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三章(1 / 2)

加入书签

一句将云城当作根据地,说来简单,其中经了多少周折,唯有谢知秋与一路陪她走来的义军自己清楚。

在来到云城之前,义军与过去一样,只隐藏在民间,伺机而动。

萧寻光统帅的这支义军,在民间自发组成的军队中算是规模大的,但与朝廷军相比,还远远不足。

谢知秋来到北地后,私底下协助义军、为其在战场上出谋划策,明面上则帮助父亲与知满重新经商。

谢望麟年事已高,实则觉得女儿当个国子监祭酒已经十分光宗耀祖,并不理解她的辞官之举。

奈何谢知秋心意已决,她还召集谢家全族开会,向族中长辈阐明了对辛国局势的担忧,以及皇室故步自封的弊端。

谢家在梁城根基深厚,又是书香门第,十分看重朝中官职,因此谢知秋辞官一举,并不在族中长辈预期之中。

好在族中长辈皆是明理之人,当年先帝欲杀萧斩石,不少长辈都曾死谏保萧斩石,虽看重家族声誉名利,但危机当前,他们仍会将家国至于个人安危之上。

谢知秋出于保险起见考虑,并未将自己与义军的联系全盘托出,但谢家从她话中,能觉察到她去北地,必定是一桩极为冒险的事。

谢家商议数天,终究决定支持谢知秋。

于是族中安排转移老幼女眷前往安全之所,有官职的谢家人留在梁城,尽可能稳住朝廷。

知满主动要跟着姐姐走,谢望麟前思后想,终是放心不下两个女儿,况且谢知秋说皇室对她有所忌惮,留在梁城说不定有危险,于是他终于下定决心举家迁往北地。

北方少数民族众多,被关内称为蛮夷之地,谢望麟知道自己的文玩生意在这里定然是做不起来的,便将重心放到布坊上。

知满离开时,将梁城的绣坊都托到谢家长辈手中,同时也将一些熟练的绣娘从梁城带到了北地。

那些梁城长大的姑娘大多不愿离开,但包括知满最得力的帮手燕子在内,有相当一部分绣娘是绣坊过去接纳的无家可归的姑娘。

她们本就如浮萍无依,绣坊就是唯一的家,又受过谢家姐妹的恩情,得知两人要走,皆表示愿意跟随。

起先他们的落脚之地,是离义军较近,但受辛军影响较小的一些富裕大城,谢家表面上只是普通富商。

新的谢家绣坊办起来后,发生的事与梁城如出一辙。

方朝的棉花本就主要在边疆种植,他们搬到北地后,发现这一带十分适合种植棉花,棉花产量极高,成本比原来更为低廉。然而北方的纺织技术,却远远落后于南方之地。

两重缘由之下,价格低廉而绣工精美的谢家布坊一经问世,立即占领了北方数地的市场。

在义军的保护下,谢家立即聚敛了大量财富。

这些财产,再加上谢家从梁城带来的以前积累的资产,已经十分惊人。

谢知秋思考之后,将这笔钱用于购买金属和雇佣工匠,

开始建设工坊。

这正是她当初想要说服皇上进行的义学与军事改革。

没有国家的支持,只凭谢家的财力,规模自然没有谢知秋原本期望的大,而且也来不及花大时间培养工匠,只能在匆匆教育之后,就立即将工匠投入生产突火.枪部件的进程中。

好在突火.枪图纸被拆分以后,工匠都只需要生产一个小部分,既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难度也不大。

兼之义军兵力有限,暂时如此,竟也勉强够用了。

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方朝与辛国撕破了脸,开始打仗。

对方朝而言,现在绝不是打仗的好时机,可对谢知秋而言,这竟然成了不可思议的机会。

经过一年有余的筹备,义军手上已经有了足量的突火.枪。

以前义军只凭自己的力量抵御辛国的军队,现在朝廷与辛国起了正面冲突,压力就到了朝廷那边。

义军规模不大,与辛国军队正面交战不是良策,在谢知秋的指挥下,他们往往以偷袭和暗地里帮助朝廷军为主。

然而朝廷军比想象中还更不能打,常有朝廷的守城将和知县在危险时弃城而去。

谢知秋辞官来到北城,就是为了保卫江河百姓,自不会容忍这种事发生。

于是义军在此时介入,凭借着突火.枪等火器,他们承担起了驱逐占城辛军,以及守卫城池的任务。

新型火器在战场上的威力比想象中更好,突火.枪几乎适用于所有场合,而火炮则在攻城时无往不利,守城时坚不可摧。

不知不觉,包括他们作为根基的云城在内,义军的掌控之下已有了数座小城。

然而刚刚受到义军保护的小城,往往满目疮痍,百姓逃得逃、散得散,还留在城里的皆是老弱病残,还饿得面黄肌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