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对东瓯好意 三更合一,226w、22……(2 / 2)

加入书签

朱襄提前退场,非抱着枕头要与李牧、王翦同睡,分享自己过剩的谈吐欲。

三人便把寝具上的干草和木板、锦缎铺到了地上,让朱襄睡在中间瞎叨叨。

朱襄:“现在他们一定吵得很厉害!”

李牧:“嗯。”

王翦:“他们吵什么?你好心帮他们,他们还不乐意?”

朱襄:“他们认为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李牧:“嗯。”

王翦:“什么?黄鼠狼还会给鸡拜年?”

朱襄:“其实我真没抱什么坏心思,没想过他这里粮食丰收后,缺粮的闽越和蛮越会来抢他。”

李牧:“呼……呼……”

王翦:“然后我再去抢闽越!”

朱襄和王翦聊到天蒙蒙亮,李牧在嘈杂的声音中一夜无梦睡到天明。

第一日起来,朱襄和王翦神色都有些萎靡,李牧精神饱满。

朱襄看着李牧的眼神满是幽怨。说好的夜谈,你居然一个人偷偷睡觉。早知道我就该踹你几脚,把你踹起来。

李牧道:“你们如果精神不好,就再睡一会儿?”

王翦摇头:“我去洗个脸就精神了。”

他说完就去冲了一个冷水澡,果然重新变得精神奕奕。

大概将领都有这种立刻清醒的本事,否则不好夜袭。

只有朱襄仍旧精神不振。

东瓯王的精神也很不振。他看到同样精神不振的朱襄,问道:“朱襄公可是没睡好?伺候得人不尽心?”

朱襄勉强笑道:“没有。只是一想到快要错过耕种时间了,就难以入眠。”

东瓯王身后的重臣眼睛再次放光。

这就是朱襄公啊!果然名不虚传!

东瓯王硬着头皮道:“朱襄公的好意,寡人很敬佩。只是……只是……唉,寡人有些臣子不太相信秦国。”

朱襄道:“我明白东瓯君的担忧。东瓯君可派人保护我。”

朱襄见东瓯王仍旧犹豫,道:“除了帮东瓯国种地,我不会索要任何好处。秦国也不会索要任何东西。”

东瓯王惊讶无比:“这……这朱襄公能决定?”

朱襄道:“就以今明两年为限,一年半的时间,足以让你们的人学会我教授的种植方式。在明年秋冬丰收之前,我保证秦国和东瓯国不会起兵戈之争。”

朱襄笑了笑,道:“我好歹是秦国的长平君,吴郡的郡守。这点事,还是能决定。”

东瓯王再次愕然:“朱襄公居然是吴郡郡守?!吴郡郡守不是李牧将军吗?!”

朱襄表情古怪:“我来吴郡,就是接任郡守一职,已经好几个月了。”

不是吧?东瓯国这么闭塞吗?连吴郡郡守换人了都不知道?

不过东瓯都城与吴郡隔着两片山,可能真的消息不灵通?唉,所以要开发海运啊。

东瓯王兴奋道:“那李牧将军会调往何处?”

朱襄看着东瓯王兴奋的表情,心中同情了东瓯王一秒。

“李牧将军是统率整个南秦边疆兵力的大将军,他本就不该兼任吴郡郡守一职。”朱襄解释道,“李牧将军仍旧驻守吴郡,防备楚军南下。”

东瓯王:“……”你确定李牧将军是防备楚军南下,而不是天天南下来抢东西?

他都怀疑李牧是不是胡人,怎么每次都是抢了东西就跑?听说只有北边的胡人会这样,连西瓯、蛮越那群部落人吃相都没有这么难看。

虽然抢的不是自己,自己还与秦军交易中获得了许多好处,但东瓯王还是有些担心。

“现在你放心了吗?”朱襄道,“如果你实在是不同意,我也不勉强。唉,只是可惜那些地了。”

东瓯王见朱襄念念不忘的只有那些可供耕种的地,心中天平不断向朱襄偏移。

朱襄又道:“如果你同意,我可以让秦军来帮忙修建水利。”

东瓯王惊得合不拢嘴:“这、这真的可以吗?”

朱襄道:“秦国与东瓯国比邻。如今秦国与楚国交恶,无法与楚国互换有无,只能与东瓯国互换有无。东瓯国繁盛,吴郡才更繁盛。”

朱襄又叹了口气,道:“我这次带了秦棉来,想与东瓯国交换东西。东珠虽好,但秦国更想换军粮,你明白吗?秦国不想打东瓯国。如果我们攻打东瓯国,楚人立刻就会南下。我们只想和你们做生意。”

朱襄顿了顿,无奈道:“但现在东瓯没多少东西可以与我们交换。这便是秦王同意我如此做的原因。”

朱襄此举,虽然没有告知友人,但确实告知了秦王柱。

在离开咸阳之前,朱襄就将自己贸易战的相关细节与秦王柱商议,去帮东瓯种田也是计谋之一。

当时秦王柱还不理解,东瓯强大之后,秦国若想灭百越,恐怕就更难了。

朱襄提出,东瓯发展农耕文明之后,庶民定居沿海平原者众多,更利于秦军登陆;

东瓯与百越其他部落并无从属关系,东瓯若有粮食,百越其他部落会来抢夺,更容易让他们内乱;

增加了东瓯与秦国的经济联系,秦国占领东瓯之后要消化这一片地更加容易;

如果东瓯国君被小利蒙蔽了眼睛,同意自己让秦军帮忙修水利和指导耕种的意见……

“东瓯的平民就会心向秦军。”朱襄道,“东瓯没有把农人当庶民,而是当奴隶。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所以如果秦军南下,他们会听从东瓯贵族的命令充当兵卒。”

“但若告诉他们另一种生活方式?告诉他们当了秦人就不用将所有粮食上交,只留下寥寥无几的口粮,甚至口粮都无法留下呢?”

“秦国和中原的庶民就算生活得再不好,也比当做农奴的东瓯人生活得好。”

“我相信他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朱襄与秦王柱诉说了自己的建议之后,秦王柱沉默了许久,然后点头同意。

“寡人相信你,你放手去做吧。”

所以如果李牧和王翦告状,朱襄相信秦王柱不会用戒尺敲他脑袋。

自己已经报备过了!

朱襄拿出了这么大的利益,为东瓯国提供粮种和技术支持不说,还让秦军帮忙。东瓯王就算再担心这利益背后有问题,也不由心动了。

东瓯王理智尚存,但李牧派人将朱襄与东瓯王的商议传播出去之后,东瓯王就压不住贵族的请求了。

奴隶制基本都是多贵族共同执政,国君的权力被分散得很厉害。

如中原有封君,东瓯王也有大奴隶主持有军队和封地,虽然听从东瓯王的派遣,但东瓯王也不能完全控制他们。

朱襄如果和秦军一同来帮他们种地,并且让秦军与他们生意交流合作加深,他们将会获得巨大的利益。

他们向往着中原的珍宝。因为楚国截断百越和中原之路,他们想要求得中原的东西十分困难。

如果能与秦国交好,他们就能通过秦国战船的护送前往中原换取珍宝,贵族们想一想就开心不已。

再加上沿海平原的耕地基本都被他们瓜分完毕,增产后他们的势力就更加强大。他们可不管什么秦国的野心,到手的利益先拿了再说。

此刻东瓯王所有的犹豫都没了用处,他如果不同意朱襄的提议,恐怕东瓯王的位置就要换人坐了。

在朱襄给予的巨大利益面前,东瓯国大部分贵族都经不起诱惑。

王翦看着东瓯王被裹挟着将指导农桑一事交给朱襄,还给予了朱襄许多权力和珍宝,心里不由生出了寒意。

他再次仔细打量朱襄。

这一幕朱襄是否提前算到?这是无心的发展,还是朱襄的计谋?

朱襄是否在做此事之前,就已经料到他必定会成功?不仅成功,还能挑起东瓯国君臣的矛盾?

虽然朱襄是他的友人,他也不由为了这一幕而稍稍吓了一跳。

朱襄得到的东西比他想要的更多。

东瓯王不仅同意他带着秦军帮忙指导沿海平原农人种植,还给了朱襄能直接对当地人下令的权力。

朱襄手握的权力,就是东瓯国主管农业的大臣的权力,丝毫不差。

有了秦军和东瓯王派去的兵卒的护送,朱襄甚至自带兵权,比东瓯国真正的主管农业的大臣权力更大。

秦国的吴郡郡守居然能在东瓯国的沿海平原自由行走,秦军上下议论纷纷,皆对朱襄公佩服不已。

不愧是我们秦国的长平君!

不过东瓯王也做了约束。朱襄只能在沿海平原行动,不能去丘陵和山区。沿海平原面积在东瓯占比不大,东瓯王觉得可以放心了。

朱襄对此摇摇头。

秦军海军逐渐壮大,只需要一个登陆的跳板,就能将大量兵力从海边运到东瓯。所以只要沿海平原这片地方被迅速拿下,百越就会被逐渐蚕食。

沿海平原这片地,足以让秦军自给自足,慢慢与百越磨。

秦始皇拿下百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如果早早将百越的产粮区作为据点,拿下百越就容易多了。拿下百越之后,以沿海平原为中心往外辐射,驯服百越更是轻而易举。

朱襄坐船回吴郡通知了嬴小政一声。

嬴小政吓得差点把自己的小揪揪扯下几根。

他跳到朱襄背上捶朱襄的脑袋:“舅父!你有几条命?你说你有几条命?!你怎么能做如此危险的事?”

“我都说了不危险,真的不危险。”朱襄弓着背,让嬴小政在他头上薅他的头发,“你看,结果如我所料……”

嬴小政直接捂住朱襄的嘴,不听不听,舅父闭嘴!

雪姬也脸色苍白。

不过听了朱襄的辩解之后,她虽然担忧,也相信朱襄确实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反过来劝说嬴小政别担心。

嬴小政气得翻白眼。

舅母你太信任舅父了!所以舅父才如此喜欢冒险!

“东瓯又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嬴小政道,“等吞并中原之后徐徐图之也不迟,舅父何必现在去与他们对上?”

朱襄道:“既然将来确定一定会攻打百越,现在我是吴郡郡守,我就该为未来做打算。”

嬴小政咬牙切齿:“我才是吴郡郡守。”

朱襄笑着摸了摸嬴小政的脑袋:“所以你也要为未来做打算。”

嬴小政冷哼:“蛮夷之地,不需要多作打算。”

朱襄道:“既然你想要这块地,就要想好如何利用这块地。难道你花许多人命和财力把一片地打下来,结果收获远远不比耗费吗?这样亏本的打仗,只会把国家越打越弱,把民众越打越离心。”

嬴小政想起梦境中的大嬴政所发动的那些战役,有些不确定道:“真的?会越打越弱吗?”

朱襄道:“这不是显而易见吗?”

嬴小政道:“但是以前……现在秦国就是越打越强盛。”

朱襄道:“因为现在秦国打下来的地,是打下来就有用啊。你想想,如果给你一片地,面积和如今秦国一样,但是全是沙子,没有水,寸草不生,别说人,连只动物都看不到。这种地你打下来有意义吗?”

嬴小政摇头。

朱襄又摸了摸嬴小政的脑袋:“什么是好大喜功?打没有收获的战争就是好大喜功,会让国家衰败。你看北方胡人年年南下,他们为何不会因为穷兵黩武而让下属离心?因为他们每次南下都有利可图。”

“政儿你将来肯定是喜欢开疆扩土的雄主。打哪一块地有利可图,打下后如何治理才能尽快补足战争的消耗,这些都是国君应该考虑的问题。”

“你只有计算好这一切,让国家越打越富足,才能算得上雄主。”

“否则,就不过是穷兵黩武,透支了国力,加速了王朝衰败而已。”

嬴小政沉思了一会儿,重重地点头:“舅父教我!”

朱襄轻笑道:“我这不就在教你吗?”

嬴小政道:“东瓯之事,我会全力支持舅父。舅父放心。”

朱襄道:“好。但你也要注意休息。我听说你又不想睡午觉,还偷偷把文书藏在被子里……”

嬴小政抬起手捂住耳朵。

舅父好烦!

为什么人一定要睡午觉!在日头当空的时候睡觉太懒惰,这是应该禁止的行为!

等朕当了皇帝,一定要下一道诏令,秦国人不准睡午觉!

雪姬听着朱襄念叨嬴小政,不住点头。

对,就该好好训训。

嬴小政长大了,雪姬不再好意思揍嬴小政的屁股。

本来雪姬想用戒尺,但朱襄对雪姬说,嬴小政这个年龄,能不揍就最好不揍,会让孩子起逆反心理,多念念就好。

如何教导孩子,雪姬向来听朱襄的建议。

但看着嬴小政偷偷闷在被子里批改文书,雪姬气不打一处,还是狠狠地给了嬴小政手心几巴掌。

不用戒尺,用手总可以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