过来站在平安的视角看这一幕,迟迟不出现的平安他在等什么?他的间谍又在观察什么?

不错,最好的出兵时刻就是燕军前锋粮尽人乏之时。多疑狡诈的平安不放心平坦的淝河平原,他一定要再叠一层饥饿Buff。

俄罗斯套娃点在,朱棣恐怕正是算准了彼之心理、彼之间谍,才只带了少量粮。】

朱楠自信断定: “我在第一层,他在第二层,我哥在第三层,他跑到了第四层,傻了吧,其实我

哥真正站在第五层!"

朱棣都被称赞得咳嗽了一声,实事求是说:

"应该没有那么多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