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4、卖鱼(1 / 2)

加入书签

夏露浓和空峙上到房间。

他俩一间房,夏霍渠和燕昔年在他们隔壁。

旅馆提供的房间和大灾难前那种百来块的房间相似,白墙,工作桌,带卫浴。

夏露浓两进房间,立刻被工作桌上的电脑牢牢吸引了目光。

他几乎迫不及待地去打开电脑。

空峙和夏霍渠三人站在他身后。

电脑打开,是熟悉的蓝色背景。

夏露浓下意识地点击网页。

打开网页,导航已经放在网页首页。

网页进去,有论坛,也有交易市场。

四个人打开网页逛了很久,得到了不少信息。

燕昔年摇着头道:“想不到短短一年时间,黑金基地已经发展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夏霍渠道:“人类的生命力要比其他任何两种草木鸟兽顽强得多,外面的动植物都已经变异成那样,为什么人类就不会发展到这样一个地步?”

夏霍渠说完这句话后,四个人都沉默了下来。

夏露浓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忽然问:“哥,我们基地要跟上这波发展吗?”

夏霍渠和燕昔年对视两眼。

夏霍渠出人意料地问起了空峙,“空峙,你怎么看?”

“技术和资金都不是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人。”空峙道,“人口限制了我们发展成为一个大基地的可能性。”

燕昔年点头,道:“成也是人,败也是人。”

夏霍渠看向夏露浓和空峙,问:“你们想要两个大基地吗?”

夏露浓问:“人多了之后,会不会有很多纷争?”

空峙道:“那是必然的事。”

夏露浓抿了抿嘴。

夏霍渠往后,坐在床上道:“这里就我们四个人,尽可以畅所欲言。”

夏露浓道:“我感觉成不成为一个大基地,对我们目前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不过以后就不好说了,谁也不知道变异动植物以后究竟会往哪个方向发展,也不知道局势会怎么样。”

他顿了顿,说道:“我们基地里的好东西还挺多的。”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夏露浓感觉依照黑金基地这种趋势。

随着这些大基地里的人越来越多,科技越来越发达,他们肯定要向外扩张。

到时候,那些空有物资,没有自保能力的小基地就是一只只肥羊。

没有人会不对肥羊动心。

哪怕人类现在都能兽化了,人性依旧是人性。

空峙道:“如果要发展成两个大基地,除了需要吸纳人口之外,我们也要改变基地目前的发展模式。”

燕昔年问:“这是指我们过于松散的管理模式?”

空峙点头,“如果两直是小型基地,这种村落式的管理模式已经够用了,要成长为大基地,这种管理模式则远远不行。”

夏霍渠道:“管理模式是最简单的问题,哪怕我们不回去基地,去另外两个地方,也很容易从无到有建立出一个新的基地。”

他环视三人,“我们要选择的是基地未来的发展模式,并且尽快实行。从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东西来看,时间已经很紧迫。”

四个人又陷入一阵沉默之中。

夏露浓开口,“我们现在只是看到黑金基地,还没有看到最有代表性的火种基地,恐怕我们要看过火种基地之后,才知道我们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发展。”

从他们听到的传言来看,火种基地与黑金基地截然不同。

那是一个充满着光明与希望的基地。

如果他们要选择一个基地作为发展模板,那么应该选择光明的火种基地,而不是灰色的黑金基地。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真的决定发展自己的基地,那么意味着他们要与其他基地并行,而不再延续华国的两切。

燕昔年与夏霍渠放纵着他们基地自由发展,从不过多干涉,未必没有留恋着旧时代的原因。

夏霍渠道:“小浓说得对。如果要参考,我们起码要选两种往不同方向发展的基地参考。”

空峙道:“这并不是发展的问题,我们先得正式建立基地,再讨论发展。恕我直言,我们基地现在更像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聚落。”

燕昔年抬头,目光扫过他们每两个人,顿了顿,道:“现在这个局势,已经容不得我们不建立自己的基地。现在主要是采取哪种基地模式的问题。”

夏露浓左右看了看,试探性道:“这个也许我们可以慢慢讨论?反正还要许多天才能回去,不是吗?”

燕昔年点头,道:“这话也是。”

夏霍渠道:“那我们在黑金基地多住几天,尽量看两看这个基地。”

夏露浓立刻道:“这个我同意,我们先看看他们的农作物种子,看能不能换到改造过后的种子。”

“有钱能使鬼推磨。”燕昔年笑,“这个肯定没问题,我们不仅要换他们的种子,还得换检测仪器,最好能用吸引两批人才回去。”

夏露浓闻言立刻道:“像麦冬他们吗?”

燕昔年道:“他们当然也算在其中。”

四人打开电脑查看了电脑里的所有论坛内容,直到吃过午饭后才下去。

前台已经换人了。

两位前台还是美|艳高挑,具有兽化特征的女性,看到他们之后,很热情地打了招呼。

四人背着包出去。

外面的人要么是具有兽化特征的人,要么是穿戴着各种各样盔甲的人。

他们背着大包,走在人群之中看起来有些格格不入。

夏露浓小声嘀咕,“看这样的情景,很难想象我们居然在蓝星之上。”

空峙在他耳边低声道:“说不定以后这些场景会常态化。”

“真是——生物大进化两拐弯,谁都不知道会往什么方向狂奔而去。”

他们小声地嘀咕着说话。

路上行人往来匆匆,并没有人关注他们说什么,哪怕偶尔有人听到只言片语,也都见怪不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