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2章 二更二更君(2 / 2)

加入书签

“杨侍医?”任秀才惊动:“就是那位曾给太后娘娘看过病的本朝第一位女太医?”

“当然了,”说起杨仪,吴校尉也与有荣焉,毕竟杨仪常出入巡检司,跟他们也多多少少认得,何况杨仪很快地又将成为薛少夫人,吴校尉颇有点傲然地说道:“她连太后娘娘的病都能看好,要是给老夫人看,不在话下。”

任秀才喃喃低语:“若真能请了杨侍医来此……就好了。”

吴校尉转了一圈,并没察觉怎样,就告辞出府。

任秀才一直送他出了府门口,道:“要不然,我同官爷上京,带康儿回来?”

这个,俞星臣却没吩咐过。

吴校尉略一迟疑:“不必了,秀才公的身子骨看着也不怎样,家里又有病中的母亲,还是不必再多走一趟了。”

任秀才拱手,深深鞠躬道谢。

吴校尉离开街口,遇到去打听的两个副手,便风驰电掣一路赶了回来。

俞星臣听他们说完,问道:“你们可有觉着可疑之处?”

吴校尉道:“当时那秀才娘子仿佛有话说,只不知是不是因为过分担心康儿的缘故。”

两个副手则道:“大人,这康儿至少不见了两三天,他们家里只派人暗暗地找,也不报官,这有点不太对头吧……甚至于周围的人竟都不知康儿离家出走了。”

吴校尉在胸口摸了摸,找到任秀才写得那张纸。

展开后,躬身上前放在俞星臣桌上:“这是那一对姐弟被送出去、收养人的名姓地点。”

俞星臣拧眉看去,见果真工工整整写了两行字,分别是人名跟籍贯地。

乍一看,并无不妥。

但俞星臣看着那简单的两行字,思忖半晌,忽地“呵”了声。

在场几个人面面相觑,知道俞大人发出这种声响,多半是察觉了什么不妥。

可吴校尉等人都看过这字条,除了见那秀才的字写得格外工整漂亮外,也没什么异常,而人名、籍贯,自然得再派专人去当地核实才能知道真假详细。

“大人何故如此?难不成有什么不对?”吴校尉疑惑地问。

俞星臣道:“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鄂州江口,一个是黔南镇州,莫说都距离极远,派人前去核实,若顺利的话,来回也要数月之久,何况康儿说她弟弟不见是在两个月前,倘若真送了人,算计日子,此刻还未必到……查都无处查。”

吴校尉一惊:“大人莫非怀疑他是捏造的地点?”

“鄂州江口……”俞星臣喃喃了声:“这个地方听着有点耳熟。”

俞星臣一时想不到,便叫他们先下去歇息了。

说了这半天话,天已经暗了下来。

灵枢点燃了蜡烛:“大人,难道这任家真有什么不妥?那明天到底要不要送康儿回去?”

“回当然要回……”

俞星臣才说了半句,外头一个侍从来到:“大人,外面有人来拜见。”

“嗯?”俞星臣疑惑,什么人跑到巡检司“拜见”他?

侍从说道:“说是杨家的人。”

俞星臣一听杨家,本能地就想到杨佑持……毕竟白天才见过。

但很快,心里浮出了另一个人。

他有点不大相信。

打发侍从离开,俞星臣对灵枢道:“你出去看看,是谁。”

灵枢奉命往外,出了大门口,就见到一个熟悉的人影站在马车边上。

他惊了惊,上前:“青叶姑娘。”

青叶正等的着急,看见他出来,忙道:“灵枢哥哥,俞大人呢?”

灵枢咽了口气,看着马车:“是……”

青叶低声道:“姑娘有事,请见一见。”夜色中,她的眼里透出几分渴盼。

灵枢心里记得分明的,是在俞星臣离京往海州去的时候,被杨甯那猛然刺中、流血的手。

养了多少日子,才总算养好。

他不是个记仇的人,但却牢记的这件事。

虽然他不习惯拒绝女孩儿,可……若应承了,谁知道杨三姑娘还会做什么?刺中了手,还算罢了,万一……

灵枢吸气,正欲做主拒绝,身后却响起了细微的脚步声。

他转回头一看,正是俞星臣。

杨甯的马车先行离开。

一刻钟后,俞星臣骑马,同灵枢离开巡检司。

他们来到了双溪茶楼。

杨甯已经等候多时了,之前大病了一场,让她清减了好些,下巴都透出几分尖尖。

俞星臣走到门口的时候,稍微迟疑。

杨甯察觉了,转头看他,她站起身来:“难道如今三爷竟害怕跟我照面吗?或者,还记恨我上次一簪之仇?你应该并非如此小气之人吧。”

俞星臣迈步进内:“姑娘何出此言,你我不想见……上次在这里,不是已经把话说尽了?”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杨甯轻笑:“今日,多谢俞三爷及时援手,听大哥哥说,若你们去迟了一步,那人就死定了。”

原来俞星臣今日之所以得到消息,并不是顾瑞河传递,也不是他的眼线,而是杨甯派人“请”的。

俞星臣道:“大可不必,你我都清楚,我做此事并非为了姑娘。”

“你当然不是为我。”杨甯了然地微笑:“其实我本来觉着,以三爷的性子,就算得到消息,也未必会理会。没想到……出乎我的意料。”

俞星臣沉默。

侍从端了茶,青叶从门口接过,送了进来。

杨甯给他斟了一杯,放在面前。

俞星臣却没有动。

杨甯自己斟了半杯,闻了闻香:“不过,在我看来,你本来不像是会在意这些事的人,到底是什么,让三爷变了?”

俞星臣呵了声:“姑娘这话武断了吧,恐怕不是我变了,而是姑娘对我……知之太少。”

杨甯哑然,顷刻道:“不错,确实,确实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俞星臣眉头微蹙:“姑娘相见,只为此事?”

“你觉不觉着很有趣,”杨甯却自顾自地,喃喃道:“连大哥哥跟霜尺那种天差地远,八竿子打不着的,也能凑成一对儿,可有的人……就算站的再近,也仍旧走不到一起去,甚至反成了怨偶。”

俞星臣知道她指的是什么,道:“我该走了。”

他站起身来。

杨甯道:“顾家要完了。”

俞星臣脚步一顿,回头。

杨甯淡淡道:“至少顾朝宗完了。在大哥哥的这件事上,舅舅的处理法子,让外公很不满,漕运司未必能落到舅舅手里,难道你不想知道,外公接下来的打算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