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66 章 全文完结(1 / 2)

加入书签

三青村私塾的学子们,逐一到了出师的年岁。

历经了多年的充分准备后,大家怀着满腔的抱负,进入了这个大千世界。

其中一位学子的结业计划,是要潜伏进敌国朝堂,做一名优秀的奸细,瓦解对方朝廷。

最后是薛九把这个险些客死他乡的勤勉二愣子拎了回来。

众学子相聚一笑后,便都踏上了不同的路。

有两个人测出了修道的根骨,其中一人拜入了仙门,从此走上了漫漫道途。

另一人则根骨着实不佳,若勉强修炼,怕是垂垂老矣时方得筑基,他深思熟虑后,选择了留在凡间过上精彩一生。

有人通过科举取士,一路考到了进士及第,入朝为官。

有人选择了商之一道,积贮倍息,操其奇赢。

有人去了边境,以一身武力,保家卫国。

有人行走世间,地北天南,做了个游侠,侠肝义胆,冠绝一时。

有人做着写话本的营生,读过的人都说,其字里行间都蕴着无尽的想象力,那个五彩斑斓、不可思议的世界,竟不像凭空构建,倒似作者亲眼见过一般。

有人成了诗人;有人成了书法大家;有人做了乐师;有人成了远近闻名的酿酒大师,据说她亲手酿出的酒千金难求,却每年都要送回二青村私塾数坛……

世人提起时,常常难以想象,在同一时代闪耀着的这些人,竟都是从同一座私塾里出来的。且他们之间,也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友谊。

如此一来,自然有人怀疑起了此事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是有人刻意搜罗了天赋异禀的孩童,将他们培养成才后,进入各行各业,企图操纵国运。

这个指控就太严重了些,当时已经入朝为官的沈翠儿,跪在帝王面前回话时,却并不如何慌张。御座上的皇者富有四海,自然查得到他们所有人的来历,也许往上追溯十代的祖辈姓名籍贯,都正记在御案上正摊开的卷宗之中呢。他自然清楚,他们并不是什么从各地搜罗来的天才,而是遇到了名师的普通人。

“你们那夫子,究竟都教了你们些什么?()”大殿里很安静,皇帝这一句有回音晃荡。

“回陛下,▆()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沈翠儿心念电转,最终如实答道,“夫子教给我们的最后一课,是做个好人,达则兼济天下。”

少年天子面色如常,看不出半点欣赏或是愠怒:“这位薛夫子,如今却在何处?”

二青村众学子崭露头角之时,自有权贵富豪派了人到当地打听,试着请走薛九,无论许以荣华富贵还是煊赫权势,都被她一一推拒。

“微臣不知。”

沈翠儿没有说谎,她是真的不知情。

私塾中走出来的“最没出息”的一位学生,经过一番尘世历练后,最终回到了二青村,成为了那里的夫子。

薛九在把这个位子放心交给接任者后,自己只身离开了村庄。

从此大家再未见过“薛九”

() 其人。

“也对,”皇帝垂首看着面前卷宗,“这般人物,若是能轻易追溯其踪迹,才是怪事。”

沈翠儿大着胆子抬眼去看御座上的君王。

后者合拢了厚重的卷宗:“既有人培养出这许多人才,朕如何能目不识珠,置之不用?沈爱卿请起,望你来日成为我朝肱股之臣。”

“……”

后来,众学子偶然相聚时,大家议论起此事:“若不是大家都有同样的回忆,我真的会以为,是我十岁那年,大梦一场,至今未曾醒转。一个乡野小童入睡时,梦见了自己荣华一生。”

说话的人,穿着文士常见的圆领袍衫,蓄了一把短须,气质清肃,正是当朝御史中丞。

一女子笑道:“记得当年第一次见到薛夫子那天,你还拉着我说要逃课去河边玩泥巴。如今想来,何尝不像一场大梦?”

她看起来已经不算年轻了,眼角有几道纹路,身上带着一种文质彬彬的书卷气。

御史中丞看她一眼:“咱们从小一起玩到大,你又与我同年入朝,本以为能互相照应着,结果你偏偏喜欢去闲散衙门修书编书。”

“人各有志嘛,”女子饮了口茶,悠然自得,“祝你早日位列二公,得偿抱负。”

这些学子之间,说话自然不必小心翼翼。

御史中丞笑了笑,又看向人群中安安静静的一位蓝裙女子:“还有你,当时谢公最看好你,结果你正值升迁的大好时机,却选择了外放?”

蓝裙女子正是沈翠儿,闻言笑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风头太劲未尝就是好事。外放暂避风头也不错,何况还能为治下百姓做点实事。别急,我迟早要回到那个权力中枢的。”

“好啊,你个沈翠儿,”御史中丞笑着拿手去指她,“木秀于林,你贬谁呢你?”

他们本就是至交好友,自是明白沈翠儿只是在说笑,大家都跟着笑了起来。

“你们啊……”御史中丞又幽幽叹了口气,“看来咱们薛夫子带出来的学生,倒都有一个特点。”

“什么特点?”

众人对视间,其实都已经知道了答案——他们从不随波逐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且选择了就不后悔。

御史中丞举杯:“我敬你一杯。”

沈翠儿与他碰杯:“赵二所在的那支队伍打了胜仗,要随着大将军回朝了,到时候她也许会留在朝中。”

“听说了,”御史中丞饮尽杯中酒,“她当年明明苦学多年中了进士,却忽然选择弃文从武,唉……你们这些人,倒真是一个比一个任性。”

“只是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路吧,就像薛夫子说过的,人生其实有很高的容错,”蓝裙女子笑了笑,“赵二选错了一次,大不了就从头再来。”

“这话我也一直记得,”御史中丞有些出神,“说来奇怪,当初她说这话时,我没什么感触。如今人到中年,每每不敢迈出步子时,却频繁地回想起这一句。人生其实有很高的容错啊……犯了

一个错,得罪一个同僚,其实并不是人生的终结。继续走下去,提醒自己别再跌同样的跟头就是了。”

“对了,”有人忽然道,“你们还有再见过她吗?”

这个她,指的是何人,大家自然都清楚。

“没有。”众人互相望着,目光所及,所有人都在摇头。

没有人再见过“薛九”,也没有人再听过这个名字。

但这样的人,明明在任何地方都不该被埋没。

大家沉默地饮了一杯酒,在怅惘和祝福当中,于心底与最好的夫子告别。

再后来,时任知府的沈翠儿,在翻到治下某个小县城的县令上书时,目光忽然在纸上凝了一凝。

这是一封为县衙某个捕快请功的文书。

文书中说起这位捕快,在第一天抵达县衙随着衙役巡视时,忽然趴在一户人家的窗子外盯着人家做菜。衙役以为她馋了,大觉丢脸,连忙要将她拉走。不想她忽然道:“看此人砍瓜切菜的手法,必然是杀惯了人的。”

衙役觉得她简直在胡言乱语:“这东西还能看出来?”

“当然,附近几座县城不是都在通缉一个杀人狂吗?说不定就是他。”

衙役根本不信:“哪有那么巧?你第一天上任,这杀人狂就让你遇上了?没准只是杀猪的手法呢?”

“杀猪和杀人是不一样的。”

“你怎么知道?你杀过很多猪?”

“你姑且就这样认为吧。”

“……”

后来在新捕快的坚持下,真相大白,果然是她目光如炬,那切菜的家伙虽然不是他们正通缉的罪犯,却也曾做过劫匪,犯过一些大案。

想来又是什么民间奇人,若能力真的不错,的确可以考虑提拔。沈翠儿继续翻阅着文书,看到这位薛捕快后来还参与了一些案子,逐渐连邻近几座县城解决不了的案子都会请她过去。其中有个案子是妖魔作乱,非人力所能施为。大家原本想求助当地修道门派,不料薛捕快自告奋勇,二言两语,便“感化”地那大妖主动伏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