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0章 第 160 章(1 / 2)

加入书签

“你小子, 可以啊!啥时候给咱们剧组给来一场直播,到时候也让我们蹭蹭你们直播间的热度嘛~”

《新送郎歌》剧组,听说卫昇只凭着两场直播, 就带火了一个不知名的十八线野鸡品牌, 导演陈菽羡慕得不行,恨不得立刻拍完电影,然后也别花心思上什么综艺节目宣传新电影了,直接上卫昇他们公司的直播间呀!

正好, 卫昇他们直播助农, 他们这部电影的主旋律也是新时代扶贫助农事业,这不就对上了吗?

本来卫昇还没想到薅陈菽的羊毛,毕竟俩人也不算特别熟, 但,怎么说呢, 既然人家都送上门了……

“也别以后了,陈导,眼下就有一个互动上直播的绝佳机会啊!来,您听我给您展开说说……”卫昇动作熟练地把陈菽薅到了一边,给他洗脑去了。

原来,虽然没有直接拿老版剧本翻拍, 但为了能让老一辈观众有代入感, 《新送郎歌》的拍摄取景地, 几乎全部都在郎山, 那位英雄的故乡——郎山三岔岭。

说起这里,还有一个流传许久的故事。传说很早以前, 因为郎山这地方贫穷闭塞, 很多男孩子长大之后, 想出门闯荡,家里人就把他们送到三岔岭这里,就不再往前走了。

三岔岭通往山外一共有三条路,通往三个不同的城市,也预示着三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路,接下来要怎么走,就看个人的选择和命运了。

“过了三岔岭,生死不由人”,至今,这里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据说,古时候从这里走出去的郎山男儿,能回到故乡的,一百个里面也找不出一个。想想也是,世界上哪有那么多贫家子逆袭成为大富豪的传奇故事呢?

不过到了现代,这种情况就好了许多,毕竟出门打工,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被老板欠薪,但就算身无分文,也依然可以寻求社会援助,不至于连家都回不了。

但是,三岔岭这边的老百姓依然很穷。

这里的穷,和郎山其他地方又不一样,三岔岭因为四通八达,加上土地贫瘠,其他农作物倒是很少有盛产的,唯一盛产的就是“货郎”,也就是以前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东西的,几十年前,农村晃着拨浪鼓,嘴里喊着“鸡毛换糖”的,就是这些人了。

卫昇之所以知道这个情况,是因为他到这里拍戏才发现,这里赶场摆摊卖东西的,十有八九居然都是三岔岭出来的。

“所以呢?”听他说了这么半天,陈菽还是一头雾水。

“所以我就在想,他们既然能吃得了走街串巷的苦,那摆摊的时候,怎么就不能顺带着做做电商呢?正好咱们剧组不就是宣扬新时期乡村振兴事业的吗?咱们剧组也可以每周开几场直播,带粉丝们逛农村大集,顺便也帮着三岔岭的小商贩们把电商渠道也发展一下呗?”

卫昇这个想法,其实挺适合三岔岭这些走街串巷的小贩,一来他们本身就有自己的货源,而且即便货源不足,卫昇这边的网络公司也可以帮助他们寻找货源。二来,这帮从“货郎”发展起来的小商贩,本来嘴皮子就利索,本身就很适合做直播电商。

三岔岭村,自从剧组来了他们村之后,村干部们就已经开始做梦,梦到电影火了之后,他们村也能像其他村子一样,借着取景地的噱头发展旅游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万万没想到,剧组确实想要帮助他们,但帮助的点,居然不是旅游业,而是农村电商?

“这、咱们三岔岭这边,也没啥拿得出手的特产呀。”村子江永志发愁道。

“永志叔,你不懂,人才就是你们村最有竞争力的特产啊!”卫昇觉得自己已经快变成洗脑大师了,眼看着江永志似乎还没想通,只能又把他薅到一边去洗脑。

半天后,江永志神情恍惚地离开了。

第二天晚上,沉寂已久的三岔岭村,江永志召集了还留在老家做小买卖的村民,关起门来,开起了村民大会。

可怜的永志叔,本来还以为要花不少功夫才能说服村民,没想到大伙儿一听说卫昇要带着他们做电商,瞬间就把江永志围了个水泄不通!

“永志叔,快!给我和我兄弟都报个名!我早就想搞直播带货了,就是没人带着入行,流量一直起不来。”

“还有我!永志叔,你别看咱们三岔岭村没啥土特产,咱们郎山这十里八乡的土特产可不少呢,只要直播能卖得出去,我肯定能把这个号给做起来,给咱村争气!”

“得了吧!想跟着卫老板赚钱你就直说,还给咱村争气?咱村要你争气!咱能把家里的娃娃供上大学,那才叫争气呢。”

“你就显摆吧!不就是你们家出了两个学霸?这要是都考上大学,你们夫妻俩这压力不小哇~”

“哼~能有多大压力?压死老子,老子也得供我闺女和我儿子上大学!”

说话的这个中年人是三岔岭村有名的“学霸家长”江大宇,他家有一儿一女,大女儿去年刚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进了县一中,据说县一中为了抢到这孩子,不但学费住宿费全免,每年还给她几千块钱奖学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