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1 章(1 / 2)

加入书签

转眼到了年末,掐指一算,徐阶已经致仕好几个月,此时,隆庆做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情——把他的老师高拱找回来。

高拱本事大,脾气比本事还大,但缺乏一些政治手段,一年前,斗不过徐阶那只老狐狸,还没来得及实现他的远理想和抱负,就灰溜溜回家去了。

成大事者,一分靠努力,两分靠天赋,剩下七分全都得靠贵人相助。

高拱的贵人,当然就是他的学生隆庆。

隆庆对于高拱的态度一向坚定不移——他超爱。

腊月二十三,是朱翊钧的生辰,这天他不用上课,天不亮起来了,先练了一套棍法,沐浴更衣,就去了乾清宫。

他穿了件喜庆的大红色交领棉袄,狐狸毛做的领子衬得他唇红齿白。紫禁城昨晚刚下了一场雪,小小的身影轻快的走在雪地中,在黄瓦红墙的掩映下,那一抹跳跃的红色更显得亮眼。

此时刚下早朝,大臣们从乾清宫出来,三三两两的,都忍不住驻足往他这边张望。

“张先生!张先生!”朱翊钧一眼就看到了张居正,朝他跑过去,拉着他的手笑道,“今日是我的生辰呢。”

周围这么多大臣看着,他这么热情,倒是让张居正有些拘束,低头看着他:“殿下……”

朱翊钧问道:“先生可有为我准备礼物?”

张居正抱歉的笑了笑:“没有。”

朱翊钧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张居正却又说道:“不过,懋修给殿下准备了礼物。”

听到懋修有礼物要送给他,朱翊钧又高兴起来:“是什么礼物,快给我瞧瞧。”

“礼物在直庐放着,一会儿我便让人送去清宁宫。”

“那先生可不可以告诉我,礼物是什么?”

张居正挑了挑眉:“殿下亲自打开才有惊喜。”

“好!”朱翊钧拉着他的手晃了晃,“我现在去见父皇,等回去之后再看。”

隆庆下了早朝,磨磨蹭蹭的更衣,本想休息一会儿,太监来报,太子已经到了雍肃殿外,他才想起来,今日是儿子的生辰,赶紧收拾妥当过去。

朱翊钧一看他爹那个黑眼圈,就把眉头皱了起来:“父皇,你昨晚没睡好吗?”

“啊,是……”隆庆敷衍道,“昨晚睡得不好。”

他不是睡得不好,他是几乎没怎么睡。若不是已经好几日没有临朝,今日再不上朝,那些科道官又该写折子骂他了。

朱翊钧说:“晚上休息不好,白天怎么有精神呢?”

“父皇你看起来都憔悴了,我会心疼的。”

这小嘴真是太会哄人了,听到他这么说,隆庆甚至从内心深处滋生出一丝羞愧,感觉夜夜笙歌的自己,愧对了儿子这份关心。

太监端上来墩子,朱翊钧坐在隆庆身边,陪着他看奏章。

隆庆精神不济,看得十分不走心,多数都只看个票签,不会仔细看奏疏的原文。

朱翊钧阅读能力强,速度快,一目十行,能用最短的时间通读原文,并提炼重点。

大多数奏疏,尤其是科道官的奏疏,他都只是大约扫一眼,就过去了。

这种你弹劾我,我检举你的朝廷倾轧并不能引起他的兴趣。

而他真正感兴趣的是一封名为《请兵破虏四事疏》的奏章,戚继光呈上来的。

戚将军不但领兵打仗战横扫倭寇,战无不胜,奏疏写得也是文采斐然,朱翊钧粗略看了一遍,只觉得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忍不住又回头细细品读。

在这封奏疏中,戚继光请求朝廷能赋予他一定权力,让他方便训练一支十万人的军队,由他来将这支军队练成节制之师,主动出击与鞑靼厮杀一番,打几个漂亮的胜仗,就可使俺答汗不敢轻易南下扰乱。

十万强兵练成之后,就将他们分散到各处边防进行练兵,这样,其他边防士兵也都可以训练成为强兵。再用这些强兵来训练驻守京师的军营,京营的兵也将成为劲旅。

用这样的军队去征伐鞑靼,就可以无往而不胜。这是巩固北部边防的上策。

十万大军可不是小数目,关于士兵的组成,他也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如今的边兵早已是老弱不齐,久无训练,惮虏畏敌。京兵更是承平日久,窜身豪门,本业早废,已非精锐。

所以,这些士兵都是不能用的,他想要依照在浙江的做法,实行招募,加以训练。

奏疏中,他还提到了兵部侍郎谭纶,请求与谭纶一起,选择领兵将领时,不拘科甲与见任废弃,与他们歃血为盟,同心共济募练新军。

朝廷要招募十万新兵,巨大的花销可想而知,戚继光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冗兵可汰,冗食可裁,移修边墙之费以资供需,撤戍边之兵以资训练,而买马之费可省,屯田之政可修,非直强兵亦以富国。”

而后他又说,如果朝廷给不了十万士兵,给五万也行,经过他的训练,也可抵御鞑靼,使其不敢南犯,保边境十数年安宁,这是中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