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二章(2 / 2)

加入书签

“和师父的万人敌一样,这一次为了避免伤到各位大人,威力和毒性都进行了减弱。

“在我方基地,我们还研制了可以导致敌方失明、中.毒,乃至直接死亡的……咳咳……烈性药物。

“没想到此药在室内影响如此之大,还是有点失策了。

“不过如果是在实战中的话,我方会从上风口发射毒烟,让毒气从上风吹下下风,这样我方不会有丝毫影响,而等敌军中.毒陷入慌乱之中,我方就可以趁机侵入,不费吹灰之力制服敌人。

“辛国那位先生的堡垒的确高超,但是再厚的墙,再没有瑕疵的构造,除非是真将四面八方都封死,要不然……如何能拦得住毒烟呢?”

*

哗啦!

由于大殿充满刺激性烟雾,比试暂时中断,好让辛国皇室与在场重臣稍作休息,并且让大夫前来诊治。

一回到宫中,李贞儿怒不可遏,一抬袖就将桌上的茶具装饰全扫到了地上。

瓷器落在地砖上,哗啦啦碎了一片。

“那个宋问之干什么吃的!”

李贞儿眼睛还未从毒烟的刺激中恢复,满目赤红,眼底全是血丝,但比起眼睛的颜色,她声音蕴含的怒意更为吓人。

“这些年养他花了多少钱,现在要他有何用!”

满室宫娥早已跪下,却不敢做声。

实则宋先生已经是辛国境内最好的工匠了,只是敌手太强、太不择手段,换作其他人,只会输得更惨。

李贞儿又何尝不知这一点,责怪宋问之也毫无益处,只是像这样被方国压制,实在触到了她内心最为警惕的地方。

辛国已经拿出了最高明的手段,可那谢知秋与方国的工匠看上去仍然游刃有余。

这似乎预示着他们的势力远比辛国本来预估得更强。

要是他们那些攻击策略,真的被用到战场上……

恐惧的情绪涌了上来。

要是没有义军,辛国对方国的战况明明看上去形势正好,难道……真要在这种令人不甘的情况下,与方国这么一个破烂弱

国议和吗?

上官濂踏入室中的时候,正看见满地狼藉,还有面露愁容的李太后。

“皇太后!”

他先行了个礼,随后又对宫人道:“你们先下去吧。”

“是。”

上官濂时常后宫,还与太后李贞儿出双入对,在辛国并不是什么秘密,宫人也习惯了他的到来,见他到来,便习以为常地听从对方之言。

见周围没有人,他便改了口,唤道:“贞儿。”

辛国皇太后此刻已经冷静下来。

约定的切磋是三局两胜。

现在还没有真正宣布结果,但宋先生那里似乎没有破解毒烟的方法。

要是就这样坐以待毙,可就真要认输了。

李贞儿慢慢地坐下,问:“方国的那个小弟子,好像一直将为他们制作器械的人,称作师祖?”

上官濂是被她叫来的,显然已经掌握了一些情况。

他道:“是。那个人一直在宫外没有露面,但看那些工匠弟子对他的态度,应该在工匠之中举足轻重。

“另外,从方国朝廷给我们通风报信的内容,以及我们这些日子的调查来看,这谢知秋不但是方国名声赫赫的女官,而且应该就是在义军中地位超群的‘红梅夫人’。

“义军在崭露头角之初,武器就与普通军队不同,相传是因为红梅夫人与工匠交好,为义军引荐了十分杰出的工匠,并且也是她,对工技之术极为了解,一手撑起了义军的工技体系。

“若是不出意外,那位谢大人,还有那个没露面的工匠,就是义军中的‘那两个人’。”

李太后眯起眼,脑中思索。

军备武器一向可称国本,对于君主来说,可以说是维持江山稳固的重要依仗。

正因如此,重要的武器制造技术通常都是机密中的机密,国君都会绞尽脑汁防止这些技术外泄。

而工匠又是师徒相承的手艺,轻易不会透露给外人……

想到这里,李太后心意已定,说:“这个谢知秋,还有与她同来的所有工匠,绝不能放他们回去。”

关键的军事技术,有极大可能只掌握某几个互有传承的工匠以及统治者手中。

这个谢知秋和未曾露面的工匠,大概率就是义军中的这等人物。

那个工匠被称作“师祖”,其他人大概都是他的徒弟,可是看与他同来的弟子年龄这么小,他们很有可能还没有接下师父的衣钵。

不得不承认,他的手艺是厉害。

但是只要将这些人都弄死在这里,就能彻底断绝这门手艺,辛国也就不用再担心,在战场上遭遇那些可怕的武器袭击。

李太后眼神沉了下来。

若说她原先对谢知秋这一行人还存着互相试探的心思,那这一刻,她已经彻底做了决定。

李太后开口,就要下令,但偏在这时,一个内侍官匆匆赶来。

那内侍官汇报道:“皇太后,宋先生请人带信来说,希望您再给他最后一次机会!

“他想说服方国使者,再与他们比第三场!

“这一次,他想让方国使者与工匠全都到他府上,与对方的工匠当面比试,然后由方国使者来作见证。

“宋先生保证,他手上还有没拿出来的决胜武器,这一次必定会赢,而且等比试完了之后,还能让方国使者悔不当初,涕泪交加地向辛国道歉,承认辛国才是无法战胜的强国!”

李太后嘴边之言一转,暂时咽了回去。

她对宋问之这个承诺将信将疑,毕竟从先前两局来看,他们两者之间并非没有差距。

更何况,若论三局两胜,方国那边已经赢了,他凭什么断定,方国工匠会愿意和他比第三场?

不过……

李太后对宋问之这话,还算有些兴趣。

左右无论第三场比还是不比,对她来说没什么损失。

赢了最好。

要是输了……无非是她晚一点杀谢知秋这一行人,结局还是一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