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章 阿房宫赋(2 / 2)

加入书签

杜牧黯然,本就不高的情绪直直跌落谷底。

他想笑一下,却发现自己勾不出一个笑的表情。

“可惜一把宝剑了……”刘彻惋惜,一开始不了解杜牧的时候,光是一篇《阿房宫赋》就俘获了刘彻的心。

跟着天幕他又了解杜牧的军事论著,地方政绩,无一例外都证明了杜牧是能治国理政的人才,在

军事方面更是大有可为。

但是这样一个人才,五十年都没怎么用过。

李世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这是属于他大唐的人才,怎么能让他荒废了呢。

【又一年,杜牧升任中书舍人,正五品,这是他担任的最大的官。可能是发觉自己命不久矣,他重新修葺了祖上的樊川别墅,闲暇之时与三五好友怡情娱乐。】

【至冬日,杜牧病逝,卒年不到五十岁。牧临死前,曾将自己的大部分文章烧毁。】

不到五十岁?

今年已经是大中四年了,大中五年回京,次年病故。

“怎么会这么快……”

李商隐算着时间,一时怔忪了。

他才认识杜牧一年,但是杜牧的人生却,却仅剩两年。

李商隐心里十分酸楚,只觉黑漆漆的压抑之感迎面扑来。

天幕开始流动,新画面出来了。

“延翰——”

沉疴在身的杜牧有感于大限将至,他艰难唤道:“去……帮我把文稿……拿来。”

“舅父,您歇着,我这就给您去取。”年轻人闻言抬头,担忧地看了一眼杜牧。

少顷,拿到文稿的杜牧坐在床前仔细翻阅整理,渐渐分出了两摞。一摞高,一摞单薄,连三分之一占不到。

分成之后,杜牧起身,抬着那摞高的文稿,抬着虚弱的步伐,走到了火炉前。

哗啦哗啦,文稿倾落到火炉中。

“舅父——!”

年轻人眼睁睁看着火炉一瞬间暴涨的殷红火焰。

而杜牧只是疲惫地摆手:“我死后,余下的就交由你整理。

【杜牧曾言“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也许是因为他对自己的高要求,所以他才将这么多年来的作品烧得仅余十之二三。得幸于他的侄子裴延翰留有抄录二百多篇,合文整理后,杜牧的诗文主要收录于于《樊川文集》,现共有486题524首。】

这一生都被天幕剧透了……杜牧无奈,伤心啊,看着自己的脸变成了褶子皮。

他忍不住捏了一把自己现在还充斥着满满胶原蛋白的脸。

这么老又形容枯槁的人才不是他呢。

女声朗朗:

【十里扬州路,三生杜牧之。后来当我们谈到诗人杜牧,总会想到他在扬州时风流不羁的那一面。】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春日明媚,婉转悠扬,“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含蓄灵动,蕴藉婉约,“二十四桥明月夜,何处玉人教吹箫”风花雪月间,娓娓道来思念。】

没那么多担忧的普通人沉浸在纯粹的诗境中。

跟着天幕看扬州的美景美人,看深宫里无聊的宫女时而扑流萤,时而数星星,看杜牧与朋友依依惜别,留下传世名作。

【然而他的诗,在记录了岁月至柔至情的同时,更是一个王朝没落的投影】

【前面讲过的他的咏史怀古诗,真的仅仅只是在怀古吗,我想不是。文采风流,又兼有经世之略,这样的一个人,若在盛世,未尝不能一展抱负。】

大唐

“若杜牧在我们这里,必为秦王府座上宾。”

李世民重重点头,如果真的有,他绝对不会让杜牧白白蹉跎青春的。

虽然没有看见杜牧亲自上战场指挥的经历,但是光他敢对《孙子兵法》进行注解,还言之有物这一事,即使不是将军,也会是一个好谋士。

【但可惜,这只是一种假设。被蹉跎的年华,一如他在《谴怀》里发出来的叹息那般——】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薄幸名吗……

到最后自己给自己的评价居然是赢得青楼薄幸名,心情真的是,起起落落落落,杜牧更心梗了。

【俗话说

,“史家不幸诗家幸”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杜牧虽然只有四百多首流传于世,但是大家需要背的,耳熟能详的,简直太多了。】

女声哀怨的声音响彻天空。

“啧,反正需要背的不是朕。”

刘彻振作,暇整以待换了个姿势,准备看到底是哪些诗。

【首先,先上个王炸。清明诗词压卷之作——《清明》 ,这短短的几句话,给大家上了多少个思想钢印】

天幕打上《清明》之诗,这次打字带上了音效,声音十分清脆,宛如斗大的雨珠落在水面上啪啦作响。

“但是真的很有画面,就好像亲身看见了那杜牧如何向放牛娃问路。”刘彻肯定,而且这首诗很通俗易懂,反而让大家把清明牢牢记住了。

【自他之后,大家脑海里面的清明,便蒙上了一层如丝细雨。只要想到清明,就会想到下雨,二者密不可分。】

女声吐槽道。

【不仅如此,杏花村的名气也一炮打响。杏花村其酒,饮后回味悠长,酒力温和,清香纯正,再加上杜牧《清明》一诗的加持,因此享誉千载而盛名不衰。时至今日,杏花村已成为著名酒都,杏花村酒更是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好酒啊……”光是凭天幕的描述,刘彻都能想到这就味道绝对不差。

杜牧酒杯在手,突然觉得口中干涸,连忙喝了一口。

【接下来这首,大家也熟悉得很,不熟悉的朋友,上高中也会熟悉的。《赤壁》,不得不说教材真的好多赤壁之战相关,杜牧的《赤壁》,苏轼的《赤壁怀古》《赤壁赋》,您猜怎么着,都在高中教材里,都得背,必须背,全文背……】

女声碎碎念念。

“情之所至,写诗作赋,在所难免。”

被点到名的苏轼心虚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谁让赤壁这个地方这么出名,打卡的时候写点诗,写点赋,感慨下人生还不正常。

“这不能赖我……你们自己选的。”

提前得知两篇选中苏轼很高兴,但是这背诵嘛,他表示这锅我不背。我是写了,但是没让后面的人背啊。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谁?”孙策和周瑜两相对视,眼里不敢置信,赤壁,周郎,二乔……自己家房子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