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9 章 桓公十三年(2)(2 / 2)

加入书签

“既然你们的父子兄弟皆可来此,寡人也想见夫人一面。”熊通坚毅的眼神竟然在谈及夫人时透出了几分柔软,这几乎惊吓到了所有人。

在场的唯一一对夫妻对视了一眼,他二人虽称不上是相看两厌,却还要更严重,中间夹着杀身之仇,哪怕往日关系也许尚可,如今不憎恨对方已是难得。

庄姜则比起丈夫,可能和丈夫的媵妾们关系更好些。

而寤生,作为曾经深受武姜之害的人,他对女人的要求就是不能太强势,从个人到娘家都是如此,更不可能和她们培养出多深厚的感情——他的心中唯独只有他的霸业。

唯独祭仲的表情略微有些古怪。

寤生低声问他:“你与……关系如何?”

“倒是尚可,但也……”祭仲的眼皮跳了跳,“那竟是楚国之君吗?真是有些荒唐。”

【楚武王拒绝了斗伯比增兵的要求后,回房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夫人邓曼。她似乎很有地位并且很有才能,毕竟这种朝堂上的事情楚武王都拿来和她讲。邓曼也确实给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

【她劝楚武王是这么说的:斗伯比说的增援并不是在说增兵的数量多少,而是在告诉你,安抚国人要靠诚信,德行可以得到士大夫的认同,但是对于莫敖,必须要靠刑法来震慑他。因为他之前在斗廉的帮助下面对五国联军以少胜多,已经飘了!】

【之前面对郧国的时候屈瑕本来想要请求增兵,结果没增援也胜了,现在他飘了就会看轻罗国。所以如果楚武王不提前镇压他的气焰,他就肯定没什么防备,但现实就是,楚武王确实没有提前告诉他必须时刻警惕。】

【所以邓曼言下之意就是,斗伯比的增援,其实是指对待不同的人得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面对莫敖就要告诉他上天不会纵容任何人,所以一定要时刻谨慎。如果斗伯比不是这个意思,他难道不知道楚国军队已经尽出,再怎么增兵呢?】

【嗯,斗伯比我们说过是若敖氏。若敖氏最出名的大人物是令尹子文,字子文,本名叫斗谷於菟,是斗伯比的儿子。从子文开始,若敖氏出过数位令尹,这肯定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大概率在斗伯比的地位就不低了,可能已经近似令尹。】

【所以斗伯比知道军队情况很正常,邓曼的阅读理解一下子说服力就变高了。楚武王听了邓曼的话那叫一个幡然醒悟,立马派人去追莫敖。但是经历了斗伯比送走屈瑕再坐车回城去见楚王,然后谈话被拒等邓曼劝说成功,屈瑕早没影了。】

熊通的脸上挂着与有荣焉的笑容,看得他身旁的冯一阵牙酸。

这段记载分明就显得他很傻啊,虽然善于听从劝谏确实是为君者该有的品德,但是史书的描写方式分明主要是在赞美邓曼,他们夫妻感情就这么好?一点猜疑都没有?

他不信。

【没有被追到的屈瑕果然如斗伯比和邓曼所料,先是向全军宣告,向他谏言者必会受到惩罚,意思就是现在军中是他的一言堂,完全符合邓曼对他自以为是的预测。接着在渡河的时候又没有规范好军队,导致军队顺序混乱并且没有防备。】

【到了罗国,罗国不仅仅只有自己,还联合了当地南蛮中的卢戎一支,两面夹击,楚军由此大败。屈瑕没脸见楚武王,干脆上吊自杀了。其实他自杀也就算了,他带了个坏头,后来的楚国主帅经常打输了就一死以谢国人,这也太损失人手了。】

【除了屈瑕以外的其他将领也被关押起来等候处置,不过就像斗伯比暗示的,楚武王觉得自己应该早些警醒屈瑕,所以这次伐罗失败是他的错,因此把将领们都赦免了。话说回来,错误最大的主帅屈瑕都自杀了,而且是他拒不听劝,别人确实也没什么大错。】

【桓公十三年就到这里了。我翻了翻后面的内容,十四年没什么大事,十五年就要有个著名的送命题出现了,类似于老婆和妈都掉水里了你选哪个这种,我们下次继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