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2 章 日常番外完结(1 / 2)

加入书签

更始五年三月,长安先蚕坛。

内外命妇按着位份齐齐站定,鼓乐声中司仪高声唱诵,傅云晚拿起金钩黄筐走进桑园,开始今年的亲蚕礼。

五年前桓宣受禅为帝,改国号为雍,年号更始,册立傅云晚为皇后,长子桓绍为太子,次子桓越为燕王,女儿桓徽为长宁公主。更始二年桓宣于咸阳大败元氏,贺兰真求和不成,带着伪帝逃亡西北,试图借匈奴兵力复国,最终死于匈奴人内斗。如今北地已全部平定,桓宣从范阳迁都至长安,至今已两年有余。

桑园里绿树成荫,傅云晚用金钩钩下桑树枝,亲手摘下一片片柔嫩的桑叶,放进黄筐里。

桓宣一直大力提倡农桑,登基后推行了许多鼓励耕种桑蚕的举措,又恢复了自古以来的亲农礼和亲蚕礼,辟御田、御桑园,帝后亲自耕种蚕桑。每年正月,桓宣会在先农坛御田扶犁耕种,为天下表率,到了三月里蚕桑开始的时候,傅云晚便在先蚕坛举行亲蚕礼,之后入御桑园亲手采桑喂蚕,为天下女妇表率。

此时她既开始摘桑叶,众命妇连忙也跟着用铁钩攀下桑枝,采摘桑叶放进筐里,一时间到处都是沙沙的声响,傅云晚余光里看见六岁的女儿桓徽跟在身后不远处,拿一把小银钩钩下低处的树枝,细细的手指灵巧地动着,将顶端几片最嫩的桑叶全都摘进了自己的小筐子里。她神色端庄举止娴雅,小小年纪已经颇有公主气度,让傅云晚心中柔情满溢,不觉露出了笑容。

那是她和桓宣的女儿呢,他们盼了那么久的女儿。怀着桓越的时候他们两个都以为是女儿,满心欢喜盼了许久,结果生下又是个长手长脚跟桓宣一模一样的小子,桓宣极是失望,好在两年后她第三次有孕生下桓徽,才算了了这桩心事。桓宣极是喜爱桓徽,每次回来不是扛在肩上就是抱在怀里,对她可比对桓绍两个娇宠多了。

一想到桓宣,傅云晚心里便柔软起来。北地已定,川蜀也收入囊中,天下唯余江东苦苦支撑,不过景元和早已过世,新帝年少,诸臣老病,谁都知道是独木难撑了。正月里桓宣带着桓绍一起出兵攻打建康,为着谢旃的缘故桓宣并不愿大开杀戒,这两个多月一直都是怀柔为主,所以进度不快,也不知道眼下战局怎么样了。

似是觉察到她的注意,桓徽抬眼看过来,微笑向她点头,傅云晚也含笑向她点头,母女两个一前一后攀折桑叶,不多时摘满一筐,傅云晚接过鲁国夫人李秋奉上的金铡刀,亲自将桑叶铡成细条,边上郡君傅娇递过装着春蚕的竹匾,傅云晚便将铡好的桑叶放进去,沙沙的响动声中,春蚕卖力地吃了起来。

坛下众命妇也忙跟着做,桓徽也在做,她年纪小力气不够,便是尚宫阿金帮着她铡。阿金多年前放了奴籍,嫁了一名黑骑将领为妻,她不喜在后宅中拘束,傅云晚便准她进宫为女官,如今已经是内命妇之首了。

此时春蚕专心进食,偌大的先蚕坛到处都是沙沙的声响,傅云晚净了手向蚕神献上太牢,今日的亲蚕礼至此结束。众命妇的赞颂声中傅云晚拉着桓徽一

同登上金根车,含笑夸赞道:“徽儿今天做得很好,真厉害。”

桓徽含羞带笑,认真回答道:“阿娘也做得很好,徽儿知道阿娘亲心里很害怕蚕,可是方才阿娘喂蚕的时候一点都没躲,很勇敢。”

傅云晚的确很怕蚕这些软软的虫子,但皇后不能怕。低头吻了下桓徽:“阿娘是皇后,要为天下女子表率,徽儿是公主,也要为天下女子表率,我们都要勇敢呢。”

桓徽用力点头:“是,女儿谨遵阿娘教诲。”

乖得很,让她心都要化了。傅云晚搂住了抱在怀里,心里一片宁静。

车子稳稳向宫中驶去,没多会儿傅云晚便觉察到桓徽今天有些不一样,她平时总会软语娇音跟她说话,今天却很沉默,是累了吗?

摸摸桓徽的额头,暖暖的与她体温相近,不像是病了。低头含笑看她:“徽儿累了么,怎么不跟阿娘说话呀?”

桓徽抬头,软软的声:“徽儿想阿耶了。”

让傅云晚一下子鼻酸起来。她也想桓宣,夫妻十几年,一大半时间桓宣都在东征西讨,相聚的时间板着指头都数得过来。这次桓宣是元月初七走的,眨眼已经两个多月了,不止桓徽想他,她也很想。

然而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这些软弱的情绪。傅云晚轻轻拍着女儿,温柔着声音安抚:“阿娘也很想阿耶,但是阿耶有国家大事要办,我们安安稳稳在家里等他,好不好?”

桓徽抽着鼻子,乖巧答道:“好。”

“真乖。”傅云晚轻轻在她额上吻了一下,搂进怀里。

桓徽偎依着她,嗅着她身上温暖的甜香气,心绪依旧有些沉重。手伸进袖袋里摸了又摸,又偷偷看她,然而到底没说话,只是将袖袋里的东西牢牢塞好,免得掉出来。

回宫后傅云晚陪着桓徽玩了一会儿便动身去宫中女墅,桓徽知道母亲是惦念那边的情况,要去检查课程进度。母亲最喜读书撰写,自己写了好几本不说,还挑选了饱学多才的女子入宫中为女官,又在宫中开设书墅,由女官授课,允许所有宫女入墅读书,如今这宫中女墅设有文学、算学、书学、画学、卜算许多门类,可说是女中太学,在大雍朝鼎鼎有名。母亲先前曾在御夷、在范阳开设女墅,既有经验更有心思,每到闲暇还会亲自为宫女们授课,极受众人敬爱。

皇后大力提倡,皇帝全力支持,如今大雍国中风气为之一新,女子们都以读书为荣,各地陆续开设女墅,许多人家开始让女儿们与儿郎一起读书学本事,各行也渐渐有女子崭露头角,做一番建树。

都是母亲的功劳呢。桓徽心里想着,又是欢喜又是自豪,目送着傅云晚的背影,将袖子里的东西捏了又捏,犹豫着想问,到底又觉得不妥当,转身往外书房走去,老远就叫:“二兄。”

书房里静悄悄的,本该在这里温书的桓越并不在,桓徽想了想,转身又向往小校场走去。二兄跟大兄不一样,大兄文武双全喜爱读书,二兄却只喜欢舞刀弄枪,书是不愿意看的,今天阿娘忙着先蚕礼没功夫督促,

他肯定丢下书又跑去小校场练武了。

桓徽来到小校场(),桓越果然在Θ()Θ[(),提着一杆银枪正舞得欢,他虽然只有九岁,个头已经十分高大,使的都是成年人用的兵器,看起来明光耀眼的,桓徽有点怕,躲在边上叫:“二兄。”

桓越一回头看见了,丢下枪跑过来:“你怎么来了?”

一看宫女们都没跟着,桓越便知道妹妹是有机密事找他,想法子把宫女们都支开了。抱起她往边上的小台子上一放,桓徽稳稳坐住,规规矩矩并着两只脚,桓越便趴在台子边上抬头看她,刚练过枪,一头亮晶晶的汗:“说吧,你是不是又做了什么坏事不想让阿娘知道,找我来替你背锅?”

“我哪有。”桓徽软软地抗议,“只有上次我不小心把高曾祖的《南史》弄倒了,只有那次是让二兄替我认了,别的时候我都是自己做事自己当呀。”

桓越嘿嘿地笑了起来:“那是有什么事?”

桓徽看了看四周,侍卫离得远呢,并看不见,这才从袖中取出那件东西递过去,桓越接过来一看,是一张红纸婚书,耳边听见桓徽的解释,带着鼻音,极是担忧:“我在阿娘的佛堂里发现的。”

母亲有诵经的习惯,父亲便挨着坤宁宫为母亲建了一个佛堂,昨天她去上香意外在一个暗格抽屉里找到的,看了后觉得不对,便偷偷藏了起来,只是心里一直怀着担忧,一整夜连觉都不曾睡好。

桓越打开了定睛一看,红纸黑字写着夫妇两个的姓名,谢旃,傅云晚。桓越怔了下,傅云晚他知道,母亲的闺名,可谢旃是谁?

眉头一下子皱紧了,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着。为什么不是父亲的名字?父亲与母亲那么好,为什么母亲会跟这个谢旃写下婚书,还一直留着?

“怎么办?”桓徽见他只管看着不说话,心里慌了,“会不会有事呀?”

“不会。”桓越斩钉截铁道,“阿娘跟阿耶那么好。”

后宫里除了母亲一个妃嫔都没有,先前有人上书请求充实后宫,繁衍皇嗣,被父亲痛骂一顿,夺了官职赶出长安,从此后再没人敢说这话。父母亲好着呢,绝不会有事。

桓徽听他这么一说,心里稍稍安定些:“可这个是怎么回事?”

桓越也猜不出来,又不肯在妹妹面前显得自己不英明,索性大包大揽下来:“等我查查,不出几天一定给你弄明白了。”

“要么我们问问大兄?”桓徽问道。

大兄最厉害了,十二岁就跟阿耶出征,又会读书又会打仗,大雍国中就没有不夸大兄的,连阿耶那么挑剔的都还夸呢。

“我就知道你要问大兄,你就是不信我能查出来。”桓越不满地哼了一声,跟着挠挠头笑了,“也行,那就写信问问大兄。”

反正大兄什么都懂什么都能解决,听大兄的准没错,反正他也不是会办这种精细事的人。

“这东西是不是不能让阿耶知道?”桓徽思忖着,小声又问。

“那肯定了,”桓越道,“阿耶知道了肯定要

() 生气。”

他到现在都还记得小时候缠着要跟阿娘一起睡被阿耶收拾的情形。阿耶阿娘跟别人家的夫妻不太一样,比如十姨夫妻两个,姨丈对十姨就规矩得很,人前连十姨的手都没有拉过,可阿耶总是眼错不见就偷偷亲阿娘抱阿娘,还非要阿娘坐在他腿上!阿娘不情愿都不行。

这封婚书绝对不能让阿耶看见,不然阿耶肯定要气坏了。桓越思忖着:“咱们悄悄给放回去,别让阿娘发现,我这就去给大兄写信。”

他跑去拿了枪,又伸手把桓徽抱下台子,桓徽还是忧心忡忡:“二兄,要是阿娘跟这个谢旃……怎么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