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八章(2 / 2)

加入书签

谢知秋对宦官不了解,亦抱了些戒备。

那董寿,能在宫中舒舒服服地活这么些年,还能让连续三个皇帝都对他信任有加、让他一直牢牢把控着内侍省大权,绝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只是这一回,谢知秋想往宫中递消息,将赵泽从高墙深院里骗出来,只有依靠董寿这一脉的宦官——

齐慕先知道她深得赵泽信任,想要弄死她,

() 必然要先阻断她与赵泽之间的联系(),好让赵泽弄不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糊里糊涂被齐慕先与他掌控的那一大群谏官牵着走。

谢知秋不用试都知道,她如果按照正常流程去皇宫请求面圣,绝无可能见到赵泽。要是齐慕先手段强硬一点,说不定她还没走到皇宫,在半途就会出事。

所以,谢知秋逆其道而行之,换了个途径,把赵泽弄来了大理寺。

之前由于天鹤船的事情,谢知秋频繁要进宫,几乎次次都能见到董寿。

董寿没有明着对她表示友好,但谢知秋耳聪目明,记住了时常与董寿交谈的几个太监和宫女的脸和名字。

昨日一出牢狱,谢知秋立即命张聪去找与萧家关系密切、靠得住的守夜侍卫,让他们给宫里的内侍递消息,再让内侍去找董寿,帮她这一把。

要说的话,谢知秋与董寿并没有什么交情。

但这董寿,当年是太后派的人。

太后身居宫中,对与她朝夕相处、对她马首是瞻的内侍官,自然比较信任,也更容易拧成一股绳。

在太后掌权期间,对内侍官的权力略有放水,一度让他们涉足前朝。

而太后失势后,齐慕先这种标准的文人权臣,当然对内侍官这种身份不屑一顾,大力打压了一番外戚宦官,令董寿的权势大大缩水。

谢知秋不清楚董寿对自己是什么看法,但她知道,只要有机会给齐慕先使绊子,董寿多半不会手下留情。

董寿作为能连哄三任皇帝开心的内侍官大总管,口才果然相当值得信任。

赵泽比想象中更早就来到了大理寺,他甚至没感到丝毫不对,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主意。

这时,赵泽在外面溜达了一圈,满面疑惑地回来了。

他说:“忘忧,你这大理寺怪怪的啊,怎么人人脸色都这么凝重,而且这里不是本该戒备森严的吗,怎么昨晚还遭贼了?没丢什么东西吧?”

谢知秋回答:“并未。昨晚遭窃的是证物室和停尸房,但目前并未发现有什么东西失窃。”

“停尸房?!什么贼会去偷停尸房?!”

赵泽大吃一惊。

他虽然作为皇帝资历尚浅,但本身并不是个傻子,一转头就回过神来,道:“那贼必定是哪桩案子涉事的人派来的,恐怕是你们的证物里有对他不利的证据吧?!”

谢知秋面不改色地恭维道:“臣亦是如此想,皇上第一回办案竟就如此敏锐,真是明察秋毫。”

赵泽被夸挺高兴的。

他拿扇子轻敲下巴,问:“所以你们最近在办的是什么案子啊?好像挺有意思的。”

谢知秋回答:“最近闹得大的,主要是一桩死者为乐坊女子的凶案,坊间百姓议论也不少。这桩案子略有些疑点,所以臣这两天花了点时间查查,但凶手其实当场就被抓获,是一名今年刚及第的进士,目击者和凶器都在,这案子本身并不难判。”

“今年的新进士,竟有人犯了这样的事?!怎么没人告诉朕?!”

赵泽惊愕。

不过他转念又一想,一年新进士一录几百人,虽然理论上来说这些人都是天子门生,但赵泽其实根本没记住其中几个人,后面授官什么的都交给吏部去办了,他也不是很清楚,对这些人后来的遭遇自然不清楚。

赵泽感慨万分,唰地打开折扇,边扇风边摇头叹息:“杀人怎样也不对啊,真是个败类!”

“微臣也这样觉得。”

谢知秋随口附和。

她又道:“其实,此案剩下的疑点,微臣昨夜已经理得差不多了,今日正想正式审理。”

“哦?那朕岂不是来得正是时候,还能看你判案。”

赵泽悠哉地道。

“这案子到底怎么回事,你要不详细给朕讲讲?”

谢知秋眼神一动。

说了半天,她几乎就在等这句话。

谢知秋看向赵泽,道:“皇上有兴趣?”

“是,考察官员嘛,总要看看你们实际如何干活的。”

“既然如此……”

谢知秋目光清冷,可乌黑的眼眸中,微微透着胜券在握。

她说:“皇上难得出来,既然如此,皇上想不想实际体验一下为官的感觉,代替臣,亲自审这桩案子?”!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