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92 章 赵廷美:大宋,亡了(2 / 2)

加入书签

这艘船上都已经混乱起来了,刚刚,先生甚至还……

赵昺咬住了嘴唇:“先生,那朕该怎么做呢?”

陆秀夫沉沉的叹了口气。

他看着眼前这个才到他腰高的孩子,顿了顿,眼中痛惜之色一闪而过,他沉默了许久才道:“官家,您是帝王,您可知道靖康之耻?可知德祐皇帝?”

赵佶和赵桓脸上的肌肉不自然的抽搐着。

赵佶更觉得自己屁股底下的龙椅像是长刺了一样,叫他坐立难安,浑身难受。

赵昺慎重的点了点头。

他自然是知道这些人的。

陆秀夫沉声道:“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当为国死,万勿重蹈德佑皇帝的覆辙。德佑皇帝远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

被陆秀夫点名批评的德祐皇帝其实就是宋恭帝,当初这位投降了元朝,然后被送去了吐蕃留学,可以说是朱祁镇的留学前辈。

天幕下一样去留学了的朱祁镇,听着这君臣两个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总觉得像是有无数个巴掌隔空甩到了自己脸上似的。

赵昺轻轻的点了点头。

“朕知道,朕虽然年幼,却也知晓荣辱,有些事情,就算是死也不能屈服。”

陆秀夫温和的笑了笑:“陛下是个好皇帝。”

只可惜这个好孩子,再也没有机会成长起来了。

陆秀夫将最贵重

() 的传国玉玺挂在了小皇帝的腰带上,他背上了这个孩子。

这份沉甸甸的重量让他的眼睛慢慢的红了。

最后,他回头,深情的望了一眼大宋的国土。

这将是他此生最后一次看到大宋了。

回过头,陆秀夫毫不犹豫的从船头一跃而下。

无尽的波涛瞬间吞噬了这两个人。

伴随着他们俩的落水,船上传来了士兵和宫女的哭嚎声。

有几个人连滚带爬的扑到了船边,呼喊着小皇帝的名字。

人们绝望的看着一心想要守护的皇帝死在他们的面前。

突然,一个心灰意冷的士兵扯开嘴,无力的笑了笑,原本挺直的腰,在一瞬间,像是被生活的重担彻底压垮了一样,完全佝偻了下去,随后,他也毫不犹豫的跟着跳了下去。

随着扑通的一声入水声,又有一条鲜活的人命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大海中。

而他这一跳,像是打开了什么开关一样。

此后,不断有扑通入水的声音传来。

无数彻底陷入绝望境地的士兵,从船上一跃而下,投海自尽,以身殉国。

也有士兵,此时已经是满腔悲愤,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直接撞上了敌人的刀口,用同归于尽的方式展开了厮杀。

场面一时间混乱至极。

观众们也面面相觑,相视无言。

天幕慢慢暗淡了下去。

……

当屏幕再次亮起来的时候,画面已经消失了,主播重新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中。

李世民怅然若失:“这就是一个王朝的结束啊。”

或许是出于好意,主播没有提到大唐的未来,更没有说当它覆灭时候的场景。

她似乎有意想让大唐永远的停留在这个最美好、最繁华的时候。

但是,李世民这也能猜到。

安史之乱几乎毁灭了大半个唐朝的力量,也毁掉了唐朝几l乎所有的家底,以后,大唐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他原本没想这么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时空应该不会再是那样的走向了。

但是现在,再看隔壁的宋朝的覆灭,他心中不免痛楚。

他也忍不住去想——我们大唐覆灭的时候,皇帝和民众们也是这么绝望的吗?

……

季驰光:“为了不重蹈覆辙,也不愿意在苟活于世,像曾经的徽钦二帝一样跪着活命,陆秀夫背起了才只有七岁的皇帝,从船上一跃而下。”

“亲眼目睹了皇帝的死亡,失去了最后希望的士兵,绝大多数都在绝望之下,纷纷跟着皇帝一同跳下了大海。”

“十万军民就此殉国。”

“这是南宋史上最悲壮的一幕。”

“而同时,突出重围的杨太后,在得知小皇帝死了的消息以后,痛苦之中,她也推开护送的众人,投海自尽了。”

杨太后本身就不是小皇帝的生母,她的儿子

是前不久染病去世的宋端宗。()

?本作者小雪狮提醒您最全的《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尽在[],域名[(()

而宋末三杰中最后仅存的张世杰……

季驰光:“张世杰……他本来想重整旗鼓,再次召集招募军队,只是,天有不测风云,这个南宋最后的希望,最终在一场席卷了海面的风雨当中丧生。”

赵廷美的哭声哽咽了一下,最后哭得更大声了。

天要亡他们大宋啊!

他甚至跪行了两步,扑过去抱住二哥的大腿,嚎啕大哭。

赵匡胤:“……”

他本来还挺悲伤的,但是看着面前拿他的衣摆拼命擦鼻涕的四弟。

赵匡胤:“……”

不仅不悲伤,而且拳头还硬了。

……

季驰光:“而当时,崖山还没有被攻破的时候,元军曾经就让也很受到皇帝重用的文天祥去写招降的书信。”

“因为文天祥曾经也是抗元义士,如果他愿意出面写招降书,将会对当时朝廷官员造成很大的影响。”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文天祥虽然接下了这个任务,可是,他写下来的,并不是什么许下高官厚禄的书信,而是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好!”

苏轼直接拍案而起。

荡气回肠,谁看了不说一句忠义?!

李世民咀嚼片刻,脸上也露出了喜爱的笑容。

他感慨道:“好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生忠勇!

这要是活在他这个时代,哪怕本人无甚才干,他也要把人给招过来。

这样的人,是能给百姓干实事的人。

文天祥自己呢,则是愣愣的看着被自己抄写下来的诗句,怔怔出神。

突然,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文天祥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他放下了手中的纸,转身去开了门。

只是,当他打开门的时候,却发现门口站着的并不是他以为的邻居,而是两个不认识的生面孔。

看穿着打扮,应该是军队的人。

两个士兵对他露出了敬重的笑容。

“文公,我们奉命,请您往皇宫去一趟。”

文天祥慢慢睁大了眼睛。!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